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看來,一隻四五千的麥克風就已經覺得很貴,很不錯了,但是為什麼在許多的錄音棚裡面,話筒動不動就是上萬,甚至兩三萬一支?


你這問題就等同於為什麼有人會大學學習錄音專業,一般人覺得這個行業就是按個紅圈就開始結束了一樣。

u87作為每一個棚的標配,甚至很多業餘唱歌網紅都用,就像每家都有空調,可你覺得風扇就夠用了一個意思。

音質不一樣,能不能滿足出版要求另說,很多人都在用專業播放器播放了,大眾欣賞水平上來了,唬弄不了。
因為他確實好啊。

2萬元的話筒還好吧,行業標配啊,有些話筒40萬一隻纔算奢侈吧,就像你買鞋一樣,幾十塊的雙星,幾百塊的匡威,一千左右的耐克,2萬元的話筒差不多在話筒領域類似於一千元耐克阿迪的定位。


這個問題,用打比方最好解釋,對於普通人來說都喜歡跑車,可是你用的到嗎?顯然是用不到,甚至很多時候跑車開著其實並不舒服。那為什麼那麼貴呢?

好的話筒,是應對專業錄音師使用的,對歌手、人、環境,都很挑剔。普通人用的話筒使用場景就是相當於平時在城裡開車,不需要那麼極限的東西,而好話筒就相當於賽道的車,要抓地力和極速!

但是沒有賽道(錄音棚)環境,沒有車手(錄音師)都是不能把車,話筒發揮到它該有的地方。

對於城市裡的坑坑窪窪,跑車過一會就跑廢了,為啥,底盤低。

對於好的話筒,唱歌不好的人用反而沒有用普通的效果好,因為缺點被放大了!和跑車底盤低一樣。

但是一旦到賽道!車手手裡!

進了錄音棚,好的歌手,好的錄音師。

那效果能一樣嗎?


反正關於音樂這方面肯定是分錢分貨

你想一下,兩萬的話筒創造的經濟效益,止兩萬嗎?


呃,看題面描述,題主不是隻認可四五十價位產品的消費者,而是都已經認可四五千價位產品的存在合理性了。在這個基礎上認可不了兩萬這個價位,消費理念……著實詭異。


人買的起,怎麼了?再說,對於錄音棚的設備來說,兩萬塊錢的話筒,不算高價格。

在棚裏來說,這點錢算毛線。各種設備都幾十上百萬了,用個破麥克風?


謝邀。在普通人看來,50萬一輛的車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麼還有很多富人要買500萬一輛的車呢?
50塊錢的鞋已經能穿了你為什麼要買500塊錢的鞋?500塊錢的手機已經能用了你為什麼要買5000塊錢的手機?你掙5000塊錢已經夠活了你為什麼還想著一個月怎麼能掙5w?這是個價值觀的問題 主要取決於你願意在這上面花多少錢和你覺得花的錢值不值

每個人的目的都不一樣,如果是從業人員,他們真的需要。你想要的那個聲音,只有那個話筒能得到。

愛好者的的話,說明他的經濟能力能支撐他的愛好。我有能力買2w塊錢的話筒,我又喜歡,買了開心就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