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風大又冷,今天大晴天溫度直升接近30度,晚上又打雷閃電下雨了


2020年以來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忽略了疫情外哪些重要的事件嗎?

下面這件便是一件被徹底無視的極其重要的事情:2020年是超級厄爾尼諾年,我國有可能發生1998年同等規模的特大洪災!

誰都不會忘記,1998年影響全國的特大洪災的罪魁禍首,正是1997年~1998年發生的超級厄爾尼諾,而氣象專家表示,今年的厄爾尼諾發展的程度已經和1997年相去無幾。

那麼,真的如專家所說,今年下半年會是引發特大氣象災害的「超級厄爾尼諾年」嗎?

什麼是厄爾尼諾?

我們都知道,厄爾尼諾是一種反常的氣象現象,這種氣象往往伴隨著洪澇、乾旱以及颱風等氣象災害的發生。那麼,你瞭解什麼叫「厄爾尼諾現象」嗎?你知道厄爾尼諾是怎麼形成的嗎?哪些氣象特徵代表著已經發生了厄爾尼諾?

其實,厄爾尼諾現象是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或東部地區(約在國際換日線及西經120度)的海面異常升溫現象,這種現象使得世界的氣候發生異常,造成一些地區極端乾旱而另一些地區降雨量驟增,而這種影響往往持續多達數月甚至一年以上,造成全球災難。

比如我們記憶中比較熟悉的1998年特大洪水,就是由於1997年5月發生延續到1998年6月的超長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那一年,北方黃河流域、南方的長江及珠江流域的降水量均達到歷年峯值,多條河流及水庫水滿為患,最終導致了下游地區決堤的特大洪災。

從上圖看到,在沒有厄爾尼諾的正常年份,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赤道東風帶驅動太平洋東部海域表層的水面洋流(暖海水)向西流動,深層的冷水流上升頂替被吹走的暖海水,使得太平洋西部海域溫度較高,東部海域溫度降低,整個太平洋呈現東冷西熱的狀態。

而在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東南信風減弱,北半球的東北信風越過赤道變為西北風,驅動太平洋西側的表層海水自西向東流動,溫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湧,太平洋赤道中東段的水溫就會異常升高。此外,太平洋東西氣壓也會隨著氣流變動,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乾旱嚴重,這就是所謂的南方濤動。

影響2:南澇北旱現象

厄爾尼諾發生年份,西太平洋海域的水溫就會降低,致使海面氣溫降低,與陸上的氣壓差減小,對流運動減弱,使得赤道低壓帶收縮,副熱帶高壓帶位置南移。

副熱帶高壓帶南移之後,使得原本能夠在夏季到達我國北方地區的雨帶,更長時間停留在南方,帶來長達數月的降雨,南方因此發生較大的洪澇災害,而北方因為雨帶遲遲不來而出現大面積乾旱。

其實,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災害遠不止上述兩種。

在宛如世界末日開端般的2020,先後發生了澳洲大火、美洲流感、新型冠狀病毒和東非大蝗災等一系列災難在全球橫行肆虐。

而專家表示,上述災難可能與以厄爾尼諾為代表的海溫度異常引起的氣候反常密切相關!

影響3: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

據統計,世界上76%的傳染媒介或病原體受到氣候的影響。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異常,瘧疾、登革熱、流感和SARS等常見傳染病日益增多。

比如,在新冠肺炎爆發前夕,2019年湖北氣候反常現象就已經十分顯著:2019年的湖北氣溫整體高於往年,而且每個月忽冷忽熱,冷暖變幅較大。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的降水也比往年偏少,夏季7~9月份出現了大面積乾旱,冬季的氣溫也比往年偏高,且晴天較少、陰雨綿綿的異常現象。

影響4:全世界極度乾旱

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19年全球各個國家幾乎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乾旱。

澳大利亞因為乾旱爆發了持續半年的熊熊大火,這場大火造成了1200萬公頃土地被燒毀,大約10億隻野生動物喪命,幾十名消防員殞命。

無獨有偶,2019年的厄爾尼諾使得美國的科羅拉多河流流域發生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災,導致4000萬人口飲用水短缺,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2020年會發生超級厄爾尼諾現象嗎?

