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還沒想清楚的一個說法:四大名著離不開四大,四大美人離不開四大,不能用名著的角度去看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的意義在四大。老師,請您指導。


恕我直言,我沒看懂。


既然提到四大名著,和四大美女,那麼就簡單的講講,為什麼他們是四大,而又為什麼是四大。

四大名著,三國,水滸,西遊,紅樓

三國,講述的是東漢末年,在一個混亂的環境中,眾多勢力之間兼併,吞噬。用現代的話講就是,企業的併購重組。用學術層面講就是,領導力,決斷力,大局觀,人才觀,以及市場開拓和創業守成在什麼情況下容易被人兼併。重點人羣在於中高層領導。

水滸,用現代的話說,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有能力,而領導給你穿小鞋,那麼你就可以選擇自立門戶。但自立門戶,也要慎重選擇合夥人,一個不小心就落個雞飛蛋打。

西遊,講西遊的很多,什麼團隊管理,什麼目標遠景。其實,真正值得學習的只有如來,因為一切都是他安排,其他都只是如來找來的執行者。能用一個五百年來做準備,但是成果卻從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開始)傳承至今一千多年,且大有越來越鼎盛的趨勢,這絕對是做事業的典範。

為什麼是500年的準備,不是有個孫悟空被困五指山500年嗎?那還是東漢時期

按照現在的話說,如來的佈局,更多的是一種傳承和轉型升級,為什麼呢,因為之前已經有了小乘佛法,但如來覺得,這些小乘參差不齊,錯誤頗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以前的東西不再適合市場需求了,需要重新建立規則,開發產品,拓展市場。以前那些舊有的,該整合的整合,該處理的處理。取經路上的一路打怪就可以證明。

紅樓,更多講述的是,社會的人生百態。特別是哪些有些小權小利的人物心理特徵。

這麼一概括,真的就發現,四大名著,為什麼是四大,因為這裡概括了,《三國,創業守成,兼併》《水滸,自立門戶慎重選擇合夥人》《西遊,事業轉型,勇於整合拓展重組》《紅樓,社會百態,與人打交道》

無論一個人身處什麼角色,都離不開,這幾樣或者受相關角色人物的支配。

四大美女,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代表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美女之四大,其本意上,並非只是容貌之美,如果說,我們國家那麼長的歷史當中,那麼多人,就她們幾個容貌最漂亮的,那麼說出來都沒人信,而且受人質疑。所以她們的美,美在她們的行為,而不僅僅在於容貌。

西施,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獻於吳國,而使越國免於滅國的危險,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但主要還是西施,因為她讓吳王夫差心理舒服。如果讓他不舒服,越國早被滅了。哪裡有機會讓他反滅吳國。

王昭君,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單於打敗,向漢朝稱臣歸附,曾三次進長安朝覲天子,並向漢元帝自請為婿。元帝遂選宮女賜予他。而這個宮女就是王昭君。昭君到匈奴後被封為王后。以表示對漢宮的重視,由於名義上成為了漢宮的女婿,而且進貢朝見,那麼女婿有困難了,做岳父的能不幫嗎?所以在西漢的支持下,呼韓邪單於,控制了匈奴全境。

由於我國古代經常和匈奴開火,但有了這個女婿的名義,使兩國百姓有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免於戰火,得以休養生息,發展經濟。

貂蟬,東漢司徒王允婢女,後因月下許願祈求主人倖免於難,而被王允聽到,而收為義女,王允心生連環計,貂蟬委身於董,但是呂布,看到了貂蟬,心動了,但是還不敢造次,但在諸多因素下,呂布提前結束了董的生命,董卓在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極其殘暴,橫徵暴斂,不管在朝在野都怨聲載道。想剷除他的人很多,比如曹操,但刺殺失敗,只得逃命。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對比,人家覺得,曹操哪樣的梟雄都搞不定,卻被一個女子搞定了,而且當時的環境,女子對於自己的名節是很珍惜的,一個很清白的女子,願意為了救自己的主人,自己的義父,去犧牲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名節,是一種非常高大上的行為。

楊玉環,她的死,結束了安史之亂。這是一場非常奇葩的動亂。奇葩到什麼程度,造反的安祿山,指的要楊玉環,而當時的將領卻說,如果楊玉環不死我們就不抗戰,所以搞得唐玄宗很頭疼。然後楊玉環,自己搞定了自己。將領們得知這個消息後,奮力抗戰,把安祿山打回了老家。《參考——妖貓傳》

所以,四大,之所以成為四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關乎大多數人利益的深層次原因。

而你所說的四大名著,意義在於四大,失去了四大,就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其實這樣的說法有些偏頗。

四大名著輯錄的本意,就是,當時哪些掌握話語權的執筆人,覺得這些書,非常有參考價值,在不知道閱讀什麼的情況下,先讀讀這幾本就對你非常有啟發。就像現在的一些名人書單。道理是一樣一樣的。

書的價值,不在於他的記錄形式,也不在於他是否出名,而在於對你有無啟發。四大不四大,只要當做故事來聽,那麼對誰都意義不大。同樣都是故事,聽誰不是聽呢?


感謝邀請。我喜歡的書很多,關於文學、經管、生活的書,很多書我都特別喜歡。

至於題主的問題描述,抱歉我沒看懂。


大概可以理解為,

名著有很多,其中最出名最有影響力的是那「四大」

就像每個班「前五名」,就是要比「成績優秀的學生」這種稱呼更吸引眼球。

突然有感悟,來一句,人內心天然有慾望,天然喜歡攀比。藉由一次勝利,獲得從事各種工作、完成各種任務的信心。

這是人一生成就的根本。詳情參見微信公眾號灝澤異談的《生而敗落,那些沒出息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金冠銀爵:豪族的財富藝術》

至於我喜歡什麼書。拋開那些意義之類的,我喜歡的是,帶有些比賽性質的,比如《必須犯規的遊戲》《超禁忌遊戲》,或者思想很對口味的,《》,或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的《文明之光》《數學之美》;或者,擊中內心的,《窺心者》。

雖然我並不會完全相信書中所說。

都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點喜歡你,和那些無聊的提問者不一樣,你讓人感覺很舒服。

加油,祝你好運。


我只細讀過紅樓,水滸看了一半。

三國要求學生看,其實自己只記得大學時粗略看過的部分,不知道測試題怎麼出。三國殺從來不玩也有這個對三國的常識缺乏的原因。忙於趕進度,改作業,看課內文章。

西遊大三暑假裡信誓旦旦地買,看了開頭。

大學時期那樣看似自主的歲月,都會有雜事、考試範圍影響。所以,四大名著(* ̄m ̄)沒有讀完。

我喜歡 聊齋志異 子不語 浮生六記 陶淵明集 東坡志林 老子 紀伯倫詩選 閱微草堂筆記


瀉藥

理解能力有限,沒明白你要問啥


就是,四大名著離開四大,就會變成普通的古代小說。我知道肯定有人會說但是他們很優秀啊,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史記》不好嘛?《三國志》不好嘛?在我看來他們遠比四大名著好優秀啊,但是他們的讀者與四大相比,還是少數。四大美人也是一樣。四大美人一定就是古代最美的四個女人嘛?不見得吧。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審美,指不定有些當時的美人到現在也不過就是個路人而已。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因四大而得以流傳。

四大其優秀的地方就如題目所言,就是在四大。論名著而言,四大雖然優秀,但應該還不算是古代文學的巔峯吧。(紅樓夢雖然棒,但它終究不完整,最後四十章有些失了韻味)


你問的是橋本有菜老師還是葵司老師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