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很痛苦,感覺自己進入到了一個精神垃圾的環境,卻還不被周圍人們所認同。初期的我,很少開口說話,盡量不看外界,渴望離開這個環境。

後來想冷靜,因為發現自己若離開,會連帶影響到我一位親人的工作,所以告訴自己只能選擇面對。於是努力私下調研,希望找到甘願立足和融入的突破口。

再後來遊戲,因為實在不喜歡那個環境,無奈下把工作過程設計成了一個個遊戲,告訴內心的自己,看你有沒有本事通過關卡。內心會好奇,自然刺激大腦在思想沖關,一次兩次三次,次數多了工作成效突出了人就吸引來了,自己也感覺有趣了。

再後來回顧,發現自己在精神垃圾環境中的一段,是思想進步最大的一段,是自我調節能力獲得磨練機會最多的一段,也是找到自己信仰的一段。至今我對那一段所遇的人和事,真心充滿了感激,是他們成就了精神富有的我!

從我經歷看到,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面呈現格格不入,一面呈現刺激挑戰。如果你不願意接受挑戰,那麼儘快離開為好。如果你鼓起勇氣迎戰,可以發現垃圾也能成為提升你的資源,是另一種寶貴的財富。


如果是上班:你喜歡這話就去適應,不喜歡就換。

如果是生活: 你喜歡不喜歡都需要去適應。

社會是人組成的,如果我們不是馬雲一樣的成功人士,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不能做自己想做得事情。那隻要需要跟人接觸,就需要適應對方的節奏或者習慣。


我大概比這個回答上大部分人都更有資格說答這篇文章吧。

出身三代農民,對,從小的家庭教養並不是很好,理財觀,教育觀,人生觀,世界觀,做事情的邏輯這些都沒有很好的培養,或者乾脆就是沒有培養,但我不在乎,我也並不覺得我父母有什麼過錯,他們為我提供了金錢和親情,如果我要成長,我不應該怪罪他們,我應該自己去努力成長,尋找一切可以使用的資源。

從小,我的家庭並不是看書的家庭,我指的是受教育程度小學,有著讀書無用論思想,但他們很厲害就對了,賺錢也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我指的是合法的。

在今年的時間裡,我平均每一個月都要購買800的書籍,以供自己學習,包括但不限於,怎麼談戀愛,怎麼思考(推薦簡單的邏輯學和邏輯思維簡易入門),人生觀是什麼,怎麼優化(推薦瓦爾登湖),世界觀是什麼?(推薦餘華的活著,王小波的所有書籍),努力的本質和目的是什麼(推薦李笑來的與時間做朋友,財富自由之路,韭菜的自我修養,奸的好人),怎麼透過事情看本質(推薦毛選),就在剛才,我正在購買記憶力方面的書籍,準備提高下自己的記憶力,幾天前我剛做完讀三十三本書的活動,剛才我剛看完一本300頁的書,寫了大概3000字的讀後感。

順便一提,我從小的英語很差,但這並不重要,在我的粵語下,英語是最好的,對,我靠背誦英語對話和閱讀文章會的,又順便一提,我會的地方語言至少超過四個,粵語,四川話,潮汕話,北京話,而我從來沒去過北京,這些話都是不自覺的學習到的,現在哪怕是我不會的語言,你在我面前說,我能通過邏輯知道你大意說了什麼。

我從小的環境就是很差的,內向,沒錢,地方是農村,父母教育程度低,我本身大學沒念,這樣的出身還不是一樣被改變了,我讀書,對,我看書,我父母是反對的,我還不是和他們對抗,避開他們自己看書,搞讀書會,讀書活動,讀書任務,他們不給錢我買書,我不一樣去打兼職,整個學校我最出名,因為我是那個每天幫阿姨端盤子洗盤子節省生活費然後用來買書的,周圍的圖書館,你問我有沒有什麼書,我一定能告訴你哪有,哪沒有,因為我每一本都仔細記過,每一個圖書館我都去看過。