自1900年以來,至少發生了30起厄爾尼諾事件,而伴隨著每一次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我國都曾發生過大面積的洪澇災害:

1954年發生中等偏弱厄爾尼諾,長江全流域一般洪水;

1983年發生強厄爾尼諾,長江和淮河流域發生大洪水;

1998年發生極強厄爾尼諾,長江全流域發生史上最強洪水;

2003年發生中等厄爾尼諾,淮河流域大洪水;

2007年發生中等厄爾尼諾,淮河流域大洪水。

其實,關於今年是否會發生洪水,長江委於3月31日召開的聯防聯控發布會上就已經明確:今年1月至3月,長江流域降水頻繁,長江水位處於高位。因此,今年汛期有較大的可能性發生區域性大洪水,甚至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

摘抄自科學驛站


4至5千年前的東亞大陸的地理氣候的狀況 氣候變化與中華文明歷史興衰的關係 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跨學科問題

4至5千年前的東亞大陸的地理狀況4至5千年前的東亞大陸,正是中華文明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正是神話傳說中的黃帝一統天下的時期,一直延續到史料中的夏朝,殷商時期。中華文明的歷史,在殷商時期開始,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文字記錄與考古的器物。可以說,殷商到西周的早期,也就是3000年前的東亞大陸的地理、氣候的狀況,是有比較清晰的記錄。-----------------------------中國5000年氣候變動有逐漸變冷變乾的趨勢。那氣候究竟和歷史朝代演變有什麼關係呢?從以上寒冷期與溫暖期的週期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溫暖期一般建立了強大的以華北平原的農耕民族為主的、以中原地區的長安、洛陽或北京為首都的中央政權,此時國土面積廣大。寒冷期則農耕民族政權實力大打折扣,遊牧民族的勢力大增「興盛」,東亞大陸的中原地區與北方地區,往往處於遊牧民族的勢力控制之下。

合史學、物候、方誌和儀器觀測,將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4 個溫暖期和 4 個寒冷期。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對應的朝代,也正是王朝興衰更替的關鍵時期。例如,公元 1000 年到 1200年的南北宋,中國氣溫趨冷,蘇軾誦杏花詩中的「關中幸無梅,賴汝充鼎和」便可為證。而宋之前的唐代,不僅都城長安冬天沒冰沒雪,唐開元 19 年,揚州甚至出現雙季稻的記載,竺可楨據此推測,處於中國第 3 個溫暖期的隋唐,當時的平均溫度比魏晉南北朝高攝氏 3 度左右。竺可楨曾研究了中國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化,發現有多刺變化,溫度較高為溫暖期,溫度較低為寒冷期。第一個溫暖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第一個寒冷期:東周第二個溫暖期:兩漢第二個寒冷期:三國魏晉南北朝第三個溫暖期:唐朝第三個寒冷期:五代十國兩宋

第四個溫暖期(相對溫暖,但不及之前溫暖):明朝

第四個寒冷期:(17世紀至19世紀)清朝------------------------------約公元前5000~前35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東亞大陸的中原地區和江漢地區文化頻繁交流,中華文明的文明化進程於此開端。仰韶文化,經過數百年的積澱,終於在公元前4000年前後的廟底溝時代蓬勃振興,以花瓣紋彩陶和釜形鼎為代表的東莊—廟底溝類型,從晉南豫西核心區向外強力擴張影響,導致中國大部地區文化交融聯繫成三層次的文化共同體,為夏商乃至於秦漢以後的中國奠定了基礎,我們稱這樣一個多層次的文化共同體為「早期中國文化圈」,或者文化意義上的「早期中國」江漢地區先後繼起的湯家崗文化和大溪文化穩定發展,澧縣城頭山古城有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城垣(13),表明大溪文化早期社會有著較強的組織能力,社會秩序顯著加強。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早期的白陶等因素,還一度傳播到中原、長江下游甚至華南地區。約公元前3500~前2500年的銅石並用時代早期,中原相對闇弱收縮,江漢強勢北擴,文明社會初步形成。此時中原的仰韶文化後期逐漸進入一個相對低谷的時期,對周圍文化影響顯著減弱,江漢地區先是大溪文化油子嶺類型極度擴張至原為仰韶文化分佈區的鄂北一帶;約公元前3000年屈家嶺文化形成後更是北向擴張至豫西南甚至豫東南地區,屈家嶺文化因素則見於中原大部地區。江漢地區形成以石家河古城為最高級中心聚落的多個層次的早期文明共同體的體系。約公元前2500~前1800年的銅石並用時代晚期,亦即龍山時代,中原江漢劇烈博弈,最終中原取得決定性勝利。江漢地區石家河文化的北界仍維持在豫南以北,文化因素更北向滲透進關中、陝北,先前的諸多城址仍在沿用,宗教祭祀如火如荼,文化格局大體未變。

