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藝術書籍的範疇太大,文學,書畫,音樂,設計,建築,表演等等都是藝術分支,在加上這些分支和其他學科(歷史,文化等)的結合,更加龐雜,然而我猜想題主主要是想問關於藝術理論的書籍或者說通識普及類的書籍。

非專業,對於國外的藝術理論,音樂,表演,攝影和電影的書籍等等不是很了解,所看書籍不是很專業和晦澀類型。

題主喜歡藝術,可以多看看最經典的藝術作品,比如字帖繪畫古董,有機會多去逛逛博物館,尤其是當地城市有藝術策展以及一些話劇音樂會,會對審美和藝術敏感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 藝術與美學通識類

《藝術的故事》——貢布里希

《認識藝術》——馬克·蓋特雷恩

《藝術與觀念》——威廉·弗萊明

《加德納藝術通史》——弗雷德·S. 克萊納

《美的歷程》《美學三書》——李澤厚

《中國美術史講座》——李霖燦

《退步集》陳丹青

《西方美學史》《無言之美》《談美》等等朱光潛關於美學的書籍

《叔本華美學隨筆》——叔本華

  • 設計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Robin Williams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

《工藝文化》柳宗悅

  • 繪畫

《隔江山色 : 元代繪畫》

《江岸送別 : 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

《山外山 : 晚明繪畫》

《圖說中國繪畫史》——高居翰

《重屏 : 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巫鴻

《並非衰落的百年》萬青力

《小顧聊繪畫》——顧爺

  • 考古或者民俗(圖騰,原始宗教等)

《金枝》——弗雷澤

《禮儀中的美術》——巫鴻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尼爾·麥格雷戈

《錦灰堆》——王世襄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孫機

《奢華之色》——楊之水

《中國青銅時代》——張光直

《美術、神話與祭祀》——張光直

馬未都先生關於文物古董的一些書籍

《敦煌壁畫全集》(補充一個敦煌故事科普的書《敦煌 : 眾人受到召喚》)

《花舞大唐春》齊東方 / 申秦雁

《白沙宋墓》——宿白

《海昏侯劉賀》——辛德勇

《暗流》——徐堅

《逝者的面具》——鄭岩

  • 建築

《造房子》——王澍

《圖像中國建築史》——梁思成

《穿牆透壁》——李乾朗

《空間的詩學》——加斯東·巴什拉

  • 個人比較喜歡的畫集(繪本)

豐子愷漫畫

《芥子園畫譜》

《宋畫全集》

《清宮海錯圖》

鳥山石燕 畫図百鬼夜行全畫集


自己挑選吧


推薦《講故事的人》這本書。


這本書在 2015 年被理想國引進,有了中文版本。它不是一本傳統意義上枯燥無味的論文集,也不是充滿笑料和逸聞趣事的藝術科普讀物,在我看來,這本書最大的特色,以及最吸引我的地方,正是它在日常生活里發現藝術,觀察藝術的獨特視角。伯格在這本書中所用的寫作方式,可以說,打開了我閱讀藝術的新方法,也為我的寫作帶來了新的啟發。


約翰·伯格 1926 年出生於倫敦。他曾是一名專業畫家,舉辦過個人展覽,並在 1948 年至 1955 年間,在大學教授繪畫。但是,伯格最為人們熟悉的身份是作家。他的多部藝術專著,如《觀看之道》《另一種講述的方式》《畢加索的成敗》等,都在西方藝術評論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就連美國的蘇珊·桑塔格都極為推舉伯格,稱讚他是「當代英語作家中的翹楚;自勞倫斯以來,再無人像伯格這般關注、感覺世界,並賦之以良心的緊迫性。」


提起約翰·伯格,很多人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部作品《觀看之道》。這本書「知乎讀書會」也有推薦。通過文字和圖像,《觀看之道》展示和反思了我們的日常所見,是一整套關於美、真理、文明、形式、品味、階級以及性別的深刻討論;可以說,《觀看之道》影響了西方的一代文藝青年。我個人也十分喜愛這本書。


