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微軟發布Edge瀏覽器最新版:支持安卓8.0自適應圖標


極簡主義者+顏值主義~ 能用原裝就用原裝自帶 最能貼合win的主題和風格 看的爽~

還是不支持proxy api。

沒法用switchyomega的瀏覽器是不可能被我當成主力瀏覽器的。

僅有的功能也就是在chrome壞掉時重下一份chrome。


  1. UWP:首先,Edge是UWP應用,而其他Windows下的瀏覽器則是常規的Win32/Win64應用程序。為什麼提出這點並且放在最前面說呢?我簡單說下個人對UWP的看法,UWP讓程序跨平台,於是Edge出現在了Win10 Mobile上。理念很好,但往往我用UWP時不忍吐槽,真的不成熟,不僅是應用開發的不成熟,更是UWP架構的不成熟。一個軟體同時有傳統Windows客戶端和Windows應用商店裡的App,想必多數人會選擇傳統客戶端吧,往往功能更豐富、運行更穩定、工作更高效、應用更順手,等等。我想這也是大家用Edge時遇到各種功能缺失、不順暢、容易崩潰等煩心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綜上,作為UWP的Edge,出身決定了它相對於傳統Win32/Win64應用程序的瀏覽器而言,現階段給我們帶來在PC端上的用戶體驗更難盡善盡美。Win10 Mobile上的體驗我覺得還不錯(我有得選嗎?!)。
  2. 相較於IE:IE已經Out了,算是公認的事實。在當今狀況下,微軟必須出品新一代瀏覽器來跟上Web的需求。同時再順應對UWP生態圈的充實,Edge(Spartan)出現了。比起IE而言,確實好很多,在各項瀏覽器指標的排行上,Edge的測評表現大體還是能讓人滿意的,也展現出了它的潛力和提升空間。但它目前替代不了IE。大家都知道,微軟已經將IE做成了系統重要組件,所以IE只可降級,不可卸載,是系統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Edge存在UWP生態圈裡,微軟Edge團隊也在鼓勵開發者利用EdgeHTML渲染引擎開發UWP瀏覽器。綜上,Edge是微軟順應時代的新一代瀏覽器,使命更重(UWP生態圈的重要一員),潛力也很大。別的瀏覽器可以只需要專心做好瀏覽器本職工作即可,而Edge不行。現在的Edge表現不佳我不意外,但若有朝一日Edge成為可以在各種設備上運行,無所不能瀏覽的瀏覽器我也不意外。

最後,也是整篇回答不斷提及的……它是瀏覽器,與其他瀏覽器相比較時,廣大的用戶自然會從用戶體驗上做比較。作為一隻程序猿……我的評價它時總會對它是UWP念念不忘……

職業病吧  ̄□ ̄||

表示chrome,Firefox中毒用戶,edge只用來掛網課,並沒用過東西


edge的打開網頁的速度是比chrome快的,還有省電,surface觸摸板支持好,這是優點但是……無論他有多少優點,一個點就讓我滾回chrome,它一定要全部渲染完成才能顯示出來,你就不能學學人家chrome嗎…邊渲染邊顯示搞得我還以為我電腦配置太差,,差點抑制不了消費的慾望


我已經用它下載了好多瀏覽器了,真好用!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來回答問題。首先,作為一個軟粉,聽到edge登陸Android平台的時候,就第一時間試用了,但是當時他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如同微軟桌面,office一樣的驚艷或者高效,缺乏自己的特點。

唯獨很明顯的一點是他將持續瀏覽置於底欄最中間的位置,可見其重要性。持續瀏覽是windows10rs3新增加的功能,你可以通過這個按鍵將正在瀏覽的網頁直接發送到實現連接好的電腦上,我多次用過這個功能,非常快捷,不需要多餘的操作步驟。然而如果安裝了微軟桌面或者在microsoft apps應用上選用此功能,不僅可以發送網頁,還可以發送文件,更加實用方便。下圖為使用其他瀏覽器應用此功能,體驗的過程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edge有專用的鍵位。

所以毫無疑問,edge主推的這個功能也並不是edge獨有的,任何一個瀏覽器點擊分享網頁後,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仔細看,貌似可以看出移動版的edge和微軟桌面同樣運用了最新的fluent design設計語言)可以看到edge移動版的操作邏輯與pc版一樣,並且可以同步密碼。

然後談談我的感受,我最喜歡的瀏覽器是via,他的鍵位是最符合大多數中國人的日常操作邏輯的,主頁鍵居中,左右輔以前進後退,菜單分頁鍵,edge這一點比chrome強一些,但是將快速瀏覽取代掉了主頁鍵,這兩個鍵就哪一個用的頻率更高,就得見仁見智了,對於我而言,主頁鍵比快速瀏覽鍵使用的頻率更高,那麼這樣做顯然是不適合我的日常操作習慣的。 以下是跑分測試。