5000年前到4000年前的銅石並用時代前後,中華文明呈現為兩大模式,中原和江漢地區著大體一致的顯著社會變革趨勢,同時,逐漸形成兩種具有一定地方性特點的社會發展方式或文明演進模式,即中原模式和東方模式。

-----------------------------------公元前2000年左右,東亞大陸的氣候進入了乾冷時期。近兩千年來,我國氣候的總趨勢是逐漸變冷的。由於環境的變化,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氣候從過去過分炎熱、潮濕變得更適於人類居住和農業開發。相反,黃河流域氣候漸趨寒冷,水體大為減少,氣候乾燥,加之黃土高原經過長期開發,天然植被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水利灌溉日益困難,由此引發農業生產因生長季節太短而歉收,糧食需求無法滿足,先民遭遇饑荒,必須離開家鄉向南遷徙。龍山時代中原地區已經有「稻、黍、稷、麥、菽」所謂「五穀」,而江漢地區農作物基本都是水稻,有人或許會說是由於江漢地區作物的單調,使得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氣候冷幹時期食物來源可能不如中原北方地區穩定,從而造成江漢之衰。其實中原雖有「五穀」,但佔絕對優勢的仍然是粟和黍,新來的小麥在農業中比重還很小;而江漢平原除水稻外,也有少量粟的種植,長時期屬於江漢傳統的鄂北豫南更是稻粟混作,而且江漢地區還有豐富的魚類水產資源。這說明中原和江漢地區的農業基本都是多元狀態。更進一步說,如果氣候變遷造成江漢地區出現危機,那麼其北的中原地區面臨的危機一定更大。可見以江漢地區稻作農業的單調解釋其文化衰變存在諸多問題。實際情況可能是喫「五穀雜糧」的中原總體生活較為艱苦,氣候惡化時面臨生存危機;而江漢「魚米之鄉」經濟長期較為穩定,生活更加優裕。-----------------------------------在中國古代,農業是上層社會經濟活動的最基本支撐系統。而古代農業年成的豐歉,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天氣與氣候狀況的好壞。氣候變化通過影響糧食生產安全進而影響糧食的獲取和利用,並反映在人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

石峁遺址所在區域屬於低山丘陵地帶,海拔在1100—1300米之間。來到石峁遺址,環顧考古現場,周圍地表支離破碎,溝壑縱橫。如此荒涼之地何以在4300年前出現了一個體量巨大、結構複雜、構築技術先進、規模宏大的石砌城址?四五百年之後先民為何又棄城而去?

