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下面的回答,你不僅會清楚地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能捎帶著回答一個更為廣泛的問題:「動詞除了充當謂語之外,還能幹什麼」?

雖然我以前也在母校外交學院教過英專本科生的基礎課,但我對語法教學的觀點歷來就是:

不要鑽進千奇百怪的語法術語裏去 ---- 學語法的關鍵,是知道哪些語法現象(現象,不是術語) 是怎麼回事、知道大致的道理、自己會用其中的大部分,夠你用了,就足矣。

所以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想了半天,才明白你問的是什麼。因為我雖然當年給周恩來十多年的老翻譯冀朝柱當大使祕書沒問題、給美國上萬的銷售人員創作審核各種營銷材料沒問題,但是對題主寫的這些語法術語確實一頭霧水。

說到底,其實題主想知道的東西很簡單,但是你一旦非得用英語語法的術語彎過來繞過去地解釋,就把很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因此,看我下面的解釋時,千萬不要去想什麼「啊,那與這個解釋相對應的『專業』英語語法術語就應該是 XYZ」 ---- 你要是那樣想,就又掉轉頭、把自己帶回到迷宮裡去了。你只要能分清主、謂、賓、定、狀語,那你看完我下面的話,就不僅會完全明白你要的答案,而且你自己會靈活運用了。

大多數涉及行為/動作的英語句子,基本結構是這樣的:

【誰】 【做什麼】 『 【賓語】 【(謂語那個動作的)程度】 【在哪裡】 【什麼時候】 【主語 ta 當時處於什麼狀態】』

雖然句子各個成份每次出現時的具體位置可能會有不同,但它們的基本成份是不變的 -----

誰 = 主語

做什麼 = 謂語

賓語 = 謂語動詞的承受者

『 』 內的那些成份,在大多數句子中只會出現其中的一部分,全部一起出現在一個句子裏的幾率很低。

上述句子結構中,賓語後面所有的成份,統統都是狀語 ---- 要知道,狀語包括的範圍,是主謂賓定狀這些「語」中最廣的,從時間、地點,到(謂語那個)動作的程度(快慢、高低、心情好壞。。。。。。)、謂語那個動作發生時主語處於什麼狀態等,統統都是狀語。例如:

Last night he drove home drunk.

he = 主語

drove = 謂語

last night, drunk = 狀語。last night 說的是時間, drunk 是我們需要重點說明的:

這句話中謂語動詞是 drove; drunk 是 drink 這個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它雖是動詞,但在這個句子中卻顯然不是謂語,也不是形容他開車這個動作(好壞、快慢等),而是對「開車時此人處於何種狀態」的一個說明 ----- 醉酒! 也是狀語。

動詞的過去分詞和動詞ing經常在句子中被用作修飾,有時是狀語,有時是定語。(對動詞-ing的叫法,有幾個專用術語;但我建議:別去追究「在什麼情況下分別應該用哪個語法術語來稱呼V-ing」---- 你只需要記著「動詞ing / V-ing」就夠了)。

那,什麼時候該用 V-ing、什麼時候又該用過去分詞形式? 取決於主語是「做」、還是「被做」或「(在此刻或事發之前)已做完」的那一方 —— 也就是說這後面兩者都用過去分詞。

還是用 drive,drink 為例:

  1. He was caught driving drunk.

was caught = 謂語,被動語態,被抓。

driving drunk = 狀語,說的是他被抓時正處於「醉酒駕車」狀態 --- driving 是他自己「做」的,所以用 V-ing; 「做」driving 的時候他已經喝到了(=「已做完」)醉酒狀態 / 已經處於醉酒狀態 ---- drunk 。

美國有一叫 IHOP 的連鎖餐館 ,他們的廣告口號是 Come hungry, leave happy. 這裡的 hungry, happy 都與上面說的 drunk 一樣:形容的不是 come, leave 這 2 個動作本身,而是 come, leave 時顧客都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2. He was caught drinking and driving!

drinking and driving: 狀語,說明他被抓時:

a)很可能是「一手酒瓶子,一手方向盤」---- 邊開車邊喝酒,兩件事同時在「做」= V-ing。

b)也有可能是犯了 Dont drink and drive / No drinking and driving 那條禁令,喝了酒,然後開車 --- 喝酒和開車的,都是這個 he,所以 V-ing。

那被抓時他是否處於醉酒 drunk 狀態? 從這個句子中無法判斷,可能已經 drunk,也可能 (had been) drinking, but not yet drunk。

再舉一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Dashing through the snow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Over the fields we go,Laughing all the way

.......

詩詞、歌詞為了合轍押韻,經常會把句子的各個組成部分顛來倒去。我們把斜體字部分略作調整、排成我們比較容易看清的常規語序,這句歌詞就成了:

We go over the fields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dashing through the snow, laughing all the way.

