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專業,專升本一年級新生,9月份入學反覆抑鬱焦慮至今,上星期去醫院檢查診斷為抑鬱發作,至今仍然在服藥。

父母已經年邁失業在家,經濟無經濟來源。家中已是一貧如洗。父母還得去找工作來維持生活,我的部分學費靠的貸款,於是我開始焦慮很多關於我未來的職業方向。我的人生道路該怎麼走?

我不喜歡枯燥無味的代碼,不過我喜歡前端的特效,想學可是又不知道怎麼學才能學好,學了不知道日後能否能運用到工作上。之前只是簡單學了我也知道不該這樣憂鬱不決,別人也說想做就去做。但是我真的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我覺得我變得很懦弱。

目前是在備考四級,心不在焉的,我該怎麼辦?


謝邀。

講實話,我才20歲,我沒有資格去說21歲的狀態,因為我不知道自己21歲會成為什麼樣子,但至少我可以說說20歲的狀態提供參考。

20歲,我現在的狀態就是忙忙碌碌,一閑下來就會焦慮,人生的路該怎麼走,我也不知道,我需要考量的東西太多,患得患失,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所成,但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這個年紀焦慮迷茫很正常,畢竟我們too young too simple,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資本。

我給自己的原則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標準去生活,不要活在別人的標準中,也不要試圖和同齡人去攀比什麼。我也時常因為外界的評價和自己的原則妥協,做出讓步,但是這種狀態,很難受,反而給我帶來了額外的焦慮情緒。

所以說,別怕焦慮,別怕迷茫,這種狀態是常態,你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畢竟你自己纔有權利評價自己。

最後,我經常告訴別人也告訴自己的一句話:多讀書,多實踐,多犯錯,多總結,擁有自己的體系,作出獨立的判斷。

希望以上回答有所幫助,有所參考。


迷茫了,就奮鬥。你也說自己目前在備考四級。有些學校四級不過,是拿不到畢業證的。你要抓緊時間複習備考。

我們這代年輕人是壓力大,迷茫多。但也反映了行動少,想得多。你只有做好眼前本職工作(學生就好好學習,保證不掛科;想考的證都考了),未來才會有更多選擇。

來自一位28歲單身女博士生的回答,希望你能讀懂姐對你的開導,時間很緊迫,沒工夫瞎迷茫。加油


先給你定個心,以我們做了上萬例職業規劃的經驗告訴你,在大學乃至畢業後三年這個階段,迷茫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迷茫的本質,是看不清路。

焦慮的本質,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往外,看不清外界有什麼;往內,看不到自己愛什麼,也看不清自己有什麼,於是有了迷茫。

如果單純只是迷茫,有的人會逃避,躲在遊戲裏尋找虛擬的天地,先輕鬆了再說;有的人會奮力找路,就算有些恐懼,有些受挫,但是走下去,總能看到路。

最痛苦的,反而是逡巡,是猶豫不決,看看這個還可以,看看那個也還行,但是無論如何也下不了決心,什麼事情都無法投入。

心向遠方,腳卻一步未動,痛苦、懷疑、糾結……耗盡自己的能量。

所以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從這份內耗中解救出來。

你才大一,應該就十八九歲吧,那你就應該先告訴自己:就算我起點不那麼高,一切都完全來得及,但是這個來的及的前提,是你能調整好自己,去規劃並一步步走向那個心目中的遠方。

我再說一遍:一切都不重要,只有你最重要!

至於職業規劃的事情,在你還年輕的時候,在你還沒有見過很多選擇,沒有體驗過全身心投入的激情的時候,去談一生規劃尚為時過早,你這時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去體驗和感受。

說通俗點,就是少想多做。

比如你現在缺錢,那就先想辦法解決錢的問題。去參加勤工助學,去做小時工,去尋找針對大學生的兼職,都可以,一方面解決經濟上的苦難,另一方面體驗一下賺錢的感受。

在比如你喜歡前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就大膽去學,培訓班很多;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去正規培訓機構,網路上也有很多便宜乃至免費的資源。

這個時代,最好的事情就是學習成本變得極其低廉,把握好,就一定能改變人生。

況且哪有學了什麼東西是用不上的呢?只可能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千萬別擔心自己的努力白費,還有什麼事情比什麼都不做,只在那裡焦慮猶豫更加浪費時間的呢?