氣象學家竺可楨對我國歷史上的氣候變化過程進行過相當深入的研究,他提出,我國歷史上氣候變化大致經歷了四個相對溫暖和四個相對寒冷的時期。近兩千年來,我國氣候的總趨勢是逐漸變冷的。由於環境的變化,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氣候從過去過分炎熱、潮濕變得更適於人類居住和農業開發。相反,黃河流域氣候漸趨寒冷,水體大為減少,氣候乾燥,加之黃土高原經過長期開發,天然植被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水利灌溉日益困難,由此引發農業生產因生長季節太短而歉收,糧食需求無法滿足,先民遭遇饑荒,必須離開家鄉向南遷徙。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趙輝的研究揭示,仰韶文化晚期以來,中原關中地區文化向北擴張和龍山時代晚期北方文化掉頭南下,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自然環境變遷課題研究結果表明,在公元前2500—前2100年間,黃河流域的氣候較為溫暖濕潤,適合農業發展。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黃河中游地區曾有一個氣候較為異常的時期,其主要表現為溫度變化尤其是降雨量不均衡。這一研究結果與古史傳說中關於堯舜禹時期氣候異常、災害頻發的記載恰相吻合。  記者在緊鄰「皇城臺」邊的溝壑深處發現有殘存的幾株古柳樹,或許石峁遺址周邊遍佈的溝壑當年溢滿遼闊的河水。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水城認為,這個地區支離破碎的地形地貌不會當初就是這個樣子。「這裡是農牧交錯帶,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這個地方大量的遺址應該都是以農業為主。」李水城說,「我們在神木兩河流域調查的時候發現一個規律,凡是龍山到夏代的遺址都在山頭上。」「朱開溝文化的早期階段,基本屬於農耕文化,而石峁古城的始建年代正值這一時期。」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沈長雲表示,然而到了其後期,因這個地方的氣候變得越來越乾冷,致使其自然環境向典型的草原景觀轉化,當地的經濟也才變為半農半牧。從不再適合農耕,到距今3000年前後冷幹氣候發展至頂峯,鄂爾多斯年均氣溫降到了零攝氏度左右,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使得人類無法生存而不得不自發遷徙。沈長雲推測,同為朱開溝文化的石峁古城也是因為面臨氣候從濕潤向乾燥變冷的嚴峻挑戰,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轉折,居住在這裡的一部分白狄族人和周人東徙或南遷,後來周人在渭水流域崛起並建立周王朝,形成了以周人為主導的中原各古老部族的大融合暨華夏民族。而歷時約300年才建好的石峁古城羣落由此被廢棄。在人類早期演化和發展歷史上,遷徙無疑是最為壯麗的場景之一,它涉及人類的起源、基因的傳播、文化交流等諸多問題,因而成為古人類學、新舊石器考古學和地質學界關注的重要課題。然而,受考古材料稀少和測年技術限制等因素的制約,過去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一直未能深入。近年來,隨著石器時代考古材料迅速增加,特別是來自東亞地區考古材料的增多,與石器時代考古學密切相關的古氣候學、年代學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目前,動植物考古在石峁遺址的勘探與發掘中同期進行,研究人員正在對周圍墓葬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骨和紡織品殘片,以及植物遺跡進行鑒別,期望通過對先民飼養的家畜和種植農作物的研究,揭示自然環境的特徵及其變化。-------------------------------------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學術界通過大量的研究,形成了目前的主流觀點:4000多年以來,地球經過了四次比較大的寒冷期,也叫「小冰期」,還有四次比較大的溫暖期。所謂的「四千年前事件」是第一個寒冷期,時間在公元前2200—前1900年。考古專家根據生活在石峁古城者留下的器物痕跡測算,他們總共在這裡生活了四五百年。石峁古城的先民,正好趕上「四千年前事件」小冰期開始,此時氣候由溫暖潮濕轉為寒冷乾旱。公元前2000年左右,歐亞大陸氣候變得異常寒冷,西伯利亞人中的一支向美洲遷徙的同時,另一支則南下。這也是今天在中國中原地區出土的歷史文物中,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文明特徵有很大差別的重要原因(更早以前的農耕文明印記明顯,之後一段時期則呈現出畜牧文化)。歷史上的榆林地區曾是水草肥美的河套平原地區。1600年前北朝十六國時期的夏國在此地附近建立了首都,稱為「統萬城」。當時夏國赫連勃勃在此興建都城時,形容這裡是水草豐美、山川秀麗、氣候宜人的優美之地。隨著歷史的流逝,當年的「統萬城」被風沙掩埋,現在成了乾旱的沙漠。從「統萬城」消失可以看出,隨著歷史和氣候的變遷,榆林地區逐步變得乾旱。氣候變化與人類歷史興衰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跨學科問題。歷史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歷史本身及影響和響應機制的複雜性,相關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的不完善,都會影響對該問題的認識。「考古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發掘、整理、研究是一個系列。