與上面醉駕的例句一樣:這句話中誰在 dash and laugh? 是主語 "we",we 是「做」 dash and laugh 的那一個,所以是 V-ing。

再看看用過去分詞充作狀語的例子:

Tom came home depressed, after his teams disastrous performance in todays game. Depressed 一詞實際上與 came home 這個動作無關,而是說明他回家時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他即便今天不 came home,而去了任何其它地方,他也一樣會抑鬱)。Tom 感到 depressed 是因為他的球隊表現糟糕、輸球了,這事情讓他感到壓抑,他是「被做」、「被使壓抑」的那個,所以用的是過去分詞 depressed

如果你在自己寫類似這樣的話時,對於「我到底該用 V-ing 還是過去分詞」心裡沒底,那就暫時把原先的謂語部分 came home 暫且放到一邊,而直接把 Tom 與 depress 連到一起寫一句完整的話,來描述他在他的球隊輸球後的感受: 你覺得是該說 Tom depresses, 還是 Tom is depressed?(這兩句話我改用現在時,因為用一般過去時的話,第一句話裏 depressed 有可能讓有些讀者搞不清「它是過去時還是過去分詞") 正確答案當然是後者。由此,我們回到 came home 那句話中,就該用 depressed ---- 「被做」,而不是 「做」depressing (=讓他人抑鬱)。

再次強調:當句子中的某些動詞不充作謂語、而被用來起修飾作用時 ,究竟該用 V-ing 還是用過去分詞形式,完全要看它所修飾的那個主語/名詞是「做」的那一方、還是「被做」那一方(或「已做完」的那一個)。這很重要,不少人一不小心就搞錯了對象、忘記了「關鍵要看 主語/名詞 是做、還是被做的那個」這一條,於是就寫出了病句。你在做「找出病句錯在哪裡」的練習時,凡是句子中出現 V-ing 或過去分詞充作修飾語時,也要留心這一點。

關於「非謂語動詞在句子中充作狀語」,就這麼多了。

---------------------------------------------------------------------------------

下面本著「救人救到底,殺人殺個死」的原則,捎帶著延伸說一下與「動詞不作謂語用」相關的 3 個問題:

  1. 如何才能把動詞變成形容 ? 只有V-ing 和過去分詞這 2 個方式:道理與上面「狀語」解釋中說的一模一樣 ---- 用哪個形態,取決於被修飾的那個名詞是「做」、還是「被做」的那一方:

--- Why does your brother look so depressed? Is it always so depressing to have him around? 前一句問的是他看上去很抑鬱 = 「被做」、「被引起抑鬱」= depressed;後一句問的是:是不是你兄弟在哪兒一出現,哪兒就愁雲密佈? = 你兄弟是不是總讓周圍的人抑鬱 = 你兄弟顯然是「做」的那個 = depressing。

--- Not really. He has just got some depressing news: His team lost another game today. (這裡說的 news 讓人壓抑,news 是「做」的那個,所以:the news is depressing).

那,還是 depress 一詞,在下面這句話裏應該哪個用形態:

A _______ (depress) Tom came home after his teams defeat.

如果你回答 depressed, 那恭喜你!你已經搞清楚 V-ing 與過去分詞在句子中「起修飾作用」時的用法了。

有時候你還會看到 V-ing 或過去分詞加上 -ly ,被拿來充當副詞、修飾謂語動詞的。確實有這種用法,但是隻有為數不多的辭彙可以這樣用。對我們絕大多數英語學習者來說,你知道有這麼回事,見面不以為怪就行了;但最好不要自說自話去用它:除非 1. 你的英語已經學得非常到家了,或 2. 你在高質量的英美報刊上、視頻中見過某個詞這樣的用法,否則你「跟著感覺走」亂加 -ly 的話,很容易鬧笑話,與說中文時亂用成語的後果差不多。

2. 動詞不定式 to do 置於名詞後面、修飾這個名詞:

I got a job to do. to do 修飾 job 一詞,起形容 job 這一名詞的作用(但這個是動詞不定式,而不是上面 #1 中說的形容

The teacher assigned a project to be completed by next Friday. 這裡的 to be completed 是不定式 + 被動語態的結合,用以修飾 project。

3. 動詞必須怎樣才能充作名詞? 只有 2 個形態

a) 最常見的、用的最多的,是 V-ing。

The driving public need be made more aware of the danger of changing lanes without signaling. (the driving public 如上面所說,V-ing 充作形容詞、作定語,「開車的人們」)

the danger of changing lanes without signaling 指開車時不打燈就變換車道的危險行為

動詞緊跟在 of,without 之類的介詞後面的話,只能用 V-ing 這樣的名詞形態。

V-ing 充作主語或表語也沒問題: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見為實。

b) 動詞不定式 to do : 上面「眼見為實」那句話也可以用不定式來表達: To see is to believe.

動詞不定式充作名詞,一般都是當主語或表語,比如上面的 To see is to believe 中,to see 是主語, to believe 是表語。再給一個 to do 充作表語的例子: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結尾大偵探波洛引用莫泊桑的一句話發表的感嘆:

The greatest ambition of a woman is to inspire love.

