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欢ㄒ滥承防碇R?想要涉足音樂行業?還是僅僅作為愛好者?對於愛好者來說,你需要知道的並不是樂理知識,而是音樂常識,更多的來自於音樂美學,是音樂欣賞課該學的,這也應該是貫穿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音樂課中,就算被數學老師佔用,也不會全部都占。

如果說,有什麼一定要知道的樂理知識,那麼一定是對剛剛開始學習音樂的人來說的,這裡面牽涉到的東西其實是一個理解角度全面與否的事情。那麼我就簡單說幾個,也歡迎大家評論區補充。

  • 音色是由泛音決定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奇次泛音和偶次泛音對音色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 由於泛音列的存在,不同調式調性會有非常明顯的情緒不同。
  • 在平均律中,移調帶來的情緒改變並不明顯,但是換別的律法很明顯。
  • 同一個單音在不同樂器、不同音域的情緒有明顯不同,這和泛音列也有關。
  • 聽記音程、和弦的色彩,遠比聽辨出音符重要。
  • 節奏很重要,節奏型更重要,節奏強弱特別重要,節奏時值超級重要。律動來自於以上四合一。
  • 書本上的範例很單一,需要你在平時聽歌的時候多留意。
  • 調式分析題目大多是用來搞你的,寫作時候沒有這麼多禁忌。
  • 彈出來、唱出來,抵得上你做出來十道題目。
  • 熟記五度圈十分的重要。

大概就是這樣。


五度圈

五度圈串聯了幾乎所有的樂理知識,在樂理學習中非常重要。

你可能知道可以用五度圈推算調號,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還和和弦,調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如果以C為主音,五度圈上與C相鄰的和弦/調式有F,G,Dm,Am,Em,剛好是C大調的順階和弦,也剛好是與C大調關係最近的調,這表現了五度圈和和弦、調式的緊密聯繫。

和聲進行或轉調甚至可以看成在五度圈上的來回振蕩。

五度圈也可以直觀的表示出中古調式之間的明暗關係和音階升降關係,這樣即興時如果腦子裡有一個五度圈,就可以很快地找到Chord Scale。如果即興時臨時想轉到一個相對較暗的同主音調式里,那就直接逆時針在五度圈上找下一個調號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主音不要改變。

五度圈也可以幫助記憶中古調式調號:先按順時針找到Ionian音階的所有音,幾級調式就找Ionian音階的幾級音,找到後以主音為對稱軸做鏡像,對應的另一側的音名(調號)即這個調式的調號。

官大為有一個視頻介紹了這些知識,視頻鏈接:【好和弦】一部影片之內,真的完全搞懂「五度圈」!(Circle of Fifths)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或許,樂理會讓人有點頭痛、有點想睡覺,


但它一點兒也不可怕!

樂譜的歷史

記錄音樂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因為音樂馬上就會消失在空氣中,於是古人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便發明了「樂譜」。


很早以前的樂譜

很早很早以前,就像這樣在歌詞上頭做記號,用以表示音調的高低和長度。


(在這方面,歐洲和亞洲幾乎是一樣的。)

圖片

圖片

13 世紀左右,將音符畫成四角形,並且以線條來表現音調高低的東西也登場了,那便是紐姆譜( Neumatic Notation )。


(這種譜遺留下來的,幾乎都是教會的聖歌。)

圖片

圖片

14 世紀以後……


14~15 世紀左右,樂譜變得相當複雜,不過音符依舊是四角形或菱形。(在這個時候,樂譜經過了各種各樣的改良與增加,以求適用於歌唱及樂器的演奏。)

圖片

圖片

到了 16 世紀,因為有了印刷術,也開始有樂譜被出版。樂器中的鍵盤樂器(鋼琴的祖先)也登場了,樂譜變得相當接近現代的模樣。

圖片

圖片

17 世紀後半葉,終於發展成和現在的五線譜相同的模樣。高音譜號、升降記號和休止符等也都幾乎到齊了。


(也就是巴赫[Bach]老師出生前後。)