現在石峁遺址的發掘才剛剛開始,雖然有了很多新的認識,但是結論還要慎重,需要積累更多的資料,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石峁遺址考古隊隊長孫周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4200-4000年前(公元前2200年-2000年)全球經歷了200年乾旱期亦稱為「4200aBP事件」對華夏文明的直接影響,就是「南澇北旱」南方地區洪水滔天淹沒大片良田南方古代先民流離失所北方地區開始出現乾旱黃河沖積扇下游山東龍山文化亦開始衰落這一時期,河南嵩山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屬於溫潤的的亞熱帶氣候原本河湖遍地、樹木叢生,經受長達200年乾旱事件。湖水萎縮、湖岸裸露曾經泛濫成災的黃河,河水流量開始減少夏商之際大象仍奔走在中原大地,梅樹和竹子生長中原地區商王武丁時代(公元前1365年-1324年?)甲骨文記載打獵捕獲大象氣候溫潤適宜,利於農業發展,糧食產量增加。極大促進加工業發展,青銅冶煉技術到達了頂峯第一次小氣候冷期 3200-2700年前(公元前1200年-700年)寒冷氣候導致作物減產,民不聊生、人心不古。易於發生社會動蕩和戰亂在這一波氣候變冷的過程中。隨即發生一系列動亂事件公元前1046年,「河竭而商亡」,周族部落在武王帶領下滅商注釋:《國語·周語》記載「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河竭而商亡」指黃河枯竭而商朝滅亡。究其原因,氣候長期乾冷導致黃河枯竭。---------------------------------「雖然在過去兩千多年,我國大多數朝代的垮塌與低溫區間的對應現象並非一種偶然的巧合,但我們不能就此斷言,朝代的興衰完全就是氣候變化造成的。」劉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氣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由於封建王朝自身政治上的腐敗,加之低溫導致的糧食歉收、造成飢餓,最後可能引發農民起義和戰爭,導致朝代更迭。此外,在寒冷時期,草原牧場向南遷移也會導致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和南遷。通過研究,科研人員還發現,目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全球氣候變暖,有可能並不是歷史上最溫暖的時期。在過去2485年間,有四個歷史時期的溫度高於或接近於1970年至2000年的平均溫度。其中,公元401年至413年,是過去2485年來氣候最溫暖的一段時期。公元348年至413這段時期的溫度還發生了突變,由極端寒冷迅速攀升到極端溫暖,此後又迅速降溫。由於這段時期正處於我國東晉時期,因此科研人員將這次溫度突變命名為「東晉事件」。目前,我國科研人員正在進一步研究「東晉事件」的發生機制。這對於瞭解過去氣候變化狀況,揭示氣候變化規律,預測未來氣候發展趨勢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空間。在漫長的人類社會歷史時期,自然環境始終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自然環境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每次重大變化,都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反之,人類的活動,也同樣影響、改變著周圍的自然環境。瞭解5000年來全球性氣候變化的總趨勢,理解全球性氣候變化同人類活動存在什麼關係?5000年來東亞大陸氣候環境如何變化,與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社會文化形態之間是否有對應的關係?----------------------------------.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唐代農業經濟的影響(一)氣候變化對歷史時期中國農牧生產的影響王子今先生曾對秦漢氣候變化與歷史發展的關係作了研究,認為兩漢間的氣候由暖到寒的轉變,正與移民運動的方向由西北而東南的轉變表現出大體一致的趨勢,而關中和華北平原與江南的戶口消長及河患消長更進一步證明瞭這種相關性。(註:王子今《秦漢時期氣候變化的歷史考察》,《歷史研究》1995年2期。)這說明氣候變化對秦漢社會發展影響十分明顯。從歷史地理角度來看,百年尺度的氣候變化對高緯度的東亞遊牧地區(大漠南北)、中緯度的中國傳統農業區(黃河流域)和低緯度的南方開發不足區(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響巨大且各有側重。(1)對高緯度東亞遊牧區的影響。研究表明遊牧民族的生存對草原生態環境有很大的依賴性,氣溫波動和降雨量的變化對牧業生產的影響往往是致命的。至今草原地區的"白災"仍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生產力更低下的中古時期,傳統遊牧民族相對於當時的農耕民族而言,對自然的依賴更加明顯。研究表明,我國內蒙古草原地區有的地方牧草產量與夏季降雨量相關係數達0.68。1980年的氣溫偏低和夏季少雨使牧草生長期減少了五分之三的時間,加上氣候寒冷,致使有的地方冬春死畜率達90%。(註:內蒙古鑲黃旗氣象局等《牧草生長的氣候條件的研究》,《中國草原》1984年2期。)這種氣溫波動往往對遊牧民族產生遷移大格局的影響。使寒冷期中國高緯度地區遊牧民族形成周期性的向南推進大勢。相反,如果氣候相對溫暖濕潤,草原生態環境良好,遊牧民族生產相對正常,社會往往相對穩定,對南方農業民族的影響相對較小,南方農業民族的北面壓力相對小,有利於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的發展。(2)對中緯度傳統農業區的影響。據倪根金研究表明,我國北方中緯度地區在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總的趨勢是日益乾冷,這便造成了我國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向南退縮,乾旱和半旱區向南擴展,農牧業區線南移,進而使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時期縮短,熟制減少;同時還造成自然災害頻率增大,生態環境惡化,水源減少,水利工程功效衰落;北方水稻種植萎縮,糧食單產量下降;同時也使經濟作物種植分佈和經濟動物分佈南遷(註:倪根金《試論氣候變化對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考古》1988年1期。)