但是 to do 不可以緊跟在介詞後面出現。比如上面關於開車那句話中,你只能用 V-ing,而萬不可以說 ... the danger of to change lanes without to signal

使用中,同一句話裏「動詞充作名詞」時,你到底想用 to do 還是 V-ing, 你最好選定一個格式,而不要把兩者混在一起用:你如果說 Seeing is to believe,純粹從語法上來說,未必是錯的,但它顯得很尷尬,不平衡。就好象你一隻腳穿黑鞋、另一隻腳穿白鞋:即便沒人指責你犯了什麼錯,可是連你自己都會覺得不合適。

除了 V-ing 和 不定式 to do 這 2 種形式外,動詞再無其它充當名詞的形式或可能。

「動詞除了充當謂語之外,還能幹什麼」? 回答基本就都在這兒了。不算複雜吧?


首先了解一下「非謂語動詞」和「謂語動詞」之間的關係。

謂語動詞 = 「時間助動詞」 + 「狀態主動詞」 = 「時間助動詞」 + 「非謂語動詞」

上面的公式告訴了你「非謂語動詞」和「謂語動詞」之間的關係,也就是「非謂語動詞」比「謂語動詞」少了個時間,從而不能直接做句子的謂語。

「非謂語動詞」本身也是動詞,也可以有其「主語」「賓語」,加上「主語」「賓語」的非謂語動詞就叫「非謂語動詞短語」。

相對於一個完整的句子,「非謂語動詞短語」可以稱為不完全句(少了時間)。

那麼你問的「非謂語動詞作原因、時間、伴隨狀語」,本身就相當於「狀語從句」而已。

那麼什麼是「狀語」呢?

狀語就是給「主句」提供「時間」「地點」「原因」「條件」等次要背景信息的內容,就叫狀語。

狀語可以是完全句(從句),也可以是不完全句(非謂語動詞短語)。

例句:

Working?hard,?you will?succeed.?

如果努力學習,你會成功的。

If?you?work?hard,?you?will?succeed.?

如果努力學習,你會成功的。

可以看出「非謂語動詞短語」和「完全句」做狀語的區別,它們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Having arrived early for his date, Mark spent time reading the newspaper.

因為約會到的早了些,馬克讀報紙來打發時間。

Because Mark had arrived early for his date, Mark spent time reading the newspaper.

因為約會到的早了些,馬克讀報紙來打發時間。

高效的英語學習可以參考下面回答:

為什麼有些英語老師說語法幾個小時就可以講明白?

英語極差,語法更是一竅不通,如何高效背單詞,有沒有什麼系統性的學習方法?

英語思維:你知道英語學習的兩個階段嗎?我們大多數人都依舊處於第一階段!

英語思維:《英語思維:解密英語語法的原理》圖書及《英語思維:10課建立完美語法體系》視頻課程學習點評


非謂語動詞指的是不定式、動名詞、分詞。分詞又包括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例如,時間狀語就是表示時間的狀語。l was pleased to run into my friend in the street.不定式作原因狀語。Leaving the room ,please 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light .現在分詞短語作時間狀語。He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holding a book in his hand.現在分詞短語作伴隨狀語。


一知半解的我和你討論一下哈~

非謂語動詞,顧名思義即不做謂語的動詞,也就是句子中不止一個動詞,其中一個是謂語,其他的為非謂語。給你舉例子說明一下吧,比較容易理解。

非謂作原因狀語,由於沒有複習,他掛科了。複習和掛科都是動詞,他掛科了 為主句,由於沒有複習 是從句表原因,所以,從句中的動詞 複習 為非謂語動詞,它表原因。

非謂作時間狀語同理,如 在你下去之前,媽媽給你準備好了早餐。

非謂作伴隨狀語同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首先你要知道一個英語句子 謂語動詞一定要有的,要不然不是句子啦。我在跑。他在跳。我和她在搞對象。這裡面都有個動作,就是謂語動詞。我今年十六歲,i am 16. is ,am ,are美名其曰be動詞,也就是一種特殊的謂語動詞了。

然後,突然一句話裡面還有其他小動作出現。i saw a man, running after a girl.估計情侶吵架了,一個男的追在後面。這裡謂語動詞是see,主幹裡面的。running就是伴隨修飾,描述這種狀態。狀語就是狀態。

重複兩遍。狀語就是狀態,狀態描述。

getting up at seven, she still went to school late.前面這個狀態就是狀語。起牀是動詞,但是謂語動詞一定是正派主幹裡面的went.但是這裡she也是起牀動作的發起人,用主動伴隨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en, he is so different for me.同理,不過因為比較時被動動作,就用compared不用ing

當然,如果這個狀態描述的跟主句是因果關係,就是伴隨因果,如果是時間,就是時間狀語…


語法書會很詳細告訴你。而且都是專家答案。

非謂語三種:1.to do(表目的,表將來) 2.doing (表主動,表伴隨) 3.done(表被動,表完成)

eg: They stood there for several hours, watching the basketball game.


這種可以直接去問老師啊,


非謂語動詞的本質是什麼?

類似中國古人造字的靈機一動,弄出了四聲;而英語先人在已有辭彙的基礎上造新詞,就有了非謂語動詞的說法;而漢字的四聲是不需要複雜的邏輯思維去理解,而非謂語動詞則相反,學起來很燒腦。


看視頻和語法書,很簡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