一週前剛去蘋果直營店提了蘋果macbook pro2020款,以前沒用過mac,用了幾天發現插上電源使用很容易發熱卡頓,滑鼠鍵盤不動,甚至卡死機,一度懷疑這1萬多的筆記本質量這麼差……今天去體驗店,我說了癥狀後,他們直接換了一臺新的,回來發現還是有點卡!…………真是刷新三觀了,是我個人問題還是都這樣啊,怎麼處理啊!退貨了?


2019 13

2019 16

都是賊熱 特別是bar那塊


我的 MBP 2020 13.3 i7 32G 512GB 也發熱

從2013年開始就用MBP,根本不發熱,用了3年了,還沒聽到過散熱的聲音,無論是編譯還是開發,然而2016年在北京展會被偷。

2016年11月,新款TouchBar,入手,17899RMB,也不發熱,非常流暢,日常開發,編譯溫度會稍高一點,比13款難用一些,尤其是蝴蝶鍵盤。從10.14版本後,主機開始發熱,但風扇基本不會狂轉。升級10.15版本後發現開始力不從心,發熱、死機,然後電池鼓包,維修後不知原因電源IC損壞,維修電源IC,總維修費用2300元。

2020年6月,因為舊電腦發熱,懷疑是維修原因,加之新版MBP更換剪刀鍵盤,就入手新款,18999RMB,使用過程中經常發熱,風扇狂轉,懷疑是10.15系統問題。最後附一張正在使用的溫度。


8月9日更新

到青島萬象城Apple總店檢測,通過專用工具和軟體測試結果一切正常,期間也發生高溫現象,回復說屬於正常現象,檢測結果顯示硬體正常,溫度感測器正常,風扇高低轉速正常,在硬體基礎正常的情況下不排除是第三方軟體的問題(像是在推脫問題)。

我在店內使用新款MacBook Pro 啟動幾個高性能軟體跑了一會兒,溫度也非常高,體感溫度應該在60℃左右,內部溫度應該會超過80℃,與我本發熱感覺相同。

總以上情況分析:

首先是CPU我的是i7版本,高性能處理器功耗高本就發熱量大,這是一定的。要想馬兒跑的快,還想馬兒喫得少,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一步排除處理器問題。

其次是散熱,從13款到16款到20款,散熱結構幾乎沒有變化,都是單熱管散熱,13款是第四代處理器,散熱幾乎沒有壓力,系統也比較經典,沒有增加很多花哨的功能。從16款開始處理器發熱量就比之前高了,但多數時間是勉強可以壓住的。到2020款因為散熱系統沒有升級,基本已經壓不住了,這是其一。

其二,是系統,10.15經過幾個大版本升級增加了很多用戶交互的功能,這些功能肯定是要喫掉一部分性能的(注意性能跟功耗成正比,功耗和發熱成正比)。另,OS系統對風扇的控制比較花心思,要考慮兩點,一是散熱效率,二是噪音。提高散熱效率必然會有噪音,所以短時的高性能佔用,會依靠外殼散熱,所以瞬時溫度會達到80℃以上,如果時間超過預定值,會啟動風扇開始快速散熱,這是高溫警告的主要原因。

解決方法:

1、下載MacFanControl,娛樂時無需管它,高溫後會自動降溫,無需擔心。工作時,開啟強制最大風扇轉速,這樣可以將溫度強制壓到80℃以下(我滿載工作的測試結果)。

2、在某寶購買導熱硅膠(20cmx20cmx3mm,厚點也可以),貼到底部靠近散熱位置,能起到一定作用。

3、注意環境溫度,不要高於30攝氏度,對散熱效率會有很大的壓力,夏天盡量在空調室內。

4、以後能買臺式就買臺式吧,在飛速發展的當下,即追求便攜,又追求高性能是比較難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以上是針對i7、i9處理器的方案,i5及i5以下的處理器如果感覺發熱使用MacFanControl就可以了。

高溫不需要擔心,溫度太高處理器會先強制降頻,如果再高會強制處理器斷電,所以不用怕燒壞電腦。


我的很熱。發熱很厲害尤其看視頻得時候 特別厲害。 我的待機也就兩個多小時 嚴重懷疑不正常


剛買的Mac book Pro 2020 13存,和你們一樣的情況,屏幕Mac book Pro標誌前面哪個位置很燙,就開了五個網頁.


我也是20款,官網下單剛到沒幾天,用瀏覽器看視頻、聽音樂一會就會很燙,特別是touchbar那塊,但是沒出現卡頓情況,很流暢,唯一感覺就是太燙了,準備買來開發的,看個視頻就這麼燙,不知道拿來開發會怎麼樣,蘋果電腦輕度使用就發燙是正常現象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