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現在的衣服一樣穿著。其實我很喜歡民國風


首先,漢服規格主要分為便服、常服、禮服,現代所謂的常服對應的應當是便服。

以明制舉例:短衣+褲子,這叫便服,是幹活勞作時的打扮,相當於現代大街上的日常著裝;如果你在此基礎上再穿袍服,這叫常服,可以出入一部分禮儀性場合,也可以理解為職業裝,相當於白領穿的西裝;如果再在此基礎上穿披風、大氅,或者是換上圓領袍服,這叫禮服,用於參與較重要的禮儀活動,像參加他人成人禮、婚禮等。同時,還有過節時穿帶有節慶補的吉服,婚禮時可以穿著規格更高的婚服、命婦服等。

以上雖不是嚴格要求每個形制必需用於何種場合(實際上明代對服裝等級上有嚴苛的規定,但明中後期已僭越之風盛行,同時古代律法也無法作為現代穿著要求),但其尚有一個模糊的和主觀的界定,可以讓今人判斷是否適合日常,在各種服飾百花齊放的今天,將及膝的箭袖/直袖貼裏作為日常服裝也並無不妥,因為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完全滿足今人的日常活動的,而如袖寬過大的一些琵琶袖服裝就略不適宜日常生活,而可以用做與西裝等同地位的禮儀場合著裝,當然,是否日常的主要判斷依據在於袖寬。

因此,漢服在客觀條件下來說是擁有成為現代日常服裝的條件的,但如今大街上穿漢服的人都習慣穿著大袖、及地、花紋繁複的形制,使路人形成了漢服不便利、不日常的刻板印象。這是所有漢服同袍需要在漢服日常上反思和注意的問題。


漢服不能成為常服,相對來說,漢服還是有很對不方便的地方。

還有就是有些人的工作原因,並不能把漢服當做平時穿的衣服來穿。

像圖片直袖宋褲齊腰款就相對來說比較日常,但是相比我們穿的現代服飾來說,還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像大袖的話,真的很不方便。(圖片來源漢尚華蓮)

漢尚華蓮這幾款我都有買,說到底,就宋褲穿起來,行動方面是最方便的,但是上廁所的時候真的雞肋。

大擺的齊腰齊胸款的話,上廁所抱裙子也難搞哦。

以此得出結論,漢服不會成為常服,但是現在不是有漢元素的存在嘛。

漢元素的話比漢服還要方便很多,而且也有很多漢服元素,也很漂亮。

漢元素的話,鹿韻記的漢元素挺不錯的,配色很小清新。


你想把它當作常服,那它就是常服啊,看你怎麼看待它了,漢服不是隻有特定場合才能穿著的,想怎麼穿就怎麼穿


我一直日常搭配穿呀

它不是能不能成為

而是看你怎麼把他變成常服


前提是制定一套相應的禮製法則,規範漢服在生活中各個不同場合的穿搭。但是這麼做就損害了某些「袍子」臭美自嗨的核心利益,肯定會被各種阻撓 。所以我看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