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著,是不可能沒有私慾的。古今中外,誰都不會把自己置之度外,那怕是被我們尊崇的名人,都會有絲利己的念頭閃過。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因此也就不可能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圈。

世界不是你所看見的樣子。

也不是我所看見的樣子。

看不見的那些,才是它真正的樣子。

關於這件事。

有些人知道。

有些人不知道。

有些人裝作知道。

有些人裝作不知道。

有些人,就是你說的那些人。

根本無所謂知道或者不知道。


謝邀,或許你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同理心,遇事願意多想想別人的感受,或許你恰巧身邊有那麼個自私自利的朋友,讓你每每感到不爽而又毫無辦法。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恭喜你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豐富的情感,樂於助人等等可貴的品質,一定是一個被大家所接納喜歡的人。只是在自己吃虧時心裡有那麼點憤憤不平,沒關係,你只是需要再多那麼一點包容心。

如果這個答案滿意的話就不用再看下面的長篇大論了。

個人觀點:人只能「自我中心」,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不是我們不願意,是「造物主」沒有賦予人類這個功能。

放眼兩天多年期的神州大陸,莊子與惠子間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濠梁之辯」(記載於《莊子.秋水》):

  莊子曰:「儵(shū)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這段繞口令似的對話,確實中國哲學中又少的對思維主體與客體關係的探討。可惜啊,這種探討被儒家視為詭辯而不齒,沒能延續發展。不過一個深刻問題流傳至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將視線拉回到16世紀的法國,唯心論者笛卡爾在苦苦求索之中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千古命題,這成為了他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其命題大意為:

「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為當我懷疑其他時,我無法同時懷疑我本身的思想」。比較權威的一種解釋是:「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因為我在思考在懷疑的時候,肯定有一個執行「思考」的「思考者」,這個作為主體的「我」是不容懷疑的,這個我並非廣延的肉體的「我」,而是思維者的我。所以,否認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說了些可能太玄乎的東西,不好懂,那說點簡單的。把人比作一台電腦,我們的眼、耳、口、鼻、皮膚等感官就是電腦的輸入設備。我們從外界獲得的全部信息:感覺、知識等都得通過這些器官獲得。大腦作為這台電腦的硬碟記錄了你 從小到大所感受到的一切信息。同時大腦也是中央處理器,它將這些信息篩選、整理、發散(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通過學習我們的大腦獲得了這種能力,可以使人在處理不熟悉的信息時去參照類似信息,而在處理熟悉的信息是直接抄襲之前的行為,簡單說就是經驗)並將這些處理後的信息發出來指導人的行動。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此,我們每個人只能從自己的大腦里獲得」處理後「的信息,我們的所思所為的一切參照都僅僅來源於自己的大腦而非被人的大腦。

你當然會說人與人之間是可以交流的,通過這種方式你會知道別人的想法。假使這是一種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那麼誤會、偏見又如何產生呢。別人的所有行為傳遞給你的信息同樣是外界信息,這些信息通過輸入設備進入大腦後同樣要經過一番處理後再回饋給身體做出反應。大腦在處理這些信息時所參照的依據就是腦中所儲存的舊有信息。而這個處理過程正式讓信息發生偏差的原因。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大腦中一定有這樣一段記憶,小時候大家玩過傳聲筒的遊戲:第一個人告訴第二個人一句話,第二個人告訴第三個人他從第一個人那聽來的話,如此一直傳下去。只要人數夠多最後一個人聽來的話一定與第一個人說的話不一樣。一段信息經過了很多人的大腦的處理一定要出現偏差甚至是顛覆性的改變。

再舉個極端的例子:你要如何向一個天生的瞎子解釋紅色是什麼?你也許會告訴瞎子,紅色是太陽的顏色。可惜瞎子的腦子裡永遠比你缺少一條信息:他沒見過太陽。同樣,這個從你呱呱墜地時就見過的太陽使你無法理解瞎子沒見過太陽這一事實。因為你的大腦沒有過在看不見的情況下去處理「如何理解顏色這一概念」的經驗。

瞎子的例子引出了一個概念:理解。一個人當然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去理解別人,因為你們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歷或遭遇,基因和文化基因讓一群成長環境類似的人們在經歷類似的事情時產生類似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可不得不強調,我一直在用「一定程度」「類似」這樣的辭彙。