儘管我不知道你想問什麼。你就說了處於一個格格不入的環境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我只能給出核心信念,但你遇到了和你觀念發生對抗的環境,要麼像我一樣(我家庭不喜歡我看書,但我就靠書改編了自己)這種自己正確,環境不正確的,堅持自己,開始賺錢換環境,就像我經常和同事說的「你覺得我這種人要錢幹什麼(我很少花錢泡夜店和飯店),我就是要做到最牛,賺最多的錢,讓我遠離那羣負能量,讀書無用的蠢貨,有錢我可以讓自己加速成長」。

或者是自己錯了,環境沒錯,但很少,比如你性格孤僻敏感,環境是沒錯的,錯的是你要改變。

當然,站在我父母的角度,他們就是認為讀書是壞的,讓你不讀書是他們善意的行為,所以我很少用對不對來說一件事。


如果可以走就走,走不了就適應


謝邀。

格格不入就彆強行自己入,別為難自己。

班上同事正常工作交往,不要強求無意義的社交,有寒暄的功夫還不如多看本書。

做好分內的事,不讓上級挑出毛病。剩餘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沒什麼難的,強行插入不屬於你的隊伍讓自己同流合污才難。

還有,可以帶面具,但是不能讓面具長在臉上。


學會互相影響,你要適應環境,同時也需要把你的個性展現給大家,讓大家去適應你。這是雙方面的。


謝邀~不知道題主的具體情況是什麼樣的,我就說我自己吧~

當我感覺自己和一個環境格格不入的時候,無非有三種可能:

1.不喜歡這羣人

2.自己水平高於環境

3.自己水平低於環境

第一種可能,實在忍不了了我就會離開。如果一個環境裏的人太過官僚氣,我真的是受不了,我會馬上離開。例如不參加學生會。當然離開是有一個過程的。一開始我在學生會裡,我會選擇一個社交需求少的部門和職位,例如文化部的編輯小組,只要寫寫稿子就可以拿德育分啦哈哈哈。有啥活動我也不會去參加,去了也是比較沉默,久了大家也就知道了,他們都很有眼色,就不會再去找你了。不好過要提前想好後果,比如交不到朋友,關係網狹窄,不會成為核心,一個人參加活動隱隱被孤立啥的,這些對我來說 都不是啥大事,無所謂了。後面就立馬很麻溜地再也不沾了。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社團養老哈哈哈哈。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就給自己定個目標,往上游努努力。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不要與身邊人比較,自己默默地謙虛地堅持地努力就可以了。例如升學、跳槽啥的。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但是也不要試著去融合,找一個自己待著舒服的地方,例如書海、實驗室、書院哪怕是網上教室、知乎之類的。

第三種的話,首先要做的不是盲目自卑,調整好情緒面對壓力。要找宣洩方式。然後理性冷靜客觀地面對補缺工程。看看自己缺在哪裡,制定計劃,怎麼樣做才能迅速彌補與環境之間的差距。找自己擅長的做的舒服的效率高的。有成效了之後,繼續沿著這個點努力。沒有的話再試試別的。其實可以找個合適的朋友帶帶或者談談心,獲得環境內某些成員的認可和支持還是蠻重要的。

最後總結一下,沒有哪個環境你待著會是百分之百舒服的,如果有會非常詭異,你更需要反思和警惕。時刻發現自己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才能不斷進步~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能量和能力。能量是內心對自己的信任,能力是對外界技巧性地面對。

嘎悠嘎悠~


正好處在這樣的一個環境

剛開始肯定要適應,畢竟要生活

後來有些東西實在適應不了,有了換環境的想法

在換環境、如何換、換了之後又會怎樣中猶猶豫豫

現在是確定了一個想要做事的目標,正在為之努力

也在要不要換中糾結,畢竟也適應的差不多了

所以還是考慮好做決定吧

也或許一個不想忍了就換了

但一定要確定好退路


去融入它。如果逃避,別處也是格格不入的。


適應或離開。


嘗試的融入進去,改變一下自己。如果不行在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可以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還是不行的話只能撤退走吧,總有合適的


慢慢適應,逐步融入。


我會竭力保持自我,避免同流合污。

大致請看《愛蓮說》


做自己的事情,堅持自己的選擇和信念,不隨波逐流為了融入而融入。


如果不得不這樣,只能熬著適應,


離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