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學藝術,非入門,平常攝影街拍與人文較多。平常用的富士x-t2,鏡頭35mm f1.4和16-55恆定光圈2.8。但是不夠便攜,隱祕性也不夠。所以考慮入一個卡片機。

目前看的sony三款黑卡,rx100 m5, rx1r m1與rx1r m2。rx100價格不錯,焦段也很好,就是光圈範圍感覺有點小。另外兩個全畫幅很誘人。35的定焦街拍也很實用,就是m2的話會很肉疼。想問下m1和m2差別大嗎


剛割肉入了RX1RM2。

入手之前確實也小小糾結了一下,不是單純因為價格,是怕用下來覺得不值。

事實證明這個機器在所有的大法產品裡面,可能是少有的讓人覺得一分錢一分貨的東西。

我也糾結過是搞個二手RX1R,還是上M2,最後因為幾個原因選了後者:

  1. 一代鏡頭故障率高。隨手搜一下,一代在上市1年左右之後就開始有人反映鏡頭報錯,而M2到目前為止雖然也有類似案例,但數量極少,甚至可能並非設計或質量問題而是個人使用問題導致的。所以可以合理假設M2上已經解決了這個毛病。
  2. 對焦速度大幅提升。這個不多說了,作為一個掃街的機器,對焦速度像一代那樣,用起來肯定是很難受的。
  3. 內置EVF。無論是以前用單反,還是後來的大法微單,我幾乎從來沒用過內閃,所以一代的內閃對我來說完全是白花錢。但EVF在室外幾乎是必備,而我考慮買這種小機器的目的,就是為了出門可以隨身帶個畫質不做妥協的機器,如果沒有EVF,夏天幾乎是無法愉快拍片的。
  4. CMOS。這顆大法的黑科技如果你只看網上評測,可能也就只是覺得比較牛。但真正上手拍幾張之後,你可能會發自內心感覺:@#¥%……真TM的diao。一臺隨身機器,寬容度和高感可以跟D850硬扛是什麼概念.......直接套用dpreview編輯的四個結論:這顆CMOS的高感表現已經有足夠實力跟Pentax 645Z上那個5100萬像素的中畫幅CMOS叫板了;這貨的RAW寬容度能讓你不用合成就調出其他機器HDR合成之後的表現;能從±6EV拉回來,並且噪點也還能接受;ISO 51200的時候你還能得到相比其他機器非常不錯的細節。說回我自己的感受,在RX1R M2上JPEG機內直出,我用比較苛刻的眼光去看,能完全接受的感光度是12800,沒有多幀降噪,沒有「超級夜景」。
  5. 作為一個定焦機器,平時必定會比較容易遇到焦段不夠用的問題,所以後期就特別重要了。42MP+14bit無壓縮RAW+上面一條說的逆天的寬容度,做後期的時候確實很爽(但拍完在機器上回看的時候略微有點痛苦,畢竟80MB+的體積)。
  6. 保值率相對不低。RX1R到現在為止,成色好點的二手機器還要8K左右。雖然比不上徠卡的信仰價值高,然而作為一個電子產品來說,已經夠讓人不肉痛了。


提供個思路,目前RX1R2+RX100M6 的組合

定焦全畫幅畫質+高畫質大變焦好視頻

兩個體積重量加起來比A73狗頭?35定小的多得多

街拍旅拍最佳組合,拿起就拍,切換起來也不用換鏡頭,電池,附件通用

真香!

放些rx1r2 隨手拍,隨便看看 壓縮嚴重

rx100m6 長焦、廣角,街拍、風景,視頻選些代表性的隨手拍 供參考

慢動作


大黑卡M1和m2,主要差別在m2有自帶的evf,和對焦性能提升了30%

不過實際使用來看,還是一樣的垃圾,建議你多採取雙手標準姿勢,安全快門1/100以上,單手握持抓拍基本沒戲。

視頻對焦比拍照好點,嗯,不愧是索尼

屏幕很好,對比A7m3的屏幕,簡直是天上地下

如果對焦對上了,恭喜你,你能體會4200萬底的精細了

這個就是我拿m2拍的

夜景,對焦自然更垃圾了,不過確實會讓你體會到全副卡片機的效果那就這獨一份。

你要想要,我自用的大黑卡2,14000賣了,送副廠電池4個,盒子還在,發票要找,哈哈哈

總結這貨

很精緻,很高端,很不水桶機,優點缺點都很明顯,適合有錢人把玩,像我這樣一時衝動買的,自然是看著不錯,用起來彆扭了,哈哈哈。

個人建議你街拍還是上能變焦的小卡片


別買RX1R

分分鐘E61:00瞭解一下


M2是a7r2那塊4000萬像素感測器,一代是一塊2400萬像素全畫幅感測器,二代有彈出的evf也就是電子取景器,一代沒有這個,只有屏幕可以取景,鏡頭是完全一樣的蔡司35 2,個人覺得取景器是必須的,感測器差距也比較大,有錢就上二代吧,實在沒錢再考慮一代,看你的描述你是有錢的只是肉疼,那我覺得值得疼一下,用起來爽。m5和這兩個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一般是隨便玩玩不想用微單單反的人買的,畫質要差很多。

以上


旅行用建議買m5,m6焦段更廣,一鏡走天下。人文拍的多就選後者,F2.0最大光圈全畫幅,畫質優秀


很好奇題主最後買啥了,最近也在糾結rx1和a7m3+35mm2.8。

總覺得微單還是體積大了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