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

1、少想;因為所有的壞事,不會因為你想得多就自然消散,反而只會越發降低你手裡最重要的資產——你自己的能量和時間的利用率

2、多做;你還這麼年輕,機會大把大把,未來都是你們的!有什麼理由不去做事,更可況做事是改變人生、改變生活最可靠的辦法。

最後送你一句話:人生的遊戲不在於拿了一副好牌,而在於怎樣去打好壞牌,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勇於超越自我者才能得到最後的獎盃。


抱抱樓主,抑鬱症確實很痛苦,導致抑鬱症的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心理因素,或是兩者都有。曾經看過一本書描述抑鬱症患者眼目所及都是沉沉的黑暗和無望的現實,這方面我無法為樓主提供什麼幫助,請記得按醫囑治療啊。

我只能從職業規劃的角度,給樓主一些建議。

從描述看,樓主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1. 專升本一年級,軟體工程專業,但是不喜歡編寫代碼,覺得枯燥無味。
  2. 你感覺自己喜歡前端的特效,想學可是又不知道怎麼學才能學好,學了不知道日後能否運用到工作上,其實你心裡可能也不是那麼肯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歡這個。
  3. 家境,病情,加上對未來的迷茫讓你一天更比一天焦慮,你喪失了信心,感覺自己能量很弱,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可以做以下探討:

  1. 樓主喜歡前端的特效具體是指什麼?類似電影特效那種嗎?那麼假如你是想成為一個電影特效師,除了需要計算機基礎,需要學習軟體,可能還需要一定的繪畫功底和審美能力,以及較強的學習能力,畢竟,這一行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應該是挺快的。建議樓主通過學校的老師能找到畢業後從事這一行的師兄師姐做個訪談,瞭解下這個職業的從業情況,進一步確認自己是不是要以此為目標。
  2. 除了特效師以外,樓主繼續探索其它職業,軟體工程畢業也不是一定要去寫代碼,相關的工作比如去做產品,做測試之類的。除了進企業,還可以考慮考公務員之類的渠道。大學畢業後從事專業不對口工作的人多了去了,樓主實在沒必要這麼焦慮不安,將這股不安的情緒化為積極制定職業發展計劃的動力吧。
  3. 真正要確定職業目標和發展計劃,樓主還需要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價值觀等等。只有當你和職業有一個較高的匹配度,你才能在這份工作中感覺舒適,更容易做出成績。
  4. 定了職業目標後,如果離軟體工程這個專業相差太遠,可以看看學校裏的轉專業的政策是怎麼樣的,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考慮。如果不行,那麼就看在保證本專業能拿到學位證書的情況下,多學一些目標職位要求的技能。畢業後找個目標職位相關的實習非常重要,在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下,有一段這樣的實習經歷可以幫助你更快找到工作。
  5. 確定的職業目標應該能有助於緩解你的焦慮,假如你的焦慮真的來自於此。另外,家庭經濟狀況這個事,想一想至少父母身體還算健康啊,在這個疫情中,很多人失去了親人,咱們只要家人都好好的,再多的困難都會過去的。多想想好的方面,心情會好一些。如果不行,那麼建議樓主求助於心理諮詢師,一般來說大學裡面應該是有心理諮詢室的。或者在知乎上看看有沒有心理諮詢師有公益諮詢,可以求助一下。

人生沒有目標就如在大海中航行卻沒有方向,不僅容易迷失還容易觸礁。做好職業規劃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多方位的深入探索,最好能有專業人士指導,祝樓主有個美好的未來。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略有幫助,請點贊和關注哦,如果想得到專業的幫助或更深入的溝通,可以私信我。職業規劃伍老師伴您成長,助您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幫你一句一句分析,希望有用。

1、剛剛專升本,花了那麼大力氣專升本,不能浪費了,第一目標是完成學業,這是你一個學生應盡的職責,本分都做不好,就不要提其他的,沒資格。

2、既然被診斷為抑鬱症了,就好好喫藥,配合治療,病先治好,這個是前提。

3、家裡窮,父母年邁失業。至少有間屋子,有基本的收入,有三餐,能活著吧。窮是相對的,是可以靠雙手改變的,基礎的生活保障了,然後再追求更好的生活。你現在能力不夠,所以需要等待,不能急,更不能因為急影響打基礎的事,先畢業,再找份安穩的工作,讓家人的生活一點一點轉變好,纔是硬道理。

4、想學東西,就果斷去學,猶豫是很浪費時間的,一猶豫,幾年就過去了。可以告訴你,除非某些非常喫天賦的行業,絕大部分技能,都是可以靠時間、努力來克服的,一件事,你認真重複做10年,絕對比社會上90%的人厲害,當個飯碗喫,是絕對沒問題的。我做過很多行業,也有很多跨行的朋友,其實大部分工作,除非你想當行業最頂尖的大佬,普通的人都是一顆顆釘子,是喫技能熟練度,不是喫天賦的。

而且學東西這個事情,先學個入門達標,入行後,才會真正的瞭解,在實踐中學習的效率,要遠遠大於書面的學習效率。入行後才能揭開行業的真面目,不然,只是你腦子裡的想像,其他人說的,對你來說也只是盲人摸象,不可信。

