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改編成動漫的作品,並且題材逐漸老套,偏向網文化,為什麼中國的輕小說和日本輕小說似乎天差地別?


因為沒人看。

沒人看又有幾個原因:

1.寫太爛了——人之初,性本爛,這倒是沒啥好說的。

2.和日輕,通俗文學讀物構成直接競爭關係——這就和為什麼最後只能打國產牌?因為世界是開放的(部分情況下),鑿壁偷光肯定比抹黑閉門造車更有吸引力。更何況還有免費盜版資源。

3.爛梗縫合文容易洽流浪爛飯,作者禁不住誘惑——不談

又因為後兩者的原因,作者堅持不下去,最後就是沒人看的循環。


不太贊同目前高贊的回答.

日本人自己都沒搞清楚輕小說到底是個什麼定義.原因很簡單:因為就沒特別嚴謹的定義.

日本輕小說本來就是用來區別於傳統(重)小說的,這裡的"輕"其實也可以理解為輕鬆之類的意思.

至於有個別其他回答提到所謂的插畫根本不是特徵,水滸三國也都有插畫,以前武俠小說有些也都有插畫,你說那是輕小說?

所以其實就可以很簡單的理解為,日輕就是日本人區別於傳統小說的新興小說.

至於有人說題材偏漫畫化這更是因果倒置.不是輕小說,漫畫化,而是日本本身的文化環境等等因素,決定了他們做任何文藝創作大多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題材等等,而漫畫和輕小說都在這個範圍內,只是高度重疊而已,而並非誰學誰.

所以你如果把"輕小說"狹義的理解為日輕的話,那中國根本不太可能出現優秀的輕小說.因為你已經把題材也限定了,但是中國並不是日本,你的生活文化環境根本不一樣,你不可能寫出日輕的味道,那是日本的文化特色,你一個中國人用文中日文的翻譯腔去描寫日式文化背景的日常生活,這怎麼可能寫得好?舉例來說,比如日輕最常見的題材之一,日式校園生活,你一連日本學校實地參觀都沒去過的中國人要怎麼寫??真就全靠腦補嗎?最終只會寫出不倫不類的粗劣的仿冒品而已.

但是如果你把"輕小說"廣義理解為有別於傳統小說的新興小說的話,那中國網文對標輕小說就是順理成章的事的.他們在本質上的定義都是一樣的:"有別於(本國)傳統小說的新興類型小說."

而如果把網文理解為中式輕小說的話,那就不存在差的說法了.很好,非常好.


因為網文代表著娛樂類小說的先進方向

題材老套偏向網文化是11區WEB類輕小說這幾年的風潮,國輕也這樣有什麼不對?

中國輕小說和日本輕小說也沒什麼天差地別的,日本輕小說除了那幾個另類和動輒幾十年前拿來湊數的經典文庫本之類,跟國內輕小說並沒有什麼區別。


多年來,國人思考輕小說時通常有兩個思維定勢:

一是慣於用中國網路小說對比日本輕小說,這其實是國人試圖透過自己熟知的事物(中國網路小說)來理解對自己來說非常陌生的事物(日本輕小說),而這就使得國人認知中的「日本輕小說」本質上不過是中國網路小說。

二是慣於問輕小說的定義是什麼,總覺得要寫輕小說、要發展國輕,首先必須了解輕小說的定義是什麼;而答案呢?則無非是上來一句輕小說沒有明確的定義,然後舉出「可以輕鬆閱讀的小說」、「有動漫風格插畫的文庫本」以及日本亞文化研究的一些觀點。反覆有人問輕小說的定義是什麼,反覆有人做諸如此類的回答……然而仔細想想,這些對於輕小說寫作和發展國輕究竟什麼用處?

輕小說沒有明確的定義,日本的亞文化研究對輕小說的定義莫衷一是,但日本人並沒有因此就寫不出來輕小說;而且在日本,也不是說先有了「輕小說」的概念,然後才產生了輕小說這種事物,在日本,被稱為「輕小說」的早年作品,如《羅德斯島戰記》、《秀逗魔導士》、《魔術士奧芬》等不過是面向青少年讀者的奇幻小說,當後來「輕小說」這個詞變得流行,這些少年小說也就成了輕小說。可見,對輕小說寫作和實際發展來說,輕小說的定義並沒有那麼重要。

問輕小說的定義是什麼,即是問輕小說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什麼,也就是在用概念化的方式把握作為抽象思維對象的「輕小說」。可是概念的外延越大則內涵越小,一個能普遍適用於所有輕小說的定義勢必也是最空洞的。比如說「可以輕鬆閱讀的小說」這個定義(其實也有讀起來並不輕鬆的輕小說),符合「輕小說」這個詞的字面含義,但它是非常空泛的,幾乎並沒有道出能使我們深刻把握輕小說的內容。

所以,一個幾乎沒有讀過什麼輕小說,對輕小說的歷史與現狀也缺乏了解的人,就算得到了「可以輕鬆閱讀的小說」、「有動漫風格插畫的文庫本」等定義,也並不等於他就了解輕小說了,因為他對現實存在的輕小說——那些豐富多彩的輕小說作品仍然一無所知。

日本輕小說作者不需要對輕小說的定義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就能寫出輕小說,這說明他們對輕小說有著基於御宅文化生活的前概念化的理解,他們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受其習染,自然而然地就對輕小說有著一種前概念化的理解。相比之下,國人就沒有這種條件,比如說很多人一直拿中國網路小說與日本輕小說做比較,總是試圖透過中國網路小說來理解日本輕小說,這樣一來,國人對中國網路小說的認知就會不自覺地滲透進對日本輕小說的認知中,也就是說,國人所認知的「輕小說」不過是自身偏見的產物。

而國人所能獲取的那些關於輕小說的定義又是抽象空洞的,實際上無法彌補國人對輕小說在認識上的不足。國人很難像日本人那樣基於對輕小說的前概念化的理解進行輕小說的創作。有心寫日系風格輕小說的人,只能努力地模仿日系輕小說的「梗」、「萌屬性」等,但更深層的東西則很難,而更多的人恐怕就是以寫(中國)網路小說的路子來寫輕小說。


sf輕小說菠蘿包化說白了還是輕小說作者人數不足 而網站又要足夠流量 自然網文化不可避。

在天聞角川不辦《天漫》後,其實國輕本身就是很尷尬的一個存在了。

一沒錢二沒土壤 目前國漫平台的平台生態確實也和輕小說生態完全不同

而且關於什麼是「輕小說」的分界都有很多說法 你要說國輕不行 那麼啞舍系列 江南的龍族算不算國輕?嗯?

目前輕之文庫、輕文輕小說還算是保留了輕小說的形態 但是可能考慮到動漫愛好者目前接受的審美來看,其實作品已經逐漸漫畫化而非輕小說化 熱點題材異世界穿越、虛擬網遊和學院戰爭說白了也是對岸輕小說逐漸web化後的產物。至於日式web套路文就懶得吐槽了) 大家都是垃圾幹嘛分那麼細。

而且這兩家目前沒有足夠讀者和流量吧

在脫離了日本文化環境 那種私情感表達又根本不能滿足由網文化作者帶來的讀者……

再加上確實作者自己對節奏都很迷茫,沒錯 包括在下這個垃圾(

順便:安利兩部國輕

《皇帝的學園》《無用神力兄弟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