回到你的問題「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你需要明白一個事實:」別人的角度「這條信息是由你自己的大腦根據感官所接受的信息並結合大腦中的舊有信息所處理出來的一條新信息。這依舊是一個」自我中心「的狀態。

說點題外話。

1.據研究,5%~8%的男性和約1%的女性是色盲,別人看到的是紅色或綠色,他們看到的就是灰色;2.有的人耳朵不好,第二個音明明比第一個音高,可有人聽來就是相反的;3.當你的手指無意間觸碰到一杯冰水而感到刺痛的那一瞬間,你的腦中是否閃過一絲困惑:我剛剛是被燙著還是被凍著;4.當你第一次和自己喜歡的人親密接觸時,你毛細血管擴張,心跳加快,瞳孔發大,全身微微顫抖,嘴巴有些乾澀,這種愛情的感覺和一個彪形大漢持刀搶劫你時的害怕的生理反應幾乎一樣;5.等等等

那麼你真的能確定你的大腦從外界獲取的信息是真實的嗎?


首先,你要攝想如果你是對方,遇到同樣問題會怎樣?做這種思考取決於你的思維習慣和對對方了解程度,否則會有誤判出現。

其次,勸你不要這麼做,因為社會中能這麼做的只有民事調解員或者類似工作的人群,或者是做具體事物的人做這種事,其他人群不需要這麼去做,這樣反而會給自己招惹麻煩。

最後,人都是利己的,會這樣做只是希望自己不處於被動地位,僅此而已。


想開一點朋友,真能做到的都立地成佛、羽化成仙啦……


在擺脫自我中心的問題上有問題的話,那就是在心理發展階段出現了問題,而不是普遍問題。

皮亞傑用於描述兒童6、7歲以前心理特點的一個概念。皮亞傑認為,在心理發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嬰兒把每一件事情都與自己的身體關聯起來,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樣。

也就是說,嬰幼兒只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斷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關係等,而完全不能採取別人的觀點,不去注意別人的意圖,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同樣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規律和特點去看問題。

兒童早期對世界的認識完全是以他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的,是「自我中心主義的」。

在這個時期,兒童的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他們所體驗和感知到的印象是渾然一體的,造成被體驗和被感知的事物都成為自身的活動,把所有被體驗和被感知的事物都和自己的身體聯繫起來,把自己當作宇宙的中心。

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只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斷和理解周圍世界及和他人的關係等,而完全不能注意別人的意圖、觀點和情感,不能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也不能從事物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去認知問題。這種自我中心主義是由於還沒有把自我和外部世界相分化,因此和成人的利己主義是完全不同的。


你不是他,站在他角度未必是真的理解他。人不容易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他,誰來理解你自己。每個人自己的行為準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如果你們有分歧,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人有好勝心,慾望等等一系列的東西。你以為人很難擺脫自我中心,但人不以自己為中心去理解這個世界,哪裡來的你。同時,你又想站在別人角度去理解他,你沒有經歷過他所經歷過的一切,你如何去了解,你和他是完全獨立的兩個個體,你們所經歷的全是不同,你不理解是正常的,你理解說明你是個為他人著想的人,你想去理解他,說明你不想傷害對方,你愛他。


很多年以前讀到村上春樹的這句話時,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讀懂。「人生而孤獨且無法相互理解,所謂交流只不過互相尋求安慰。」

那時我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根本原因是我內心抵觸這個事實,不願去相信。等到徹底明白這句話的時候,你就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愚蠢之處了。


我們都有一個大的價值觀作為主路,目的地相同,但是也有捷徑。畢竟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或多或少都是趨於自我認知的方向。我們能理解,但是不能感同深受。


人都是自私的,在處理事情時,都會考慮到自身利益是否受損。真正能做到不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幾乎沒有。
那樣會很累,每個人出生環境、見識閱歷等許多方面都不同,很難做到真正的設身處地替別人考慮,何況,誰都難以替自己以外的人感同身受,有時不一定是自私,而是無能。

1.精力有限。自己的問題都多到無法解決,哪還有精力和時間去管別人怎樣去想,如何去做呢。

2.容易精神分裂。當我們每件事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如果別人的理念和自己的立場衝突怎麼辦,是尊崇他人的意志還是堅持自己的底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