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長,且潛伏期有傳染性,空氣傳播,一發病幾乎必死。理論上有可能嗎?是根本沒可能出現這種病毒還是目前暫時沒變異出來?


有,但可能性極小

病毒要同時突變出傳染性強、潛伏期長和致死率高的特點

基本等於不可能


有矛盾,致死率太高說明毒性很強,發病快癥狀明顯,反而不利於傳播,因為感染者很容易暴露,即使存在潛伏期也沒用,高致死性傳染病潛伏期往往是沒有感染性的,因為體內病毒繁殖的太少了,而高毒性的數量一上來人就癥狀明顯了


埃博拉病毒滿足以上要求。


艾滋病病毒沒有致死性,讓人死的不是艾滋病病毒,致死的因為是免疫力低下而感染的各種其他疾病。


是的,從科學上來說絕對是這樣的,病毒的傳播性和致命性是必須成反比的。道理非常簡單啊。

首先病毒是生命體,你不能把它想像成石頭,生命體就會需要遵守一個最基本的自然規律,就是存活。任何生命體都是把物種存活作為最基本的條件,隨後才會有別得需求,例如壽命長得繁殖率會低,壽命短得繁殖率高。病毒也是一樣,從理論上說病毒並不希望殺死宿主,因為宿主死了,病毒也就死了,所以致死率高的病毒其實是進化上的失敗產物。它必須在宿主還沒有死之前,就把自己的後代傳播出去,感染新的宿主,保證自己物種的存活,從這點看流感是非常優秀並且先進的病毒。變化快傳播性強,致死率低,所以人類無法戰勝它。

你說的那種致死率高,傳播性強的病毒就是在消滅自己,自然法則裏不會允許這樣的病毒存在。出現是可能的,但是很快會被消滅掉,無論是它自己特性導致自己找不到活的宿主繼續生存了,還是別的生物重視它開始遠離它,導致它失去了傳播的途徑。


可能,致死性和傳染性矛盾,主要是因為病毒把宿主太快乾掉了,就沒時間傳播出去了。比如埃博拉。艾滋屬於慢性殺死宿主,初期癥狀輕微,其實很適合悄悄的傳播。你看它只能依靠體液傳播就變成了目前僅有的二大流行病之一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萬幸的是艾滋病毒還沒點出新冠這麼bt的傳播能力。不然就真的只能大部分人類滅絕,少數靠天生的抵抗扛過去重建新時代了。


怎麼都喜歡拿艾滋病毒舉例子,現在在各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HIV就是個渣渣~~~


嚴格來講,某兩種或多種複雜的生物學性狀完全矛盾,這是不一定的。但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最終會落在性狀之間的一個平衡點上,並且絕大多數生物都很難打破這個平衡。


病毒的傳染性。本質上是屬於「生存適應力」方面基因的性狀。因為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所以纔能夠廣為傳播。生存力,無非就是這幾種套路——很強的增殖能力,以「人海戰術」佔領市場;很強的適應能力,具有對抗糟糕環境的基因,強健的個體。

病毒的致死性。當然不是「攻擊力」那麼簡單的事了,這也涉及到宿主本身的強度問題。宿主如果相性不佳,那就非常容易被幹掉。「攻擊力」顯然不是和「生存適應力」有那麼直接的關聯。

同一種病毒,我們可以粗略地認為它的基因總數是恆定的。如果它把更多的基因用來適應環境,那麼它就必然沒有足夠多的基因去強化它的攻擊能力;反過來它用更多的基因去優化攻擊力,那用來適應環境的基因就少了。

如果是不同種的病毒,那這裡的差異就大到難以描述了!所以我們討論問題分析結果時,一定要注意「控制變數」。

我們假設A病毒的基因總數比B病毒多四倍。那麼我們可以先粗略地認為A病毒的潛力比B病毒多四倍。(基因之間也有相互促進或者相互抑制的,四倍基因總數未必能做四倍的事,這個難有定論,所以我們先弄個大概示意一下)那麼A病毒可能具有與B病毒相同的傳染性,但卻有三倍於B病毒的攻擊能力,可能是更高的致死率,也可能是更慘烈的後遺症……反過來AB病毒的癥狀接近,那麼A病毒造成的病可能更難治癒,因為A病毒有更多的基因用於強化生存能力,我們難以驅除。

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天花病毒」,傳染性極強,致死率也奇高。好在我們有了「牛痘疫苗」這種東西,否則這種病一開始流行,重創一個國家根本不是問題。


把疫苗的事也考慮進去,宿主也算在這個系統中。是否存在傳染性強、致死率高、還沒有疫苗、賊TM難治的病毒呢?