5、跟你說,20歲對未來感到迷茫是非常非常正常的,我碰到的幾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在20歲左右的時候,都是對未來迷茫,焦慮,甚至到30了,40了,還是迷茫的,這個是個很平常的現象,因為未來的路不確定而迷茫是正常的,人人都會有,但是因為迷茫而焦慮,則沒這個必要。

人人都迷茫,不差你一個。

有人會選擇逃避,有人會選擇墮落,有人會選擇堅定自己的信念,有人會選擇得過且過,都是人生選擇,其實沒有孰優孰劣,只要知道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任何選擇都需要你付出相應的代價,沒有對錯,只有道路的不同。

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不要考慮現在學的東西有沒有用,安心把現在能學的,接觸到的東西都學了。學到了,不管經驗多少,總是加經驗的,嫁到一定地步,就會升級,就會進化。

加油把,少年。


正常,我30,經歷過21。

那時候每天想的就是怎麼想的女朋友,愁死了,後來也找到了,後來也分手了。

也每天想著怎麼賺錢,後來也努力了,後來也沒賺到。

也每天想著好好學習,後來也沒理會,後來也沒學好。

所以我勸你一句別想了,去做吧,堅持做一件事,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別想。


迷茫焦慮正常,但這種狀態會浪費生命。

迷茫焦慮,第一個原因是選擇太多。美好的東西很多,難道我們都應該追求嗎?不是。經濟學很有意思,你想成為經濟學家,哲學很有意思,你也想成為哲學家,歷史很有意思,你還想成為歷史學家。可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在三者之間來回盤旋,註定什麼都成為不了。肚子有限,有時候就是因為擺在我們面前的菜太多,最後不知道該選擇喫哪些讓這頓飯價值最大。就像不知道人生該選擇哪個職業讓這有限的一生價值最大一樣。

迷茫焦慮,第二個原因是期望與現實割裂。心中有對美好的追尋,而能力又跟不上美好的目標。有可以實現的目標,而自己對此卻不屑一顧。人生的軌跡以偏好為指引,可偏好又是如此的主觀。愛好是會變的,但生存的物質需要永遠不會變。有時候所謂興趣愛好不過就是一種慾望罷了。就像對美酒美食所產生的幻想一樣,沒什麼高貴的。

無論做後端,還是做前端。題主最終的目的都是最後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只不過內心暫時的熱度賦予在了前端上而已。而現在後端是本專業,前端則在虛無縹緲中,與其在虛無縹緲中迷茫,不如扎紮實實做好本專業。本專業同樣會給你一份好工作。

很多時候,愛好只是心中暫時的一陣熱度,生存纔是永恆的需要。

年輕時迷茫焦慮對象是「我應該當國防部長呢?還是當外交部長?」

年齡漸長時才明白「如何考上公務員?」纔是我們的焦慮對象。


謝謝題主邀請,你選擇專升本,從這一點上至少能看出來你是一個主動追求進步的人,那迷茫和焦慮是怎麼產生的,焦慮和迷茫源至於人主動尋求改變和進步卻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內心安全感的缺失而導致的心態失衡,據我所瞭解到的諮詢,焦慮和迷茫是人正常情緒的一種,輕微的焦慮能夠促進人的改變繼而成長,但如果思維深陷焦慮和迷茫中,就會對身體和大腦產生很大的傷害,大多的煩惱來源於想的太多,實際做的很少,未來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未來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題主講到了家庭的現狀,也許你現在很想為家庭去分擔,但當下你的正確做法就是努力學習好你的技能,你始終要記住,你自己纔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你變得優秀了,你賺錢的能力提高了,自然你就能幫助家庭減輕壓力,在你自己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時,你想的再多隻是會加重思想負擔,反而更加影響你的成長,回到題主所學的專業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才能長久堅持,別人不能代替你做決定,你的人生路應該自己決定怎樣走,所以你要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屏蔽外界的困擾,聚焦於你現在,專註於技能的修鍊,為踏入社會進入職場去積蓄燃料,所以迷茫焦慮每個人都會遇到,只是每個人走出來的時間不同,你認清了焦慮的本身就不會畏懼,所以好好學習吧,要相信會有好的未來。


再正常不過了

你這個狀態說明你還是有一定思想高度的人

你以為那些明天沒心沒肺,開開心心的人都是已經知道自己的人生該怎麼走的人嗎?

他們只是嘴裡被塞了一個奶頭而已

奶頭樂理論,聽過嗎

絕大部分人其實都被奶頭所支配著

抖音,王者榮耀,喫雞,今日頭條,快手,鬥魚等等,這些奶頭不要太香

他們只是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傀儡而已

你焦慮,迷茫,說明你已經跳脫了奶頭樂的範圍

找不到方向很正常

行動會讓你心安

當你開始為創造價值,解決社會的某些問題

你會不再迷茫,你需要一次次去嘗試

雖然最後你可能成為奶頭的製造者

不要害怕,move now quick !


