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問題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 是或否是等價的。好比你在一艘封閉的大船的內部,至於這艘船是靜止的還是勻速運動的都是無意義且等價的


慧能:無頭無尾,無背無面,無名無字。

」缸中之腦「就如同客觀存在,或道、空性、GOD、等等等等

是我們給源頭或背景(先天第一因)起的一個名字。

到底是不是?究竟有沒有?是不可知的。

楞嚴: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雖然不可知不能見,但是可以想像。

在我看來,與其想像缸中之腦,夢中蝴蝶,不如想像飛矢不動,

上帝是個亂打字的猴子,是巧合讓我們誤以為有支箭在飛。

偶然不是排除一切因果必然另成一序。

無序就是包含各種各樣的序,是一切因果必然的集合。

也就是說各家各派對先天第一因的名稱的執著也許都沒有錯,是同時成立的。

甚至包括精神病人的想像,也許也沒有錯,只是缺少共同想像者,即所謂同道而已。


如果人真的是缸中之腦,那麼他不太可能會意識到自己是缸中之腦。因為套用笛卡爾的公式,若缸中之腦真的有意識的話,那麼缸中之腦不能懷疑自己正在懷疑自己是缸中之腦的懷疑。因此不是人的缸中之腦永遠只能是缸中之腦。

如果人不是缸中之腦,那麼他不可能意識到自己是缸中之腦。因為人有意識,套用笛卡爾的公式,人不能懷疑自己正在懷疑自己是缸中之腦的懷疑。因此不是缸中之腦的人永遠只能是人。

綜上,人要麼永遠是缸中之腦,要麼從來都不是缸中之腦。普特南的缸中之腦和諾奇克(Nozick)的經驗機器(experience machine)在本質上是相似的。無論是成為缸中之腦還是選擇進入經驗機器,都意味著自我認識同一性的斷裂和隔絕。


在缸外的研究員決定給缸中之腦灌輸一些奇怪的東西之前,或者程序出錯之前,沒有人能知道答案


謝邀。

此問題也適合去探問那個缸的製造者,問問他是不是也在另外一個更大的缸裏?

一直問下去。


這個問題目前無法定論


其實這就看你怎麼定義缸了。某種意義上講,人的大腦不就是泡在軀殼這個肉缸裏嘛。


很多問題不是說解答了就明白的,而是需要自己真正去實踐了才知道的。佛陀告訴了我們,人類是缸中之腦,但是可以解決。那就是修行。


當然不是。人是跨次元的多維存在,三位一體(肉體,精神,靈魂)組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