可能有,但最終一定只會淪為一種普通病毒。

這個世界根本就是一本猜拳寶典嘛。兩點連成一條線,一強一弱就可以表示一種趨勢。但是三點圍成一個面,最終一切都會被表述為一種平衡。

試想,一種強到離譜的生物可以輕易殲滅接觸到的其他生物,那它用不了多久就會把其他生物消滅乾淨,最終它失去了下家,自己失控,就只剩下「自我毀滅」這一條路了不是嗎。但地球生命有幾十億年的歷史,卻從未出現過這種離奇的生命,反而在各種大滅絕之後不斷湧現出各種平衡。隨著生命出現的時間越來越長,大滅絕的頻率和力度也逐漸降低,可見「平衡」纔是自古以來的主旋律。沒有哪種生物可以毒霸天下。

每一種生物都在一個平衡系統之中。它們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斷交互、不斷博弈。那些止步不前的物種就會被淘汰,而活到平衡最終到來的物種,就會繼承整個時代的遺產。或許我們可以解開病毒的感染致死原理,我們創造出一種了不起的「病毒」,它的殺傷力遠超其他病毒,並且致病速度極快……為了創造它,我們為它塞了相當多的強勢基因,就是為了讓它更加完美更加兇殘……它哪是一個病毒?它分明具有了「細菌」的基因量!

也許你不相信,我覺得雖然這種「病毒」對人很致命,但它不一定喫得住「抗生素」!

整不好最早的細菌就是一種由數量超多的病毒複合而成的超級病毒?或許細胞生物的某些細胞器,本來就是古代的病毒?

自然情況下,一種病毒變異到出現某種超強的性狀,應該是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而細胞生物具有更多的基因量級,往往有著更強大的進化潛力,細胞生物有更多的基因去應付病毒,甚至還包括應對其他自然環境。進化是一種很隨機的事件,難免有一些倒黴的細胞會慘死,但在博弈中活下來的細胞,都不懼怕病毒。

可能「感冒病毒」剛出現的時候就是一種超級恐怖的呼吸道致病因,它製造的過敏反應憋死了絕大多數宿主。而現在動不動一年感冒幾次的人類……就是曾經在進化博弈中活下來的那批細胞。

等到生態平衡出現,參與其中的生物就很難打破這個框架的束縛。

生物並沒有「主動抗爭」的能力和自主性。只要平衡合適,每一個生物的生理特性都希望保持現狀,因為「改變」這種行為攜帶的風險太高了,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沒有任何陣營渴望積極進化,因為進化意味著慘痛的損失。

有些生物獲得變異之後,新的基因非常有優勢,能夠幫助它打破生態平衡,最終打破的平衡會在一個新的點重新落定,重新平衡。病毒也是一樣,它們與宿主進行一番博弈,弱嗶宿主被它們殲滅了,強嗶宿主它們怎麼也弄不死,行吧,認慫,這就是新的平衡。

總之,一旦平衡形成,就會像具有「三角形的穩定性」一樣,難以打破。每一方陣營都在演練著「此消而彼長」。沒有哪一方可以輕易攻破平衡,除非某一方真的有上天賜福,獲取巨量的資源加成。可即便有巨量的資源支持,最終也還是會落在一個平衡上。

所以,我們並不需要擔心會出現一種絕對無法應對的生化災害!這個劇本與猜拳制衡不兼容。

即便是「生化危機」故事的劇本,那也是在紅白機恐怖遊戲《甜蜜之家》版權問題無法重製後,換了身行頭而編出來的故事,是沒有任何成熟的科學依據的。它的起源僅僅是那個洋館故事而已,病毒危機只是給恐怖畫面增加一個劇情向的解釋罷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7411j7sc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