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你一定是平胸。
糾正題主的一個觀點

雖然大部分情況下脈搏數反應了心率,但是脈搏的搏動數不一定是心跳數

比如說房顫的病人會「脈搏短絀」,脈搏數會比心跳數少的
為什麼選擇寸口做脈診部位1.肢體作為遠離心臟的遠端,更能體現血液循環的微弱變化。

2.為什麼選擇手腕部而不選擇其它部位,是為了診脈方便。

註:診脈是一種輔助診斷方法,就像看面色、看舌苔一樣,不能單獨作為判斷疾病的依據。

因寸口屬手太陰肺經,肺朝百脈,肺為氣之主,肺經又起於中焦,乃氣血發源之處,寸口又為脈之大會,故能反映全身臟腑經脈氣血的變化,而診斷五臟六腑的病變。

目前中醫診脈是獨取寸口脈診法。

寸口,中醫又稱脈口、氣口,其部位相當於現代解剖學腕後高骨(橈骨莖突)內側的一段橈動脈。

獨取寸口脈,是指單獨切按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的搏動。根據其脈動形象,以推測人體生理、病理狀況的一種診察方法。

寸口脈為什麼可以診察全身疾病呢?《內經》里有較多的論述,到《難經》則 有進一步的發揮。如《素問·五藏別論》云:「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 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素問·經脈別論》云:「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氣口成寸,以決死生。」及《難經·一 難》說道:「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 取於寸口也。」等論述。

—————————————————————————————————————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說下自己的觀點,因為中醫診脈不是為了測你心跳,是通過你脈象的強弱鬆緊浮沉寬窄長短等,根據你體內「氣」流動的情況,綜合分析你的病情。

脈搏的搏動數就是心跳數,這個你說對了。

但診脈不僅僅是要看心跳多少次,還有別的內容。


測脈搏用三隻手指,每隻手指對應你的脈搏能反應不同身體狀況
1、兩者都能測到心率,而脈診比摸心跳更優雅,更方便。2、脈診除了能測到心率,還能診出脈的浮或沉,或弦,或弱,或滑,等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