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寫作的時候產生的感覺,其他人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嗎?還是通過文字和理解差異後會淡化?或者曲解?


即使不是通過文字,平時我們交流也是誤解多多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編碼-解碼的過程。

比如說,你說今夜月色好美,懂得的人以為你在說喜歡,不懂的以為你在說今晚的景色,還有人以為你無話可說在轉移話題。

有感而發,是觸覺、嗅覺、味覺的幾重刺激,加上自己的記憶,在腦內混合成一種「感覺」,寫在紙上的時候就已經消解了一大半了,在給讀者讀的時候,自然是要變化許多的,因為這世界上再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瞬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多少人是因為實在想家的緊開始同感李白的那一汪明月,又有誰是真正坐在小窗前對酒思量的呢?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正因如此,對文字的解讀才常讀常新,這也正是通過文字傳遞感受的樂趣所在。

小時候我們經常做閱讀理解對吧?就是內種為什麼作者描寫雨天表達了什麼心境這類很沒用的考題,我還記得有篇新聞報道了作者的官方解答,就是因為寫作時在下雨所以順手寫在了文章里,但你卻可以或真情或假意的解讀出一大片當時的心境。

所以,文字傳達的感情不一定只會淡化,也許還會加深呢!


在感受上最容易引起共鳴的體裁大概就是小說了,這也是人們愛看電影、或是追劇的一部分原因,因為人物被強化的形象會植入人心,這個角色如果塑造得足夠貼近生活,那麼即便人們對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對於主角的核心價值觀及感受,是基本不會產生太大偏差的。

而其他體裁的內容,每個人看到後,都會從大量的信息中搜索與自己的生活貼合度最高的那一條信息,或是最能夠打動自己的一些語句。也就是說你最想表達給別人聽的東西,並不一定是別人最終從中獲取到的那部分內容,不過這都是正常狀況,無須多想。


淡化甚至扭曲是正常結果

文字這種信息載體,可以存儲的資訊十分有限,而用文字調動讀者想像力需要很高的功力。

取決於作者的

講故事的能力


答案肯定是可以感受到,當然了也有曲解和淡化,文字本身就是一種表達方式,自己寫作想要表達的東西能否完整的表達出來,還要看自己的文學功底,而讀者這邊也要看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說嚴重點還有個人三觀,就像之前我在網上看有網友說:瓊瑤小說《一簾幽夢》中有句:你失去的是一條腿,而紫菱失去的是她的愛情啊!有種不分輕重的感覺,真的是如此嗎?也許瓊瑤奶奶只是想表達一種愛情觀,高於一切的那種,這種東西無分對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已。所以從作者到讀者,這一傳播過程中出現曲解,純屬正常。當然了,淡化,曲解也是有度的,你寫孤獨,讀者讀出來首先是孤獨,這一主線是不會變化的,比如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任何人讀都是一部一族七代的故事,百年孤獨還是孤獨百年是不一樣的,又是一樣的,作者寫文章是想表達,希望有人可以感受到自己想要傳遞的情感,讀者看文字是想了解,渴望接受到異地、異時空宣洩而來的情緒,都類似於求同存異。


差異化、淡化、曲解、強化,都有可能,取決於讀者本身的觀點和經歷。


能感受的啊,有時候比作者還強烈呢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被問到《南山南》裡面的孤島時,馬頔說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理解,自己理解的那個東西就是最好的,解釋它沒有任何意義。」

這世界上真的有心照不宣,或者說共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