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可能

辽金能和宋议和,前提是他们灭不了宋。双方打了几十年发现大家谁也灭不了谁,这才能坐下来谈判

蒙古不一样


光称臣和缴纳岁币应该不行。

根据元朝对高丽和东南亚各国的要求来看,蒙古人对于臣服的一贯要求是国主亲朝,也就是南宋皇帝本人去见蒙古大汗,表示臣服。然后继续当皇帝肯定是不行了,一般是给大汗当儿子,或者派太子去给大汗当侍卫,然后大汗会派达鲁花赤过去帮你管理政务。最后除了交钱(不管是岁币还是别的什么形式),还得在蒙古人出征的时候派兵去帮著打仗。

如果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的话,差不多可以不用被灭了,但我也不知道这跟被灭了到底有啥区别。


铁血强宋之所以能活三个世纪,不是因为缴了岁币,而是辽、金吃不掉它。

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割据之间注定是一场零和博弈,在蒙元具备了吞并南宋的条件以后,无论宋廷做什么其实结果都一样。

另外,网路上的历史发明界有一条不得了的历史发明:

中国的统一是秦始皇开创的,如果秦始皇未开创统一,中国就会变成欧洲一样长期四分五裂。

这一历史发明的荒谬之处主要在于两点:

1,商周两朝均为统一的分封制王朝(不过历史发明家们又发明分封制统一不算统一);

2,欧洲本身为地理概念,而非政治概念,本身不存在「四分五裂」。

实际可以对比一下,周代、汉代以后均经历数个世纪的漫长大分裂还能实现统一,除了文化、政治因素方面以外,特殊客观环境下注定的零和博弈也有重要作用。

在谈及蒙元时,常有人忽略其本身为唐帝国臣民,后在唐帝国衰退后也先后被辽、金两个割据政权所统治。在这种环境下,即使其统治阶级在前期未能注意,其后也不可能不意识到零和博弈的结果。至灭金以后,就算宋廷未发动入洛战役,蒙古也应当有灭宋的意向。


不可能,当完颜构自作聪明来了一个划江而治的时候,南宋就迟早只能被北方吞并。

蒙古打垮金朝并不是靠蒙古骑兵所向披靡把淮河以北的汉人给杀光了。在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主力西征花剌子模的时候,蒙古大将木华黎负责攻打金朝。他改变了以前蒙古军只是抢掠杀戮的政策,而是招募地方豪强,派官员镇守城池。

在灭亡金朝的时候,大量的汉军,契丹军甚至女真人加入到了蒙古军中,而且不仅在蒙军的基层,在上层和中层也占有人数上的绝对比例。契丹和女真虽然还有一定的民族特点,但是在政治观和道德观上已经与汉人无异,在这些人眼里,做皇帝,设立年号,大一统,三纲五常等等这些观念已经是天理了。

尤其是大一统观念,南宋的存在,在这些人眼里就如同二十一世纪的大陆看东南地区的某个岛上的政权。只有灭掉南宋才能昭示自己为正统,不然就是如刺在喉。

也就是说灭掉南宋,不光是钱的事。

当不是钱的问题的时候,南宋小朝廷就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早在蒙哥时期是完全可以灭掉南宋的,当时蒙军的计划是,兀良哈台出云南沿广西出湖南直攻湖北,忽必烈从北京出发直接攻打湖北。另有一支军队从陕西出发出兵牵制湖北的门户襄阳城。蒙哥亲率主力从四川沿江而下,四路大军汇合在湖北地区,然后顺江而下直取临安。只要临安一完,南宋也就完蛋了。因为宋朝的体制就是这样,钱粮都要往京师运送,强干弱枝,当干被砍掉的时候,枝叶就只能虏骑一来 莫不溃散。

但是蒙哥刚愎自用,拒绝听取蒙军大部分将领直取临安的建议,而是顿兵于钓鱼城之下。致使这次攻宋失败。蒙哥一死,蒙古陷入巨大内乱,最终蒙古帝国分裂。

不过,蒙哥的死让忽必烈上台成了必然,忽必烈虽然是蒙古人,但是非常认同汉人的那一套政治观道德观,所以,宋朝被灭亡那是必然的,忽必烈是铁了心要当中原皇帝的。


实际上孟珙都要把蒙古赶出中原了,蒙元中原的总指挥都要投降宋朝了,宋皇帝不纳降,孟珙郁郁而终,怪谁?于阶的四川防线弄的风生水起,把于阶撤了怪谁?南宋末年依然名将如云,却重用金国投降来的还跟张柔张弘范有渊源的张世杰,怪谁?张世杰想学韩信背水一战,却学了皮毛,坐拥当世第一的大宋水军不用,改成步兵绑一起跟蒙古骑兵打,怪谁?张世杰是不是007都是千古谜团!