與《觀看之道》類似,《講故事的人》也是在討論藝術與文明。透過約翰·伯格獨特的個人視角,這本書從生活的各個層次探索了油畫、攝影、音樂以及圖形藝術的意義。


正如伯格所言,「當我們看見事物的時候,我們不僅在看,我們更在閱讀圖像語言。」這種不間斷的閱讀習慣,使得伯格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產生出具有反思性和想像力的觀點。同時,這種持續的關注也讓他在面對一幅油畫、一位藝術家、一種藝術運動的時候,更自然地把這些點狀的信息與歷史的長線和生活的碎片聯繫起來,讓讀者可以換一種方式、多一個角度地去看懂曾經感到陌生的藝術作品。


上面介紹完了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接下來,我就為你詳細地說一下這本書的精彩內容。


《講故事的人》是伯格的一本隨筆集,其中包含了詩歌、小說、散文和評論。可以說,這本書最大程度上還原了約翰·伯格的多重身份。讀完這本書,你一定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作為一個出色的畫家、一個優秀的寫手和一位不間斷的思想者的立體形象。


這本書很獨特,你隨時隨地拿起來,不管翻到哪一頁,都能開始閱讀。書里有的文章很短,你可能只需要花費二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和作者一起,在思想的國度里去一趟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或是紐約的曼哈頓島。無論是談論音樂、食物,還是人們的談吐與穿著,伯格都能根據他的生活經驗和藝術解讀,娓娓道來一段有營養又有意味的故事。


這本書的名字《講故事的人》就像是伯格給自己擬定的一個身份。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評論家,或是小說家,講好一個故事,講一個有意義的故事,都是他們工作的核心。就像伯格說的:「我認為,一個寫作的人,應該勤於見證身邊正在發生的重要事情;即使書寫所立即產生的力量,可能看似微不足道、或一時被人忽略,但不要顧慮這些,還是要寫。書寫,有著一種非常潛沉的生命力,它蓄積著能量,在某個時刻,會對讀者產生一些微小或不小的改變。」

《講故事的人》並沒有一條故事主線,也沒有一個中心思想,而是從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多種文學形式中,共同創造出了一個講著故事的伯格的鮮活形象。在書里,伯格就像一個在美術館裡與你擦肩而過的老人,或者是一位在渡輪上與你攀談的學者,在跟你分享一些他年輕時經歷過的事情,或是對某位藝術家的思念與回憶,又或者是偶爾語重心長地告訴你,他對於目前資本主義世界的擔憂。


在這本書里,你可以最為真切地看到一個生動鮮活的作者形象,裡面充滿了一個人多年來觀看藝術、漂泊旅行、思考人生的私人經歷,還結合了作者對著名藝術作品的具體解讀,夾雜著一些他在不同時代、不同境遇中的生活回憶。有時,伯格還會給故事添上想像的翅膀,杜撰出幾個有韻味的人物和情節來。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它的章節名有的很長,有的很短,還有的乾脆是一兩首詩。帶著這些充滿詩意,像燈謎一樣的標題名去閱讀,把期待和答案都留到最後讀完全書的那一刻,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在這麼多不同形式、不同內容、不同角度的文章中,我對其中兩篇文章的印象最為深刻,也最為喜歡。接下來,我就以這兩篇文章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的精彩觀點。


首先,我來給大家說說第一篇文章:《講故事的人》。


它講述了第一人稱「我」和一位居住在山谷里的七十歲的養牛老漢之間的故事。這篇文章雖說是故事,但其實並沒有什麼起伏跌宕的情節,倒像是一個身份寓言。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本內容來自講書

講書

講故事的人

了不起的蘇小姐

《講故事的人》是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的散文集。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正是它在日常生活里發現藝術,觀察藝術的獨特視角。透過約翰·伯格獨特的個人視角,這本書從生活的各個層次探索了油畫、攝影、音樂以及

¥0.00 會員免費


因為大學專業有設計兩個字,所以藝術相關的書籍也看過。但我想推薦的,反而是高中時解壓看的一本書,朱光潛的《談美》,很薄,但語言平實有趣,即使不是專業人士也能簡單易懂有趣的閱讀下來。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作為理科生的我大學選擇了設計相關的專業。


音樂:《穿T恤聽古典音樂》

美術:《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中外美術史》《如何畫一幅西方畫》……好吧我是學美術的推薦一本《死於威尼斯》小說,但是慢慢的美學因素啊!超棒超喜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