看了樓下的幾個回答,都說得很對,新精英做職業規劃的把原因和方法都說了,我也很贊同。

說一下我自己的情況吧,今年30,但27歲碩士才畢業,剛好畢業三年了。這三年,正如樓下所說,我的確非常迷茫,焦慮在2017年,也就是畢業後的一年達到鼎點。

那時候還想著跳樓來著,每週日晚上和週一早上都會哭,不想上班,不知道這麼做的意義在哪裡,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不知道人生將往何方。眼看沒有讀碩士的大學同學都已經工作有三年了,我還是一顆嫩頭青。

我會在意領導和同事的評價,擔心朋友的眼色,公眾場合不敢發言。周圍人對我的一致評價是不自信,而我又過度迷茫和焦慮,始終走不出這個不自信的怪圈。不過那時候我已經結婚了,老公會在一旁安慰我,倒不至於會抑鬱到服藥。

從2018年2月底開始,我每天寫文章,一直到今天,中間只斷了5天。加之,我後來開始學習心理學,一年半的時間,我已經成功地從不自信的怪圈裡走出來了。

還有迷茫嗎?還有焦慮嗎?當然會有,只是沒有像以前那樣,認為一定要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才罷休。生活是不確定的,未來的路到底是怎樣的,沒有人會知道,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今天我能做什麼。

因為今天種下的因,才會有明天的果。

焦慮沒有錢,大家都缺錢;焦慮沒有方向,據我所知極少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很大,但我認為最大的區別是,有人行動了,有人焦慮就是不行動。最後,這兩類人的結果,可想而知。

寫到這裡,我在想,如果當初畢業就能有現在的覺悟,我就不會有那麼多苦惱了。一個字,幹。沒有錢,那就賺錢。

不知道做什麼?是你不想做。

就在你賺錢的過程中,你嘗試的事情越來越多,你會慢慢發現自己鍾愛的事情,接著就開始為此付諸努力,這就是你的事業方向。

建議閱讀《遠見》、《百歲人生》,這兩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人生不止是眼前,還有未來。但是行動,不能只想著未來,把眼下的事情做到,前面才會有路。

不說了,道理都知道,做的人很少。我現在也在行動的路上,咱不焦慮,行動吧,哪怕就做好一件事,那也會給自己帶來成就感。一起加油。

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婷下來思考,我的心路歷程,全部都在每天的文章裏。有朋友說我日更這一年成長很大,其實我自己也這樣覺得。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要做什麼,建議你也和我一樣,開始寫作。


不正常,因為這種情況本身就不正常,得這種的人能正常嗎?


懶得看,我真不知道有什麼好迷茫的,你才21歲,往後的事多了,你現在這點小心思,小焦慮連屁都算不上知道麼


特別正常,有很多人到了四十五十都迷茫焦慮面臨各種中年老年危機,為了喫飯養孩子發愁。這就是人生常態。

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就是父母那個樣子的,工作結婚生子退休養老,柴米油鹽醬醋茶鬱鬱不得志。小部分逆襲馬雲那個樣子——差不多0.00002%的概率,總之比中彩票的概率低。

你想像小說仙俠奇緣裡面一樣走天入地?

我實現過很多次,在夢裡。


21歲多美好的年紀,好好珍惜,多讀書眼光要長遠,進一個好的企業歷練自己,當然甜甜的戀愛也要有,但是一定要先立業再成家


今年二十,怎麼走我也說不清,努力去做不願做不想做,覺得對的事吧,那樣提升大,長輩說迷茫很正常,現在就是迷茫的時候,面對各種事情什麼的,加油吧,共勉。。


很喜歡一句話,送給你,不擔憂未來,不執著於過去,活好當下。


無論你怎麼焦慮,無論你覺得自己多大了,今天都是你往後開始嘴年輕的一天。種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加油,年輕人!先找個事幹著,說不定幹著幹著就有方向了。能使人改變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立即去做。


活在當下,過一天算一天,別計劃的太遠


上班N年後的總結: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21歲的你,承受了你的年齡不應該承受的壓力,但是那是因為你是個好孩子,為了將來考慮很多,為了將來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但是你的焦慮沒有意義。

你所考慮的問題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首先你選擇了現在的專業,有一些興趣點,這很好,不管將來如何,先去把這個專業知識學好,學透。盡自己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一定能在專業上超過別人。現在的社會專業性很強,只要把自己的專業達到高水平,不愁找工作。專業越精通,越能找到高薪工作。這樣你家的情況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要勇敢面對困難,要有毅力努力學習本事,你纔有能力在將來報答你的父母。讓他們為你驕傲!加油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