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說再多都是紙上談兵。我也不跟你扯什麼大道理和看起來很有道理的理論(這方面知乎上大把人做的比我優秀),我只給你一條建議:

多去經歷,經歷了一段愛情你會在愛情成長,提升某些方面,褪去某些不好的;經歷了人際關係,你會知道自己哪裡需要改進;經歷了職場,你會知道怎麼應對;慢慢你就知道答案了。實踐才是感悟最深的,這些在知乎是找不到答案的。


這是一個前輩和我講的,深以為然,與君共勉!

當一個人明白世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時候就是邁向成熟的開始。

很多人一定認為這是句廢話,裝13。我仔細想了很久,所謂情緒,大多數時候其實都是因為別人沒有順自己的意思,所以有情緒。抱怨、發泄、不滿等等。所以,當我真正意識到世界不是以我為中心的時候,同理心也就真正的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了。


情緒這方面你自己去有知識地控制,想成熟的話,去社會裡你想幼稚都沒辦法了,想獨當一面,你可以去打一打和推銷員有關的職務,這種面對面講話推銷的工作,鍛煉自己後未來再去做你會做的工作和別人交流會有好處,給你一個提醒,想成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可你知不知道成熟一般都是伴隨著孤獨(不是一個人待著就是孤獨,舉個孤獨真正含義的例子,就在你的旁邊有著兩人以及以上更多人的團體,而你是只能呆在一邊沒人理你,不被團體所接納和關心照顧)

也經常伴隨著痛苦,而痛苦經常因為未出社會而少有機會嘗到,還有生活里失去了重要的人或者重要的事,這種事情經歷後也會變得成熟

總而言之,你有這種意識很好,至少跨出了一步,不過,成熟這種東西真的不是你想成熟就可以,成熟這種東西是被各種痛苦的事情逼出來的,而且成熟這條路真的很長,至少會是你想像中好幾倍。

以下還包括了許多,但就不再一一羅列,想變得成熟是件好事情,至少你有了擔當的意識,值得表揚,但是,成熟這種事情,表面成熟是可以自己做得到的,但是,真正成熟從來都是被逼著的,哪有人家講得那麼多大道理,沒成熟的時候再體驗體驗,並且做好未來的準備。不過不建議去看什麼所謂的社會陰暗面的動漫電影什麼的,絕大多數都是作品的加工化。例如從小看動漫的我,小時候看了那些所謂的社會陰暗面就自以為理解了,沒有親身經歷的話是永遠理解不了的,沒有像作品裡描繪得那麼簡單,更多情況下對方就只是人而已,好人壞人很多都是根據你對對方的好感。


這要慢慢的經歷。


閱歷。一個人的成熟是有自己的閱歷堆積而成的,且靠別人的講述、總結、教誨都不能獲得。在自己聽、看、想、說、做的過程中,自然會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在這三觀上,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在學習,都在改變。想辦法讓自己多謝閱歷,自己去尋找吧。


實踐。

社會實踐出真知啊,紙上全是空談理論的。

比如,社交活動或者實習經驗等等


當你不再問這些問題的時候。當你已經自己獲得答案,而不是通過詢問其他人的時候。而且,又有多少個大人真正「長大"了呢?


當你現實中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沒有任何資本的時候,如果你這時還能保持堅定的內心

我相信,你所謂的成熟,已經具備


1、先工作,虧吃多了,就明白路該怎麼走了,心也就能定下來了。遇到事情也不會動不動就耍小孩脾氣,因為沒人慣著你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要求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生需要有學生會和社團的經歷。

2、經歷挫折多了,就能成熟了。有些人很成功,但一受到打擊,就要死要活,不能容人,不能容己;有些人可能非位高權重,但經歷的事未必是常人所能及。

3、前兩樣如果能有「質量」地做到,那你就長大了。因為你通過親身經歷懂得了什麼是責任。懂得為自己和他人負責很重要,這是你一生行事的出發點。


說實話我覺得沒有固定的標誌來證明,也不需要,事物都是漸變的,而且每個人的重心不一樣,不可能也沒必要一樣。我覺得有一點是必備的,能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保護它,可能很多人會談論責任,對家庭,對工作,對社會,所有都是外衣,貼身最核心的是對自己的責任,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保護它,絕不退讓,你可能需要妥協,但那是為了自己,每個人都只活幾十年,然後是無限期的死亡,不會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所以,少年,只為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