小結:edge還處於初期測試階段,手勢操控不完善,沒有固定的主頁,等等,我個人的觀點是,他並不適合替換一個你早已習慣了的瀏覽器。但微軟向來善於改進,所以我們還不能過早的下定論。edge瀏覽器為在pc上仍在使用win10原生瀏覽器的用戶提供了近似於chrome的體驗,收藏夾可以同步,也有pc上的閱讀模式和閱讀列表,意在奪回部分chrome用戶,並推廣自家系統和應用,潛力還是蠻大的。移動平台不同於pc端,大部分用戶並不在意續航,更多的是速度,以及足夠有吸引力的特點和功能,對於目前擁有快速瀏覽和眾多功能的edge來說也算是及格了,很期待edge後續的發展。

優點:

1. 冷啟動速度快

2. 界面設計簡單,上手快

3. 多平台同步書籤、標籤、歷史記錄

4. 網頁瀏覽流暢

缺點:

1. 書籤PC端的Edge目前存在部分書籤偶爾丟失的問題

2. 不支持WebGL(例如:嗶哩嗶哩直播看板娘都沒辦法換裝)

3.擴展程序較少,適合一般用戶


Chrome的重度用戶,對Edge真的提不起興趣,win10推出的時候曾經體驗過一段時間,但是經常性的崩潰導致非常糟糕的用戶體驗,可以說微軟推出一款不成熟的產品就是來被人吐槽的。移動端的沒有使用過不做評價,但如果真的有一天真的強大到能替代chrome,我會去考慮一下。

一上知乎就有邀請,現在我來回答了,滿意了吧,這裡寫一些缺點,寫優點千篇一律也沒人願意看,你可以把Edge當作pdf閱讀器,有很多頭疼的缺陷。

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是一種從GSM到3G的過渡技術,它主要是在GSM系統中採用了一種新的調製方法,即最先進的多時隙操作和8PSK調製技術。

容易崩潰不穩定:Edge渲染速度很快,兼容性非常好,但安全性能很差,比如你在寫新浪博客寫一篇博文(新浪博客沒有自動保存),突然刷新,崩潰不崩潰,並且Windows10系統的應用商店應用非常占內存。

功能缺失:我參加測試預覽版時連下載都沒有,有幾個設計缺點:附加插件數量太少,而且下載不方便,火狐遊覽器有一個標籤功能,這讓我的遊覽器變得非常簡潔。但EDGE一些功能時火狐(2018年的火狐已經非常兼容)不具備的,比如網頁筆記。【微軟捨去太多功能以優化速度】

視頻無法另存為:在視頻URL里播放,播放組件變得很舒服,但是另存為一些視頻格式的變為.partial,下載後不能直接用播放器打開。

輸入法不兼容問題(微軟輸入法和百度輸入法),不如在微博(http://weibo.com)寫文章他就會出現無法按回退,按回車出現兩個換行,有時輸入漢字也有雙重字。

不佔內存:谷歌遊覽器性能表現最差,火狐表現較差,歐朋表現更好,Edge表現最好,

無法上傳視頻:我把視頻上傳到優酷網,經常遇到無法上上傳問題,甚至速度只有300KB,我使用百度遊覽器速度為3兆。


Edge總是莫名其妙無法建立安全連接導致無法訪問某些網頁(比如我自己的網站為了測試ssl簽發了個私鑰),然後呢各種flash限制,各種卡頓,各種死機……就放棄了,轉而用了360極速瀏覽器……然後後來連w10都放棄了,用著1700的w7旗艦版……

chrome了解一下?


珍愛生命 我用chrome


謝邀。

怎麼說呢,各種瀏覽器都有使用,win上集成度比較高的用得多的應該就是360瀏覽器,還有就是chrome和firefox,Edge就是偶爾開多窗口才會打開的瀏覽器,但是不代表他沒用。

Edge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替代IE,可是至今IE仍然存在,這是不是在說Edge是失敗的呢?也不是。

Edge的出現至少代表微軟很想把IE給淘汰掉,Edge對比原來的IE主要就是啟動速度,瀏覽體驗,簡潔性,對HTML5的大力支持等,正常使用個還是比較不錯的。用起來就像剛安裝的chrome。


玩具而已,和chrome比起來。
電腦瀏覽器建議用火狐,懂英語的建議用英文版那個,因為edge改不了字體,很多網站都還是噁心的宋體字!手機我一般用via瀏覽器或羽.瀏覽器,因為前者體積小,後者屏蔽廣告很給力。而edge安卓版,我也試過。不是很厲害,等成熟了再看看吧。
頁面確實很好看 速度相對來說也不錯 就是用其下載時容易斷開 這就很煩了 其他的瀏覽器能收藏自己的東西 一個賬號走天下也是很方便的
對於我這個軟粉,基本是微軟必應app的替代品

我很少用windows/更很少用Edge了,但我支持微軟把Edge做好,並從Chrome搶走一些市場份額,不要讓Chrome一家獨大,到時候Chrome想不為所欲為都難。

同樣,鼓勵大家多嘗試Edge,我有機會用windows時會試試。


除了上網銀需要轉到ie,沒遇到崩潰的情況,界面很清爽啊,擴展插件太少了。其它版本的egde巨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