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顯地說,只有你經歷了什麼你才能正確地說出來什麼,否則不是啞口無言就是錯誤連篇。

稍微深入有點的話,你的經歷塑造了你的價值觀,也就是說你看問題的方式、角度等等會不一樣。


這點很有體會,畢竟一件事你幹過和聽說過是有很大區別的,另外一件事你是親自做還是看別人做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親自做過的人瞭解細節,再拿出來說時,能說到點上,考慮到事物的方方面面,沒做過的人只是看到表面,一聽就知道了,所以啊!對自己不熟的事不要隨意發表意見,容易鬧笑話!


差不多可以用三毛的一段話來概括: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總結:你的閱歷、你讀的書會改變你的容顏,你的談吐,你的氣質,你的胸襟,會表現在你的生活和文字中,故而你與一個人的交流便能看出一個人的閱歷和見知。


從你輸出的東西來看,當然能知道一個人的內在咯,不過單單憑幾句話有時候是不足夠的


原來大家都能從幾句話看出一個人的閱歷嗎?


因為言語是人的本質的體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