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生氣,為什麼別人都不能接受我的抱怨,難道他們生活中就不會遇到煩心的事嗎?而且有誰是絕對樂觀的呢,作為一個平凡人沒有一點點情緒,那還叫人嗎?而且他們自己還抱怨呢,為什麼就說別人的抱怨就是負能量


當你抱怨時,散發的是負能量,你會影響到其他人。你該問得不是說,為什麼別人接受不了我的抱怨。而是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抱怨,別人能接受我的抱怨麼?

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你絮絮叨叨說著一些事時間長了也會惹得別人心情糟糕。不抱怨是對朋友起碼的尊重,也希望你平和一點對待生活,看淡得失,站在他人角度想問題。生活沒有絕對公平。


簡單來說,別人為什麼要接受你的抱怨?

因為他們善解人意?還是他們將心比心?沒有人有義務去接受他人的抱怨,朋友也好,親人也好,這種溫柔的接納你一切負面情緒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那你能接受你自己的負能量嗎?不說別人,你都不能讓自己開心起來,還要別人花費時間來聽你的抱怨不好意思,大家都很忙。沒空!


抱怨確實是一種負能量,要看你的抱怨是否讓人感覺確實值得抱怨,如果為一點小事就抱怨,或者抱怨太多,或者抱怨的沒有道理,可能別人就不喜歡了,你可以舉一個抱怨的例子,讓我們看看你抱怨的有沒有道理?


你願意別人把垃圾扔到你家嗎?


瀉藥。

如果是我,一次兩次可以,長期不行。說句露骨的話,抱怨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自己的無能。短期無能可以,人都需要情緒的宣洩和引導,長期呢?對不起,我還有夢,請不要碰碎我的夢。

但,如果我喫飽了撐的,喜歡蹲街角聽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畢竟,我就當收集故事,消遣時光,不走心的兄弟。


你能接受別人的抱怨嗎?

如果你平時都在接受別人的抱怨,而別人卻不接受你的抱怨,這就表示你和他/她沒呢麼熟。

如果你沒有接受,那你還指望別人來接受你的抱怨嗎?

那不是別人的責任,也不是別人的義務,你要做的就是自己接受自己的抱怨,自己讓自己開心起來,自己解決問題。


說實話,在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抱怨。抱怨是一種平息自己不良情緒的方式之一。但如果運用不好就會影響自己的情緒,影響到自己的成長, 人在抱怨之後,非但不輕鬆,心情往往更糟。常言說,放下就是快樂,抱怨說明你心裡放不下。常跟愛抱怨的人在一起,人也會變得萎靡不振,對生活打不起信心來。所以人們都恐懼牢騷滿腹,喜歡抱怨的人。怕自己也受到傳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嚮往。從而失去勇氣和朋友。 人們總是欣賞那些樂觀的人,是欣賞他們面對逆境和困難,表現出的泰然和自信。樂觀的人具備了生活所必需的信心、勇氣和信仰。 他們在自己獲益的同時,又感染著身邊所有的人。 跟樂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覺得生活會美好起來,所有的困難和不幸,都會在你的勇氣面前藏匿起它們的身影。 因此,人不要總是在抱怨中生活。 要學會正確地面對生活中的所有不順心的事,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困難和挫折。 要學會樂觀的處世,樂觀的生活,樂觀地做人


能接受你抱怨的人,你還真該把他們當作朋友。這些人度量富有同情心,心態也好,不易受他人情緒幹擾(只要他人的抱怨不針對自己,我為何要煩,因為根本不傷害我一根汗毛)。如果對方是熟人,即便不能幫助你,但願意傾聽你的抱怨,說明這樣的人是關心、體貼你的人,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不許他人抱怨、尤其是自己還抱怨的人,一般都極度自私,缺乏同情心,或者自己內心就敏感和脆弱,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要麼就是你抱怨的事情也是他們害怕的,他們內心膽怯卻表面裝得多堅強似的還看不起別人,這種人很虛偽。如果不出於利益,我是懶得和這種人交往的,更不會做朋友。

人人都會遇到不公和挫折,而且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解決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才會抱怨。我們提倡少抱怨,但如果實在憋得受不了,還是可以向合適的人適當抱怨一下,同時自己也接受別人的適當抱怨,這也是一種拉進距離的人際交往啊。

總之,真要抱怨的話,程度適當,選對對象,並且以同樣溫暖的心去對待身處困難卻無能為力、需要安慰的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