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了音樂才發現很多發聲技巧小的時候已經會了,而且經常用來鬼喊(方言亂吼的意思) 覺得非常有意思。


其實大部分人自然而然的喊,都是對的。會自然不擠壓喉頭,也能保持好打開,胸口聲音起點也穩定,喉位也能穩定並聲帶閉合剛好,每次發聲時都是往丹田垂直用力的…

舉例子…教官喊操「121」大部分對的,不擠壓喉嚨口腔打開。

練武術喊 「嘿哈」。

但到唱歌裏,加上音調、咬字、自以為的投入和感情,高一點錯誤的本能和意識就開始幹擾了,其實人本能發聲都會正確,都是被自己錯誤發聲認知給耽誤了…

而聲樂知識,就是更改錯誤意識,並練習熟悉正確發聲,再運用到唱歌裏。

能在鬼喊中慢慢意識到正確發聲法,確實領悟力很好,能得到正確指導可以進步更快,不會在彎路上走太遠,其實大部分喜歡唱歌人,都是在彎路上走了一遭,也不能太自以為是,要去多學習、思考、實踐…


我認為一個人在聲樂上有天賦應該表示:

你的聲音控制能力,和模仿能力比一般人強很多

你的聲帶對強音的耐受能力,以及疲勞的恢復能力比一般人強很多

你天生的樂感很不錯,當然經過專門的訓練會更好

你天生的發聲位置,發聲習慣就接近於正確的狀態

所以說,這是天賦。

擴展閱讀:

關於天賦和擅長什麼的 - 知乎

目目老濕:關於天賦和擅長什麼的?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醬醬認為,天生能夠將頭腔共鳴胸腔共鳴混聲使用出來不算是天賦,天生能夠能夠將頭腔共鳴胸腔共鳴混聲使用得好,這就算是天賦了。


首先要看你所認為的頭聲混聲等是否是正確的 找靠譜老師聽聽


確實是,其實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區人羣的發聲天賦是很高的,比如東北和川渝地區,這些地區的方言發聲位置較深,開口音多,對氣息的阻礙小。這些地區很多未經訓練的人一開口就感覺發聲狀態其實八九不離十了,只需要提高音準和節奏感。


謝邀

某種程度上講,應該算吧……

實際上,人類在正常說話的時候,聲音中都是有胸腔共鳴、頭腔共鳴存在的,只是比例問題。所以說,如果把混聲理解為混合共鳴的聲音,我們日常說話的聲音就是混聲了,只是這種聲音不一定滿足各大聲樂體系的技術要求。(胸腔、頭腔本身是不能發聲的,胸腔共鳴、頭腔共鳴本身也是不嚴謹不科學的說法)

用男生舉例,發二組的聲音時,就差不多是純胸聲了(男生髮二組都是較為簡單的)。

當我們發閉合良好的假聲時,就差不多是純頭聲了(有「聲帶閉合」這個概念,發頭聲也是較為簡單的)。

一般女生說話的聲音,就差不多是平衡混聲了。

綜上,建議找一位聲樂老師確認,如果自己參悟的發聲 質量不低,並且沒有什麼壞的發聲習慣,那麼當然是有天賦的。若是沒什麼天賦,不用灰心,在聲樂這門學科裏,靠努力也能受益匪淺。


要看使用的好不好。比起不懂的人,早點明白遲早要用到的東西挺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