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當獅子沖向斑馬羣時,斑馬四散奔跑,而不是看上去更好的策略--集體防禦?

假設在進化過程中,個體出現了集體防禦的基因。從理論上說,這種基因能讓該物種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但是為什麼實際的情況,食草動物集體防禦的情況少之又少?(我有限的認識中,只有水牛偶爾會有)


因為進化史上最近的一個時期,最頂端的掠食者是恐怖直立猿。而在恐怖直立猿面前,戰鬥是沒有意義的,集體防禦那叫集體送死,送貨上門,正好替恐怖直立猿省事了。。。。


有啊,長頸鹿大象野牛都有這種技能。像兔子這樣的是進化不出這種技能的。。。

斑馬怎麼擊殺獅子呢?怎麼集體防衛?比如你去抓蛤蟆喫,如果幾千幾萬的蛤蟆集體聚在一起,就能。。。就能打死你嗎。。。


有,只不過它們遇到了人。現在麝牛還是這樣的,只不過它們生活在北極附近,古代不容易遇到大量人類,而在近代人類的捕殺下,由於它們不跑,因此往往團滅,差點滅絕,好在後來人類有了保護意識。其實我覺得三角龍面對暴龍時就會這樣防禦,因為暴龍比自己大,跑得也更快,而三角龍的角和頸盾更適合集羣防守


有呀 你百度下水牛!還有結夥找獅子 打架的,主要是殺獅子沒必要,如果動物有商品交易,獅子皮可以換一噸草料或領地的話,那我覺得水牛也可能會經常結夥獵殺獅子的。相比和獅子打架, 沒必要一般跑是最佳策略,跑步過的,會像水牛,大象一樣向力量級進化,或者犀牛有厚厚的皮。至少看動物世界,水牛已經向集體對抗天敵這方面進化了。有類似進化的動物也有很多,各個動物進化的方向不同

另外斑馬的生理結構利於奔跑而不是對抗,斑馬是朝著速度方向進化的,

一種物種如果在一個方面取得優勢,就會超加強這方面的優勢進化,比如人類為例,除了大腦和社會協調合作能力方面,基本不會在速度,力量方面有太大的改變,即使人類羣體中有速度力量方面的基因出現,也不會有太大的基因優勢,反而在大腦和社會協調能力方面的進化有利於獲得更多社會資源以及傳遞基因的機會

說的有點雜,題主湊合著看吧!

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假設我是草原上的一隻斑馬,當獅子衝來時,我有兩種方案:

一是拔腿就跑,不給獅子瞧見我的背影;

二是和其他斑馬一起奮戰,企圖與夥伴們一起用強有力的後腿蹬死獅子。

退一萬步講,集體防禦勝算為100%,那麼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我選一,隊友選二,存活率100%;我選一,隊友選一,存活率80%,(跑得比我快的隊友拉低了我的存活率);

我選二,隊友選一,存活率0%;我選二,隊友選二,存活率100%

對每個斑馬個體來說,選一的存活率明顯高於選二。

另外,身處囚徒困境中的囚徒無法根據同伴做出的選擇來調整自己的策略,但斑馬可以根據同伴做出的選擇調整自己的策略。

所以我估計,獅子衝過來時,那隻思考方案二的斑馬大概率死在逃散的斑馬蹄下了。珍貴的集體防禦基因也因此永久地消失於地球之上。


這招對付近戰沒什麼問題,比如獅子鬣狗等等。但是當人類祖先掌握投擲技巧之後,聚團就沒有意義了。一大坨目標無論扔石頭還是擲矛都變得簡單易行。頭鐵不跑就是團滅了。這個時候,死道友不死貧道更有競爭力。

可以參考克拉蘇的羅馬軍團和帕提亞人的例子。


進化依靠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

基因突變是以個體為單位進行的,也就是說不可能一羣斑馬同時突變出集體防禦技能。

而突變出試圖集體防禦技能的個體顯然無法實施集體防禦。

沒其他斑馬陪它一起莽那它就只能自己往上莽。

於是它被自然選擇淘汰掉了(?ω?) ,那是真的慘。


提問者本人

個人認為@江水溶溶的回答是比較讓人信服的。

由此引申出集體主義和個人自由主義在進化上的利弊問題。

結合當前中美博弈(集體主義vs個人自由主義)正酣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思辨意義。

① 個人自由主義,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但可選進化方向更多,可能性更多,環境適應性更強。

②集體主義可以獲得個人自由主義無法獲得的一些技能(比如集體防禦),但進化路徑被首腦把控,集體成員的單次變異,容易被集體慣性糾偏。因此適應性相比不足。

以上兩點,使得個人自由主義更適合增量市場開荒,比如地理大發現時代。而集體主義所獨有的一些高階技能,更適合存量市場貼身肉搏。

那麼問題來了,當今世界是增量模式,還是存量模式?


那樣的話,幾年後牛羊就會越來越多,草就不夠喫了,會把草原都啃光的,最後都餓死——《狼圖騰》

同理,老虎也不能長出翅膀。《翼虎》作者:吳思。

斑馬進化出來的防禦技能是跟著大哥角馬混


比起集體防禦,顯然跑快一點的性價比更高啊。因為不需要比捕食者更快,只要比同伴快就可以了。這樣自然選擇篩掉了跑的稍慢的,在快的裡面再選更快的,整個羣落越來越快,還要什麼防禦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好合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