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公道話,如此改編不是創作者的「過錯」,何況,在韓版中除了性喜劇外,親情、友情與愛,也是它的主題。《小小的願望》只不過是把這個主題放到了最大。

因此,《小小的願望》是能打動人的,它的核心主題是——告別。如果至愛之人到另外一個世界,該如何告別?

電影中,父親雖沉默寡言,卻像大山一樣靜默地守護著他,支撐著這個家;母親溫柔可親,任勞任怨地在醫院陪伴著他;高遠還有兩個像傻瓜一般的摯友,單純、忠誠、義氣、可愛,一心一意地站在他這邊,看上去再無釐頭的願望,都有他們陪自己去實現。

因此,生命彌留之際,當高遠回憶起最後歲月裏的經歷,所有陰差陽錯喫過的苦頭,都變成了被愛意包裹的幸福與甜蜜。父親推著他長跑,陽光從樹木的縫隙打在臉上;與死黨靜默地坐著,轉過頭看到他們在身旁守護,耳朵裏都是風的聲音……雖然他的一生才剛剛開始,他還有那麼多的願望沒能實現,但至少在他短暫的生命裏,他深深感受到了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陽光、海浪、微風、女人與愛。

所以,哪怕渾身肌肉都動不了了,他還是用儘力氣,用嘴巴的力量,在紙上寫上了歪歪扭扭的幾個字,「小屁孩,你們也快變成大人吧!」既是對死黨們的祝福,是感激,也是與他們永別的遺憾與不捨。

高遠最後給死黨們的祝福

好好告別,以愛告別,哪怕不捨。

《小小的願望》打動人,還在於電影塑造了一個關於友情的傳說。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成年人深有體會,那種純粹的、傻氣的、瘋癲的、熱烈的、眼裡心裡只有朋友的友誼,往往只存在於懵懂的青少年時期。成長的一個代價是,我們與昔日的死黨們,各自有各自的責任要承擔,各自有各自的東西需要守護,於是走著走著,友情就慢慢淡化了,最終也就這麼走散了。但我們內心深處仍舊為昔日的好友留一個位置,夜深人靜時分或許會想起他們,「從前共你,促膝把酒傾通宵都不夠,我有痛快過,你有沒有」。

如果《小小的願望》是一個原創劇本,那麼,它是非常規範工整的商業類型片,起承轉合順暢自然,笑點淚點分佈均勻,是可以給四星鼓勵的。問題在於,它是一部翻拍電影,而創作者實在是有些太偷懶了。

電影的時間背景很模糊,本土化嚴重不足,高於韓版的亮點不多——除了去海邊之外,張正陽的「泡麵還是兄弟,我居然猶豫了」、徐浩對著假裝乞丐乞討的人咆哮「你能站著為什麼躺著」、張正陽剪掉心愛的球鞋,都比較讓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大部分情節復刻了韓版。

高度復刻原版,但如果用心點,完全可以做到不一樣

更令人遺憾的是,韓版的缺點《小小的願望》也一個不落地延續下來,比如中途節奏鬆垮(教師的那條線完全可以刪除)、過於煽情,尤其是,繼續將性污名化了。事實上,身體殘疾的人也可以有生理需求,這不該是丟人的、禁忌的話題。電影中卻在強化「這是丟人的」的刻板印象。它雖然關注了肌肉萎縮症人羣,但缺少對他們真正的人文關懷。

在韓版的對照下,《小小的願望》只能是勉強及格,但之於觀眾來說,它是可以一看的。如果你曾經擁有或者現在擁有一段穿越時間、刻骨銘心的友誼,《小小的願望》會讓你更加篤定,這樣的友誼多麼難得,請好好珍惜。


想看就去看,不想去就不去看嘍。既然不是真粉就不是非要去看了


這種事情不要問別人 最重要的是自己想清楚

如果你不想去看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片方對彭彭的騷操作的話 我還是建議去看的 因為不管片方如何 這是你喜歡的演員用心對待的電影 他們努力不僅僅是為自己也是為了我們能看到一部優秀的影片 這不是那些所謂粉絲一句解約了就可以輕易抹殺的 這就類似於你辭職了 辭職之前辛辛苦苦寫的報告就不是你的寫了麼

當然如果你是因為網上評論電影不好看的話 那還是要想清楚 別人看好的東西你不一定看好 別人不喜歡的你也不一定就也不喜歡

最後說一句無關的 我真的非常非常討厭某些所謂的彭彭和大勛的路粉 網上到處說什麼是兩個人的路粉 然後為了彭彭不去看的 我真的是覺得噁心 難道魏大勛不配讓你去看一眼麼 真的不想去看就是不想看 別拿別的事當藉口


這年頭連自己要不要看個電影都需要別人來替你做決定嗎?


彭路人粉,前半段看著很無聊莫名其妙感動莫名其妙搞笑節奏莫名其妙燃,而且老覺得他們三不像兄弟,兩三句概括兄弟兄弟,應該是插一點以前的回憶....還有感覺王大陸真成主角了,劇方真的牛呵呵。個人感受太慢不緊湊,原本以為是冒險類的結果很失望平平淡淡,笑點不多在喜劇片裏真的太一般,無聊到玩手機,不是特別粉演員注重劇情的的建議不要看...閃光少女雖然尬了點但整體比它優秀多了,也是彭彭演的


**,這種問題,也可以上知乎,可能快下架了吧!!!

可以但沒必要。

同路人粉,更注重劇情,看得很難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