。相反,如果氣候變得溫暖濕潤,則農牧線北移,農耕區擴大;氣候轉暖往往使自然災害頻率減小,農業生產相對穩定。氣候轉暖使供農作物生長的週期增長,熟制增加,複種指數增大,單位面積總產量增大;單季農作物可能因氣候濕熱而本身生長期短,在單季產量得到提高的同時,也為提高複種指數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同時氣候溫暖濕潤使水源更充足,水稻的種植面積拓展,糧食產量提高,而竹類、桑類植物在北方生長更好,隨生物多樣性而來的產出多樣性往往使北方地區有更多的農業經濟增長點。也就是說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濕潤往往更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而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傳統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基礎。(3)對低緯度南方開發不足地區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我國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響較複雜。這種複雜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歷史地理的研究表明,歷史時期我國中低緯度地區氣候變化的幅度是大大小於中高緯地區的,也就是說長江流域,特別是珠江流域氣候變化幅度較小,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一方面南方地區的地表下墊面相對更複雜,山地、丘陵、平壩相兼,而地表水資源豐富,在上古和中古時期一些地區還處於一種原生態狀況,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對這些地區的開發往往人為因子的影響更明顯。王子今先生曾認為東漢以後氣候日加乾冷是長江中游長沙、桂陽、零陵地區戶口發展,使"卑濕"地區得到更好開發的自然條件,從理論上講似有其道理,但真正要說清楚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能需要進一步探索。因為唐代比東漢魏晉南北朝濕潤多雨,但南方地區卻得到更大的開發,"卑濕"的環境得到更大的改善。實際上從氣候變化來看,如果南方地區更加乾冷,對農業經濟的副面影響也更大。由此看來,南方地區的開發可能還是受南北文明大移位的影響,人為的因子可能更大。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從理論上講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相對減弱。不過,據楊柏等人研究近百年中國亞熱帶地區農業氣候帶界限動態變化表明,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北界近百年擺動2個緯距,其中雙季稻北界擺動1個緯度,柑桔北界擺動近1個緯度。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仍十分大。(註:楊柏等《近百年中國亞熱帶地區農業氣候帶界限動態變化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自然資源學報》1993年3期。)可見直到現在氣候中長期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仍不可低估,更何況是在唐代。--------------------(二)溫暖濕潤氣候對唐代農業經濟的影響(1)農牧業分界線北移,農耕區擴大。唐代隨著氣候變溫暖和一些人為的因素,農牧業地區的北線在向北推移。據學者研究表明,從戰國到西漢初年,自今青海東部河湟地區向東北經陝北、隴東的涇、渭、北洛河上游,晉西北山陝峽谷流域南緣龍門山,又東北沿著呂梁山、恆山,接燕秦長城至今遼寧境內,存在著一條農牧業界線。漢武帝時,北伐匈奴而取得了"河南地",設立了44個縣,農墾區向北推移,農牧業北線推移到西達河套西烏蘭布和沙漠和賀蘭山、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北抵陰山山脈,東面沿長城一線。但東漢以來北方民族南下,使農牧區界線打亂,形成了一個農牧業雜處的交錯過渡帶。(註: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161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據研究表明,到了唐代農牧業界線變成了農耕區與半農半牧業的界線,且有所北移,如東段北移到燕山山脈以下,西南端向南延伸,達到隴山之西,東北端也可以伸向遼水的下游。而半農半牧區與牧區也形成一條界線,即由陰山山脈西達居延海,東達燕山山脈。在這樣的形勢下,農業區形成一些發達富庶的地區,如涇渭河下游、汾水下游、涑水流域、伊洛兩水下游和黃河的下游。在半農半牧區裡面,已經有相當的農業基礎。(註: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變遷及其對王朝盛衰的影響》,《唐代歷史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這不僅使唐代的農耕區擴大,而且使農耕區與牧區有一個緩衝地帶,使唐代的邊防有一定的當地給養支持,使唐代經濟力量增強,軍事防禦更穩固,社會更加穩定。這既直接有利於唐代經濟的發展,也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更穩定的社會環境。宋元以來中國西北地區氣候日加乾旱少雨,多以牧業為主,經濟落後,可是唐代能在西域駐軍屯田,以致西北隴右地區"閭閻相望,桑麻翳野"(註:《資治通鑒》卷二一六。),西北絲綢之路也十分通暢。(2)農業經濟作物種植北線北移,產出多樣性更明顯。由於氣候的溫暖濕潤,唐代農業經濟作物種植的北界更靠北一些,如水稻、蠶桑、竹類、柑桔等。