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國內海爾、美的、格力三家企業以往發展的評價如何,產品(家用、商用)認可度怎樣,以及你認為這三家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怎樣?在人工智慧和5G來臨後,誰能崛起誰又會落伍呢?

你對國內其他家電品牌,以及國外品牌的認知度與認可度如何?是否願意相信國產,還是相信國外品牌帶來的品牌價值。


家電製造由原來的營銷為主,逐步轉變為越來越側重研發和技術主導、質量和成本競爭力為輔助。


不知道題主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這個題目說起來還挺大的,不是一兩頁就能說得齊全的。而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做技術的人,曾經在其中一家待過而已,很難免會說得比較片面。

所以,建議題主去找那些大佬的訪談節目去了解。

另外,國內的家電巨頭不止這三家,還有比如海爾,甚至TCL等。

至於智能家居方面,核心技術好像並不在這幾家手裡的,當然,我也是聽說而已,不用當真。


「家電製造」——紅海,夕陽產業,趨進薄利。所以,「製造」轉「智造」——自動化、規模定製,替代人工,提效降成本。「賣產品」轉「賣方案」——專業、拓展範疇、軟硬體服務聯合,改產品中心為用戶體驗為中心;由壓貨銷售轉吸引要用戶流量。

隨著技術發展與用戶專業化,行業產品硬體同質化嚴重,甚至國產品質要優於外資品牌。不過品牌認知所在,國產、外資都有市場空間;但是外資長期持有的溢價暴利優勢不再。所以,不看好只做硬體的「家電製造」——只有轉型行業方案服務。


質量+科技


智能家居


覺得家電製造業已經比較成熟了,以後的方嚮應該會向物聯網方面轉型,未來是需要智能家電的未來


符合民心最好


首先談談我的看法吧,其實覺得國產的三大品牌,海爾、美的、格力三家企業的產品都差不多,性能上都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銷量更多與企業的運營和營銷模式相關。向最近的格力奧克斯戰,一定程度是的行業內良性競爭,迫使企業注重自我品牌維護、真誠對待消費者。不說質量,奧克斯在電商上的成功一定程度也展現了他們運營模式的成功,對成本管控的先進。但是像之前宣傳的「一晚只需要一度電」這種廣告詞也是實在離譜。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國內產品的認可度依舊不高,在北上廣這種城市裡,消費者有錢,還是更多的會選擇合資品牌。據我所知,雖然合資品牌性能做工的確有先進的地方,但是大部分技術現在國產品牌也能做到,也能滿足消費者使用需求,並且現在國產的一些高端產品設計和性能也很優秀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