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亦即無論你處在哪個時代,你的比較對象總是與你同時代的人

所以儘管,隨著社會的進步,產品變得越來越豐富化。今天的一個普通人所能享受到的「產品」,要比500年前的皇帝更多。

但「資源」,依然是「資源」

古時的富人擁有很多土地,今天的窮人依然買不起房產;古時的富人可以僱傭很多長工,今天的窮人依然要為老闆打工;古時的富人可以娶三妻四妾,今天的窮人依然大面積單身;古時的富人有更多的閑暇時光,今天的窮人依然要天天加班、2小時通勤奮……

土地、人力、性、時間……這些不並不隨著生產力提高而輕易變多的東西,才能稱之為資源

社會進步,會使得產品極大豐富,但人羣中窮富的比例,卻從未改變

這就叫「相對」概念


GDP,實質上叫做「社會交易總值」,而不是「社會生產總值」。

儘管交易越多,往往就意味著生產更多,但畢竟,兩者還是略有差別。

人均GDP、人均收入,都只能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之間,居民與居民的貧富。但在同一個地區之內,窮依然是窮,富依然是富。一個上海的窮人,拿著月均2萬的工資,在尊嚴和幸福感上,依然要比雲南騰衝每月賺5000的人——要差!

你可以跑去十八線邊陲小城旅個遊啥的,逢年過節回家跟你老家的親戚裝個逼,但你終究——還得回到上海——當你回來時,你依然會活得像個窮人。(但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上來看,比如兩代或三代人的時間:每一個敢於走出小城市,拼搏在大城市的人,都是可敬的)


資源這東西,對應的不是你的物質生活好壞(比如手機、電視、衣服什麼的)

而是對應的是你的精神生活好壞(尊嚴、榮譽、社會層次什麼的)


假設在一家餐廳裏,顧客的「消費水平」等價於他的富裕程度。有的人只喫一碗麪,有的人點了一碗麪加腸加蛋加小菜,還有人點了一桌子菜包括一份主食(面)。他們的平均下來,可能每個人都相當於消費了一碗麪幾個菜等。可是顯而易見,他們的消費水平是貧富不等的。第一個人只有主食,相當於溫飽階層。第二個人稍微滋潤一些,相當於小資、小康人羣。第三個人佔據大量資源,代表資本一方。

他們平均下來都是高於小康水平的。而世界現實也正是如此:以目前世界的生產力,足以養活全球人口過上不錯的生活。

共產主義的意義就在於,餐館供應高度發達,每個人都可以在餐館裡按需取飯,享用全社會勞動成果中自己需要的部分。這時候,人的貧富基本等價於題中所言人均財富。


你有六臺車,我沒有車,我們兩個一平均。人均三臺車。懂了嗎?

假設現在有一個指數,類似gdp,可以反映人均擁有和享受到的資源量了,又會有人跳出來告訴你這些數據不可信了。

為啥呢?

這些人就是想讓你不要相信數據、不要相信事實,如果你什麼都講數據、講事實,那這些人騙誰去?


一個村子有20口人 20棟房子,其中10人每人一棟,其中5人每人兩棟。平均下來每人一棟房子,但還剩5個人有沒有房子呢?這是個小學問題吧!!

準確的說,衡量窮富的標準是獲取和支配能量的能力。這既包括日常的生活消耗的能量,也包括以其它形式消費的能量。人均GDP只是能量物化後的貨幣表現。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從一個角度可以反映出貧富的差距。2015年,天津的人均GDP高於北京和上海,而人均收入則低於北京和上海,這裡一方面有天津調整GDP數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均GDP不能反映收入或者富裕程度。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系統化的社會,不存在評價貧富程度的單一標準財務標準。如果真要比較,可以通過人均能量的消耗來進行比較。記得有數據顯示,美國的人均能量消費是22萬千卡每天,日本是11萬千卡,中國是8萬千卡,世界水平是5萬千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