圖片

圖片

現在的樣子

進入 20 世紀之後,樂譜的複雜程度到了一個極限。換句話說,比起音樂本身,作曲家們更沉迷於讓「樂譜」變得複雜……

圖片

圖片

再加上,由於電子樂器和打擊樂器( Percussion )的加入,使五線譜開始失去意義,轉而成為「圖形樂譜」。

圖片

圖片

爵士、搖滾等並不像古典音樂那樣必須記下所有需要演奏的音符,他們以寫有旋律線及和弦名稱(Code name)的樂譜為基準,自由隨性地演奏。

圖片

圖片

Do Re Mi

不可思議的是,東方和西方都同樣以「音階」來創作音樂,所以,要如何統稱它們便成了一個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利用這個。

格里高利聖詠和 Do Re Mi 的關係

圖片

圖片

Do Re Mi Fa 是因為格里高利聖詠( Gregorian Chant


)中的《聖約翰讚美歌》每行的第一個音剛好形成一個音階,所以用每句歌詞的第一個字母排列起來才開始的。

11 世紀左右的格里高利聖詠《聖約翰讚美歌》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音階的各種名稱


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念法。

圖片

圖片

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記錄音樂的重點問題便是「音調的高低」,以前的人為了寫法十分傷腦筋,怎樣寫比較好呢……於是想出了這個。


試著表現聲音的高度吧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只有一個人唱歌的時候,就像這樣,只要知道音的高低就可以了……


兩個人以上唱歌的時候,因為沒有絕對共同的音高,所以沒有辦法搭配。

圖片

圖片

於是,便誕生了用來表示「這裡是 Do」的記號。

圖片

圖片

現在則畫成這樣。這便是 中音譜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但是,畫了 中音譜號 之後,比方說女聲的音域就會變成這樣,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善!

圖片

圖片


使用表示 Sol 而非 Do 的記號之後,樂譜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辨讀了!


也就是說,將 G 這個字寫成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因此,這裡便是 G,表示 Sol 音,稱為 高音譜號、G 譜號 (G-clef)。


同樣地,如果制定出表示低音的 Fa (F 音) ,那要畫出低音不就很方便了嗎!於是便有了這個。


這裡是 F,表示 Fa 音,稱為 低音譜號

圖片

圖片

大譜表和愉快的符號們

因為聲音和樂器的音域各不相同,所以沒有辦法用同一份樂譜來表示。於是,古人特別為此做了一番研究。


還有呢!表現聲音高度的記號


將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合併使用之後,便會像讀者們所看到的一樣,可以涵蓋很廣的音域,相當方便。這就是 大譜表 ,鋼琴等樂器所用的樂譜就是這種。

圖片

圖片

但是,依據樂器的不同,只用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也會有相當難以表示的時候……

圖片

圖片

……就會變成這副模樣。


於是, 中提琴 就使用 中音譜號 (Alto 譜號)。

圖片

圖片

但是,還是以 低音譜號 為基本,只有在高音的時候才使用 次中音譜號

圖片

圖片

像上面這樣。

圖片

圖片

升降超簡單!升記號和降記號

Do Re Mi Fa 是七聲音階。但是,因為 Do 和 Re 之間還有其他的音,所以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後……


試著讓聲音變化一下吧


讓我們嘗試為音符畫上記號,讓它變成「稍微高一點的音」或「稍微低一點的音」吧!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另外,如果想讓旁邊畫有 ? 和 ? 的音回到原來的音調,就畫上 ??,這也就是「還原記號」(Natural)。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古典音樂簡單到不行!

吉松隆

後浪出版社

¥19.20 會員免費


節奏譜要會唱,從頭到尾一個不差,錯了重來!

先過節奏關,再研究音高!

重要事情說三遍!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愛好者的話

會讀譜就可以了

專業人士的話

當然都得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