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聲入人心(最近真的大火),有一期行業出品人評論一對唱歌劇的歌手,說歌聲裏沒有感情。然後我就看到有評論說:音樂劇出品人批評唱歌劇沒感情是不專業的做法。我想知道,歌劇演唱中,是否有感情這件事是不是並不重要?


首先,「音樂劇」話題標籤是我去掉的,既然在問「歌劇」,就不要加「音樂劇」標籤了,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就像芭蕾舞和現代舞一樣。

其次,「音樂劇出品人批評唱歌劇沒感情是不專業的做法」...那個「音樂劇出品人」這麼厚臉皮去點評歌劇演唱啊?即使在音樂劇領域裡,出品人應該是指「製作人」(專業的說法,英文是producer),製作人對表演技能進行評估也不應該啊,製作人只能對製作水平進行評估,除非TA同時兼任導演或者音樂總監。

最後,歌劇演唱裏,當然要有感情,只是這不是因為哪個「音樂劇出品人」說的,而是...歌劇作曲家在譜子上就給歌手寫了哪裡要有什麼感情色彩了!仔細看譜子上有一些義大利語的文字標明瞭的。因為畢竟是在演角色,雖然對歌劇來說,故事情節不是核心,但是也不是徹底不表達了的。


瀉藥(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邀請到我,我對音樂劇和歌劇都是隻看過選段的外行啊)

那一期的節目我看過,我一直覺得音樂劇和歌劇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怎麼能用一個標準去評價呢,沒有可以比較的角度。

這個節目當時是奔著這是個聲樂類節目去看的,因為裡面的音樂風格比較對胃口。雖然很喜歡裡面的選手和一些歌曲,但是依然覺得節目本身在專業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作為綜藝的話是很成功的,專業科普方面一直不清不楚),就像你提到這個問題。

感情是肯定要的,但是音樂劇和歌劇表達感情的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只從我個人看過的選段而言),而且對於音樂與情節的要求也不一樣。我一時半會找不出合適的描述,我覺得可以去分別找兩段音樂劇和歌劇的選段來感受一下那種差別。

不成熟的個人想法,有問題歡迎指正~


廖老師當場說啦,不要用傷害嗓子的方法去表達感情……李盾的意思是,沒感情沒意思……所以最好的是既保護嗓子又有感情,廖老師就特別厲害……菜菜就是發聲方式對(能保護嗓子),但是感情彈性低,目前只有「炸碉堡」一種……


當然要。做任何事都要情感。


單單對這個標題來說,唱歌都是要感情的,歌劇音樂劇不但要唱的有感情,還要表演生動,其實唱歌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說話,都是想要有所表達的,如果都跟機器人一樣一個音調說話,那就失去了鮮活的色彩,所以感情一定是要有的!


肯定需要啊

但是感情是靠唱出來的,不是靠演

張牙舞抓,渾身緊繃,表情扭曲地表現多麼強烈的感情不是歌劇所追求的表達方式


當然重要,你聽那些名家唱段,都有強烈的感情的。

歌劇是角色邊演邊唱的,唱,演和角色面臨的故事場景是一體的,且大部分詠嘆調都是為了表達更加豐富的感情色彩的。除了歌劇演員靠唱功自己發揮的部分,譜子上也多會標明感情記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