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到一種說法就是英語只要讓人聽懂就行了,口音可以作為努力接觸不同文化的證明保留下來。


能說一口標準美音和英音 ≠ 英語好,那該如何定義「英語好」?想要提高口語的我們該把什麼作為學習目標:

  • Fluency 流暢度如果你是初學者,不如把「甭管對錯,說得流利」作為第一階段的學習目標,畢竟當你一句話說得磕磕巴巴的時候,語言表達的清晰程度自然是很低的,之所以說暫且不必過度關注表達是否準確是因為多年的英語經驗告訴我,if you focus on fluency first, accuracy will come.
  • Accuracy 準確性在「說得流利」的基礎上,提升口語的進階目標就應放在保證辭彙和語法使用的準確性和多樣性上了,這一點可以通過大量積累原汁原味的英語語料的方式得到,看美劇/英劇、聽新聞/廣播、讀英文原著都是十分可取的方式。
  • Coherence 連貫性當你攻克了Fluency和Accuracy這兩座大山,你的口語表達是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對話的;但是,如果你的終極目標是能夠在眾人面自信地就某一話題做一段academic presentation,那麼邏輯的連貫性、不緊不慢的節奏,自然的語音語調提升都是該階段學習的主要目標

當我們fluency、accuracy、coherence都未達標的時候盲目追求標準的英式發音、美式發音就是本末倒置了。

@米拉外教 真人在線,英語外教一對一


這個問題只能說看個人,各遂所願。如果你說一口帶地方口音的普通話,每個中國人都可以聽懂你說的話。交流不成問題。那你願不願意去改正並且練就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呢?一樣的道理。

另外,英語本身也有很多口音,每個口音之間也有自己的鄙視鏈。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印度,新加坡,每個國家的英語口音都不同。就美國本土來說南部北部英語口音也不一樣,南部(比如說德州那邊)口音,經常是北部人的笑柄。所以說發音可以追求但不必太強求。

如果你自己是牛人,而且說英語別人能聽懂,就沒有人在乎你的口音和語法小錯。。比如馬雲,鍾南山,都有口音,也有語法錯,照樣連線國際媒體說給全世界聽,有人在意嗎?但如果自己是三無產品,刻意培養一下標準的英文發音也沒什麼不好。


謝邀。需要持續改善的是Pronunciation (發音), 但Accent (口音)沒必要過分在意。


對,英語讓人聽得懂就可以了,口音只是一種綿上添花的東西。試想想,一個只有純正英語口音,但說得不流利的英文,你會怎麼選擇?

其實外國人不介意中國人/非英語為母語的人說得一口帶母語口音的英文,只要他們聽得明白就可以了,他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介意口音這個問題,反正單是在英國,已經有南北/愛爾蘭/蘇格蘭等口音的分別,還未計算Liverpool, Leeds, Newcastle, Southern British accent 等的口音。


需不需要看個人喜好,這個不是必須。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口音而是發音。在基本發音沒掌握之前,不用急著去糾結口音。

學英語應該學習正確發音,發音準確是為了在交流過程中讓聽眾能聽懂。發音的標準程度在「能夠交流」這個程度之上時,口音可以作為努力接觸不同文化的證明保留。此時追求塑造口音或者不追求口音,是個人喜好的選擇。

怎樣是發音標準程度在「能夠交流」程度上??我們知道,中國人講英語,英語發音會因為母語說話習慣導致發音無法像外國人一樣,這和骨骼、脣齒、開口的嘴型都有關係,但是講英語過程中注意長短音的發音,每個音標的區別,以及連讀等規則,都能提升溝通的準確性。

而口音不標準,比如中式口音會有什麼影響?我們常聽到英國各地、美國各地、澳洲、加拿大、印度、以及亞洲國家比如日本韓國等,講英語都有不同的口音。實際上英語母語人士不會那麼關注一個非英語母語國家人士口音的問題,有點口音很正常的。

Kaplan教育集團


看你需要,如果你用於教學,肯定的。如果你就平常去國外遊玩交流用,沒必要,看矽谷那些印度高管也是一個個口音起飛。


如果你說的是說英語時避免你說中文時的習慣方式,這個和發音是否準確沒有必然聯繫。

你需要改的是發音,比如別把snake發成snack或者roar發成roller這種。


交流聽懂為主,糾正口音算是錦上添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