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輸入關鍵詞你就能看到一大票充滿現代空間美感的中國建築,但是,

我在國內被建築感動到的時刻只有兩次。

一次是在老家,閑來無事去街上逛逛,轉進一個小巷,歷史上富庶徽商聚居的地方,百年歷史的大宅子很多。因為是旅遊縣城的關係,很多宅子是開放參觀的。於我走進一間不起眼的偏院,轉過廂房邁進一個安靜的天井,就遇到了讓我感動不已的這個空間。

光線從天井灌注下來,在淡黃色的木板間碰撞,特別溫柔,特別暖和…

房子300歲了,居住在此的老奶奶也有八十了。


emmmm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 可是我覺得好厲害

伍龍寺,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天台山。

依山就勢而建,立於山峯之巔,以山崖石壁作基。據《安平縣誌》記載,伍龍寺始建於明朝萬曆十八年(1590年),廣順白雲山僧人來此開山,在山頂修建該寺,後經康熙、嘉慶、道光及民國時期四次培修,漸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座釋道合一的寺廟。天台山伍龍寺是一處佛道儒和一的場所,前殿供佛祖,後殿供玉皇,清末又學館,像這樣的文化現象在全國也是很少見的。伍龍寺雖說是廟宇,但外觀上儼然是一座石頭建築的城堡,與上山的四道關隘互相呼應。因為這裡的佛教先到,所以按佛家的規矩建「寺」,但後來道教也把它當作「洞天福地」,在寺中修建了玉皇閣。佛寺與道觀合為一體,成為似佛非佛、似道非道、亦佛亦道的古建築。為了使城堡與山體一致,建築師獨具匠心,有意將山崖的缺失部分補平。寺前的山崖上,原有一條長長的石縫,修建時用砂石將縫大致填平補齊,然後把石牆砌在懸空的巨石上。

感覺不是很出名的樣子,但是真的覺得一看,很震撼,立於懸崖之上。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為自己家鄉打call!


「融創無錫太湖秀劇場」,外表像一片白色的「竹林」,不僅入選了《泰晤士報》評選的 2019 年全球十佳建築,也被美國 CNN 評為 2019 年十大最讓人期待的建築之一。


不少建築師看到即將完工的太湖秀場後都感慨,「這是一個奇蹟,未來一定會成為無錫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新地標。」

東西融合的韻味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蒼翠挺拔的竹子是中國人喜愛的「四君子」之一,與中國的詩歌書畫和園林建築有著源遠流長的關係。在江南園林中,竹子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太湖秀場的設計靈感就來源於中國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區——宜興竹海。


365 根百米高的層疊錯落的仿竹鋼立柱圍合成圓形的秀場,在立面和周圍景觀之間樹立了一道屏障,白色的「竹海」盡顯優雅與從容。入口處,「竹林」被徐徐「撥開」,通往建築內部的道路便清晰地展露出來。


而在建築的頂部,隨機排布的三角形窗格板,象徵著竹林頂端的茂密竹葉。陽光灑下,斑駁靈動的光影宛若竹林中的婆娑樹影。


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具有東方韻味的建築,竟是由英國建築事務所 Steven Chilton Architects 設計的。

「融創無錫太湖秀場作為最讓人期待的建築之一, 未來能平衡無錫的旅遊產品結構,把無錫過路旅遊變成目的地旅遊。」

這個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事務所,一直致力於將文化與創造性技術聯繫起來。除了太湖秀場,該團隊亦為廣州市花都區設計了一座同樣體現東方文化的劇院——其靈感來自一項中國古代的藝術品:牙雕套球。


在太湖秀場的竹林外,玻璃幕牆圍繞著整個入口大廳,為公共區域提供最大化的視野。


夜晚,在燈光的映襯下,玻璃幕牆表面上白金相間的圖案與白色仿竹立柱交相輝映,猶如一座縹緲燈塔,在夢幻的竹海中漸露身影,進一步展現了中國文化中的含蓄之美。


「這個秀場的設計思路由英國設計師提出,具體的落地方案則凝聚了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中建八局上海公司中方人員的心血。」 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秀場項目負責人張衛綱對《瞭望東方週刊》說。在他看來,這個項目能在國際上獲得榮譽,正是得益於其融合了東西方的智慧和文化精華。

365 根「竹子」如何安裝

從 2017 年 5 月開工到 2019 年 6 月交付,太湖秀場項目的建設歷時整整兩年。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雜誌查看完整 28 篇內容

雜誌

瞭望東方週刊 2019年10期

縱深調查各項社會熱點事件

¥6.00 會員免費


談到重慶,人們會想到山路,火鍋,美女,深不見底的地鐵站,涪陵榨菜,其實重慶還有一個核原料製造基地。

重慶涪陵816廠廠址,始建於1966年,1984年停工,2002年解密,此期間該地「白濤」在地圖上消失二十多年。816工程曾是中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有「世界第一大洞體工程」之稱。

為了建設816,先後有六萬軍民在此默默工作。彼時沒有大型機械,只有工程兵們一鍬鍬把山體挖空,其中的核反應堆大廳從三層直通九層,高度近八十米。

期間有76名戰士因公成為烈士,他們去世時平均年齡21歲,許多人直至前幾年加退休工資才知道自己到底挖的是什麼。而知情的成員回到家中也只是表示是在工地幹活,從不說具體內容。

類似的工程在青海也可見(221工程)。

附紀錄片:

微博視頻?

video.h5.weibo.cn


【應縣木塔】

建於公元1056年,1195年增修完畢,為世界最高的木塔。全塔純木結構,全榫卯搭成,結構非常穩定,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結晶。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侵刪

福建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故宮,這個大家都知道的,

中國古典園林,舉例四大園林:頤和園,留園,拙政園,避暑山莊,

一些古城城牆,西安,南京,北京等等,但遺憾的是有的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我們再也看不到了。

長城,這個大家也都知道。

陵墓建築,這個可能很容易被忽略,或者得不到好的保存,舉例南京的明孝陵,陵墓包括除了地下的石制的墓室羣,還有地上的木製的紀念性建築羣和整個陵園園區的規劃設計,獨特的紀念象徵性的建築小品,都是是先人的智慧和汗水造就的。

最後總結來說,其實中國有或者說曾經有很多優秀的偉大的建築,但是從歷史來看,中國一直都沒有保護歷史建築,歷史文化的足夠強的意識,(雖然現代開始有一些保護,但是不夠到位,或者說現在所謂的保護很多都是把以前的東西拆了之後再造的仿品),所以很多歷史上的偉大的建築,我們都看不到了。


故宮,國家大劇院,央視大樓。


以四合院為代表的北方民居?
紫禁城
Emmmmm你指的是五糧液大廈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