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說話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方式。可當你漸漸發現你與他人通過說話這種方式難以達到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語言的傳遞效率無法滿足你想要傳達信息的內容時,你自然不願意太糾結於口舌。


2019年,我變得不愛說話,不想理人,覺得一切都索然無味,沒意思,無聊,幼稚。除了。。。。。玩表情包會讓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還是覺得一個人靜靜的玩自己的,比較有意思,畢竟別人明白不了我的笑點,我也不想強迫自己去明白別人的笑點。


不記得了


長大以後,工作了,好多的時候沒有別人嘴巴會說,就不願意多說話了


倒不是不愛說話 只是不願意再去解釋和說多餘的話了


從小學開始各科老師對我的評價都是文靜話少這個亞子。

但是我幼兒園的時候真的活潑開朗(?)跟各種plmm(?)都聊的開也不彆扭啥子的。

老師誇我文靜的時候一開始我是嗤之以鼻的:「我文靜?你看到我那顆狂野不羈又自由的心靈的了嗎?」

後來慢慢我才發現,在別人眼裡我可能真的是「文靜」,比如說提問不回答,平常講話也沒啥熱情,一開始我自己認為我就是慢熱,相處久了自然會熟起來。

然而上了初中之後基本上就是你不找我講話我是絕對不會吭一聲的這個亞子。就算我天天見到你我也覺得沒什麼講話的必要這個亞子。就是覺得講話多麻煩,我一個人發愣都能愣一天我又不無聊所以我為什麼要講話。

我終於明白了。

我果然

只是單純的

不愛說話而已。

(結尾強行點題,發現好像跑題了)


應該是14歲那年吧,在我住院的時候那些虛假的他們沒有一個人打電話來問一下,也沒人來看我,在我出院的時候他們狠狠的傷害了我,我那晚上哭了一晚上,從此之後我對我自己說你只剩家人了,其它的一切靠你自己,也是那一刻開始我不愛說話了


可能是因為這份工作吧。

工作內容太多導致說的每一句話都要簡明扼要,確保別人去執行暢通無礙。這種表達方式給我帶來高效率,且保證高品質的完成工作。但是習慣後,一切溝通前的鋪墊或者委婉的方式,或者閑聊都沒有意義,然後就不喜歡講話了。順便說一下,不愛講話影響真的很大,我最近發現自己有微表情,即使在我很放鬆的時候,眉頭肌肉長期緊繃已經有一些細紋了。而且說話的時間少了思考的時間就多了,感覺跳出自己看觀察自己,估計第一印象是個大嬸吧。當然啦,如果你有一個有趣的靈魂那這一切只是暫時的,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拯救自己出困境。


應該是在6歲左右,除了要好的同學和朋友,基本不和陌生人主動交流。據說我小時候很開朗,說話停不下來的那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