這樣,產出的多樣性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倪根金引張養才的研究表明,歷史氣候溫暖期單季稻在黃河流域栽培,雙季稻可以推進到長江兩岸;寒冷期,單季稻普遍栽培在淮河流域,雙季稻在嶺南地區比較普遍。歷史時期氣候冷暖變化,可引起單、雙季稻種植地區的南北變動,其變動約兩個緯距。(註:倪根金《試論氣候變化對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考古》1988年1期。)據研究表明,唐代黃河流域普遍開發了水稻田,水稻種植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嶺、淮河,東至於海,分佈北線比前後時期都靠北一些,分佈面積也更廣闊一些。(註:鄒逸麟《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水稻生產的地域分佈和環境制約》,《復旦大學學報》1985年3期。)唐代黃河流域還是重要的蠶桑生產地區,河南府、鄭州、汝州、滑州、汴州、宋州、陳州、徐州、兗州、密州、虢州、相州、衛州、貝州、幽州、冀州、趙州、安東都護府、晉州、汾州、代州、幷州、京兆府、岐州等都出產蠶桑,河南道、河北道是傳統產區,保持發展優勢,而河北和河東高緯度地區蠶桑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註:趙豐《唐代蠶桑業的地理分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年2期。)筆者認為高緯地區的蠶桑發展正是唐代氣候溫暖因素造成的。唐代在黃河流域有大面積的竹林分佈,宋代在北方地區發現一些竹類根系,可能便是唐代所留。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21:"近歲延州永寧關大河岸崩,入地數十尺,土下得竹筍一林,凡數百莖,根幹相連,悉化為石。"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4稱:"餘聞秦中不產竹,昔年山崩,其下乃皆是竹頭,由是言之,古固產竹矣。"所以,隋唐時期關中地區一些縣設有司竹監。這種北移趨勢在西南地區也有表現,如前面談到的唐代荔枝分佈比現在北移2個緯度,唐代西南柑橘種植中心比現在高2個緯度,五代北宋中國食用粉芭蕉(M.paraddisiala var sapientum)和觀賞芭蕉(Musa basjoo)的分佈也比現在更靠北一些,(註:藍勇《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想唐代也然。在這種溫暖濕潤的氣候背景下,北方地區水資源更豐富。據王利華先生研究,中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水環境仍較好,河流湖泊中棲息著豐富的魚類資源,漁業生產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仍佔有重要的補苴地位。(註:王利華《中古時期北方地區水環境和漁業生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4期。)=======================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過去兩千多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我國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更迭存在對應關係,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  這一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共同資助,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我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學》雜誌上。  據研究負責人、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禹介紹,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國特有樹種「祁連圓柏」現生樹的年輪,並與唐朝古墓裏出土的「祁連圓柏」的年輪相銜接,以樹木年輪寬度作為溫度變化的代用指標,成功構建了從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共2485年來可以代表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溫度變化曲線。這也是亞洲目前最長的樹輪重建溫度序列。  通過分析這條樹輪重建的溫度曲線圖,科研人員發現,我國歷史上的朝代垮塌幾乎都與曲線圖上的低溫區間相對應,秦朝、三國、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滅亡年代,都是處於過去2485年來平均溫度以下或極其寒冷的時期。  例如,歷史文獻研究表明,公元1~6世紀(貫穿我國東漢、三國、魏和晉朝),我國氣候相對較冷。在溫度曲線圖上,這一時期的溫度大部分都處於過去2485年來的平均溫度值(2.07攝氏度以下)。由於氣候寒冷,晉朝時期的草場、牧地已延伸到黃河以南區域,農業用地也在往南退縮,整個中國西北部處於乾冷氣候中。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間達到了過去2485年間寒冷的頂點,年平均溫度僅為1.62攝氏度。  在這條溫度曲線圖上,雖然漢朝和東晉的滅亡相對於其之前的低溫區域有一些滯後,但在朝代滅亡之前戰亂早已經開始。例如晉朝滅亡於公元420年,但戰爭帶來的社會動蕩在公元386年就已經開始,而這一年正接近於溫度曲線中的溫度最低點。  樹輪重建的溫度曲線圖還顯示,唐朝滅亡的公元907年,相對於其之前和之後的溫暖期來說,也是一個低溫期。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一段寒冷時期,26年平均氣溫為1.82攝氏度,這一寒冷區域正對應著我國宋朝滅亡和元朝建立。公元1599年至1702年也是一段漫長的寒冷區域,這104年間的平均溫度為1.77攝氏度,這一時期正是我國明朝滅亡、清朝建立。----------------------