不能,两个政权只有势均力敌时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一方强势状态下绝不会停止扩张的脚步。蒙古正处于军事政治的全面上升期,绝不可能和宋讲和。


实际上开战之前蒙古人对宋人还是挺客气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宋国建国开始就有个毛病

能力跟野心不匹配


大宋想给钱,蒙古人不要钱,要大宋的命。

大宋在订合约送钱送物资送土地送名誉来换生存这件事情上,经验丰富。

但是订约的基础是实力。

但是金国灭亡、蒙古西征,让蒙古人的实力急剧膨胀,面对强盛期的蒙古和大量投靠蒙古政权的汉人,宋不再有自守的能力。

而且北方汉人也在促使忽必烈去做一个中国的皇帝,而做一个中国的皇帝,就必然要追求海内的一统,况且忽必烈也有这个能力。

所以南宋是想给钱买和平而不得。


檀渊之盟那是宋朝打赢了才签下的,有底气,蒙宋条约是宋朝很菜的时候签的,底气不一样,而且,蒙古,成吉思汗家族,不是契丹人能比的。所以,这俩盟约没可比性


不可能,金蒙之间积怨太重,把人家大汗说都没说就给弄死了,还搞减丁,这是阶级矛盾加民族矛盾,这种东西不是认个错就行的事了

分割线,以上是不审题的错误答案

我觉得这个并不可行,因为历史没办法事后诸葛亮,宋蒙战争直接导火索是端平入洛,南宋人的人生梦想就是光复故土,如果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前宋朝打仗有钱,打不赢可以砸钱,后来蒙古通过远征,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给不给岁币人家都可以打你,毕竟


或许可以,但是南宋一直不灭,那蒙古总是要灭的,蒙古灭了,换个活力四射的新人来,又老了一百年的南宋怎么面对?

事实上,蒙古已经是宋朝连续面对的辽夏金元中的第四位,就算把第四位又熬死了还会有第五位,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宋朝320年,真的已经很不容易。


不能。首先纠正一下,是澶(chan)渊之盟,当初澶渊之盟之所以能达成并得以维持百余年年,是因为双方的实力对等,即使差也不会差太多,双方都觉得打仗得不偿失,所以才定了这个盟约,也就是说不管宋,还是辽都有相互翻脸的本钱,只不过都觉得翻脸不如维持现状合算,所以这个盟约一直维持下来了。

到南宋的情况,已经变了,南宋没有跟蒙古谈判的资本。蒙古一直都在蠢蠢欲动的,即使没有端平入洛事件的发生,蒙古大概率也会找别的借口南下攻宋。很简单,打的赢你,成本也不高,干嘛不打?而南宋有抵抗的资本吗?有,孟珙在的时候有,他可以同时居中调解四川,两淮和荆湖三大防区,但他死了之后,就没人能干的了这事儿了,蒙古南下,打的赢就进去抢,打不赢就跑路,反正南宋也追不上。没有谈判的资本,盟约谈的再好也没用


蒙古帝国和辽金性质不一样。他是一个黑洞他能吞食一切。灭宋之前已经灭了西夏,金国,大理,吐蕃,西辽,中亚,波斯,阿拉伯帝国,东欧,西伯利亚,高丽。灭宋之后也没有停下来继续攻击越南,缅甸,日本,只不过因为水土不服日本海才没有占领越南,缅甸,日本。蒙古帝国是兼并其他各国不是让他们称臣纳贡。


你觉得蒙古人会差南宋这点钱?人家要的是整个宋朝江山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伐南唐的理由,放在元灭其子孙身上,也是那么恰如其分。历史总是那么滑稽呢。

至于元灭金以后,南送应该怎么做,看看金灭辽期间北送如小丑般的表演和赵官家的雄心壮志,就该知道南送小朝廷当时的想法。

其实赵匡胤的子孙比赵光义的子孙还是强一些的,北送与辽不愧是兄弟之国,前后脚完蛋,而南送小朝廷在「伯」金被灭以后还苟活了42年,虽然有蒙古争汗位及分裂的原因吧,但蒙哥到底是被宋人砸死的。

故事到最后,称侄,称侄孙,称臣老一套,奈何伯颜大人不同意呀


蒙古人不差钱,差的是领土,所以才横扫全球,所到之处烧杀一空,能看著南宋这块肥肉不啃?


试过了,但是没用。陆秀夫在元军大营提出求称侄纳币,但是蒙古人不睬他。然后提出称侄孙,但蒙古人依旧灭了宋(陆秀夫就是那个被一堆傻子狂吹有骨气的那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