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學的發音,又不是古代那些古文的發音了


1.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學習目的) ;2.語言規範化問題,普通話的地位:官話;

3.古文讀音,有古讀古,無古從現。

話說這都是語文老師教過的呀,題主。
你總要發個音吧。。。
語文教育裡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許多意識形態宣傳的成分,因此已佔據了不少教學空間,那麼只好從「不重要的古文」中剔除掉一部分內容。其實在我看來,如果不學習發音,也應至少進行較為嚴謹的文本學習,也就是使用最原始的(或盡量原始)的古文文本進行教學。比如英文國家幼兒園或小學階段當然也會學習一些莎士比亞的劇作,當時肯定是以簡化的故事形式呈現。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學生慢慢地就會開始接觸原本或相對原本的文本。不過據我所知,我國大學的課本《古代漢語》就是盡可能使用原始文本的。


因為中學課本里的字都是規範字……要考試的。。。沒搞錯題主和我一樣是中學生?建議加上「高考」話題……
那好,不學普通話的發音,那定個啥發音呢?
因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需要有普通話這種在全中國通用的語言,而這語言又承擔了傳承文化的重任。

雖然古人說的不是現在的普通話,據說大多是和粵語相似的一種語言,但我們這一代以及未來的子子孫孫如無意外都是講普通話的了。

只有在普通話里定下來某個發音對應某個字,古漢語才能得到口口相傳,也確保了將來不會出現文化失傳的現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