今年年初冬天不像冬天,南方竟然出現了蚊子,東北還出現了下雨...

4月春季頻繁冷空氣倒春寒。5月一秒入夏,南方多地提前進入汛期。

暖冬原因和北極濤動AO長期異常正位相有關,AO長期正位相將會導致西伯利亞冷高壓偏弱,極地渦旋被鎖死在北極,北半球冬季類似於南半球7、8月份的環流,極地冷,西伯利亞和北美偏熱。今年年初AO長期為正位相的原因,氣象專家至今未查到具體原因,目前廣泛認為與年初北冰洋沿岸頻繁發生的氣旋有關。北冰洋沿岸冬季氣旋是很少有的!

2020.6.12

2020.8.1

Nino3.4區、Nino3區以及Nino1+2區的次表層冷水在持續擴大,拉尼娜即將到來。未來一年我國的氣候可能呈現夏季熱秋季正常冬季冷的趨勢,我敢大膽預測年底冬天很大可能將會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季!


非常異常

坐標江西南邊,五六年前暖冬跡象已經非常明顯,到19年氣候問題徹底爆發。我家搞種植業,上半年在植物開花的時候下了幾個月的雨,導致水果晚熟且難喫,到了下半年則旱了大半年,引發大範圍旱災。今年過年仍然很熱,但到了二三月份要播種以及植物要開花的時候又開始下雨,這場雨斷斷續續下了幾個月了,更嚴重的是還開始降溫,從來沒見過驚蟄後溫度這麼低的年份,甚至快到陽曆四月江西北部還下雪。作為一個對農業只懂個半吊子的人來做個預測,今年的農業會有大問題。


人在湖北,確實有些異常。首先是溫度,這都快七月份了,溫度居然還未曾突破過35度。

往年這個時候,家裡的蟑螂早就出沒在廚房客廳房間衛生間了,尤其是廚房的蓄水池周圍,有大量蟑螂出沒,可今年到現在為止只出現過兩隻蟑螂。

還有今年春分,春分的特點是倒春寒,但是今年出現了多次反覆的倒春寒,我兩次將收好的毛衣重新拿出來穿。。

當時身邊很多人都在議論倒春寒。走在路上、去超市都能碰到議論倒春寒的人。

降雨也很異常,六月開始,連續強降雨天氣,雷雨天氣,這個月打開天氣預報app,幾乎看不到晴天。在我印象中,只有1998年有過這麼密集的降雨。目前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可降雨天氣還將持續。今年真的不好過啊,庚子年真就這麼邪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