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議L發公主,而我卻想成為高塔女巫。」公主輕柔地在日記本上寫下這一句話。

  這是公主被困在高塔上的第十八年,她的父母為了生一個男孩,將她交換給了女巫。

  公主很小的時候就從女巫那知道自己的身世,她不哭也不鬧,只是時常眺望著遠方,美麗的金色長髮鋪散在地面上,如同一池的星光。

  女巫是個很直爽的人,她比公主大了十歲。

  當年的國王都不曾查證過高塔上的女巫到底是誰,就急匆匆的將公主用繩索綁著籃子吊了上去,為了不跟女巫扯上太多關係,他們跑很快,女巫只看到他們逃跑時的塵土飛揚。

  一個十歲大的女巫,看著籃子裏的小不點,兩人眼對眼,都在發懵。

  十歲大的女巫根本什麼都沒做,第二年,國王他們便生了個兒子,他們大喜過望,更加記不得自己丟棄的公主。

  女巫本想偷偷把公主送回去,可年幼的公主攥著她的手指,咯咯笑著的時候,眼睛都彎成了月牙狀,女巫遲疑了很久,最後還是把她留下了。

  公主第一次跟她說,長大後想成為女巫是在五歲的時候。

  女巫是個高危職業,和巨龍、惡魔並列前三。

  所以那天女巫聽到公主的願望,氣的捏著公主圓潤的小臉,逼迫公主發誓,以後絕對不可以當女巫。

  她眼淚汪汪也沒能改變女巫的想法,公主氣了好久,後來見女巫不來哄自己,只能假意答應,其實她背地裡偷偷學了不少女巫的魔法。

  公主八歲的時候就常常獨自一人呆在高塔之上,因為女巫總是穿著一身黑袍子,戴著尖尖的女巫帽出門,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半個月,歸期不定。

  每次出遠門回來,女巫總是會給公主帶禮物。有時是路邊的一朵小花,有時是遠方的清流,有時是一片晶瑩的雪花。

  公主每次都會撲到女巫的身上,偷偷親吻她的頭髮,女巫身上帶著一股子魔葯的味道,刺鼻又難聞,偏偏是可以讓公主安心的味道。

  那一天,女巫照例出門,高塔上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一位遠方的王子。

  他看見公主時眼裡的驚艷就沒落下,他無可救藥的愛上了高塔之上的公主,他要帶公主離開,要帶她回自己的國家,想要娶她!

  被鎖在高塔之上由女巫教養的公主啊,她默不作聲的時候,王子已經替她安排好了一切,多麼夢幻多麼美好。

  可王子就沒有問一句,他想的一切是不是公主想要的。

  女巫回來那天,高塔之上多了一隻被籠子鎖住的青蛙,公主正在做飯,她圍著可愛的圍裙歪頭沖女巫笑。

  女巫摸了摸她的頭,照例掏出自己的禮物,是初春第一支綻放的花朵,公主很高興。

公眾號:睡前小甜餅

每天分享甜甜的睡前小故事


自己寫了個暗黑版美人魚故事,應該夠黑暗!

浩瀚大海的最深處,生活著美人魚王國的子民。漂亮的小人魚公主和她的父王、母后就住在這裡。

人魚公主有著烏黑的長髮、曼妙的身材和大大的眼睛,無論走到哪裡,都沒有人忽視她的美麗,人們似乎被施了魔法一般,駐足流連她的容貌。

比美貌更讓人驚艷的,是她婉轉的歌喉,聽之,讓人如癡如醉,忘記一切。

每一條人魚都是嚮往人類的愛情,人魚公主也不例外,因為人類擁有永恆的靈魂,這讓他們的味道特別香甜......

人魚公主最喜歡聽的姐姐們說那個美人魚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美人魚拯救了王子,用歌聲換取雙腿,最後得到人類靈魂,多麼美麗的故事!她聽了又聽,她多希望能到海面上去看一看!

如果我能擁有一位英俊人類的王子,該有多好啊!這樣我就擁有永恆的靈魂了!

小人魚偷偷離開了王宮,來到了海面。

海面上有一艘大船。船上的人們正在為人類王子舉行盛大的生日宴會。

王子真帥氣啊,如果我能得到這樣的王子該有多幸福!

小人魚展開了歌喉,優美婉轉的歌聲送入了王子的耳朵,王子果然被迷住了!他忘記了一切,沉浸在悠悠歌聲裏,他彷彿看到了一位無比漂亮的女子,在低吟淺唱,在曼妙起舞......

不由自主,他來到了甲板上,張開雙臂,閉上眼睛,彷彿要跳下來一般,任憑讓人們如何阻止、如何呼叫他的名字,他都置若罔聞!

突然海上掀起了巨大的風浪,女巫婆婆憤怒地帶走了小人魚。

你的歌聲會害死他!你要淹死他喫掉嗎?你太惡毒了!」

女巫婆婆說,小人魚歌聲是致命的傷害,會讓人類忍不住跳入海中,失去生命。

你不應該再發出任何聲音了!」

我只是想擁有他啊!我是最美麗的人魚,想要的都能得到!我必須得到他!」小人魚傷心的哭泣,大顆大顆的淚珠變成了無暇的珍珠。

「傻孩子,你應該設法讓他愛上你,只有真愛,能讓你得到靈魂!你到陸地上去,去找他,他一定愛上你的!」

好心的女巫婆婆收下了她的歌喉和沒有用的珍珠,送了她一瓶走上陸地就能得到雙腿的藥水。

快去救你的王子吧!」女巫慈祥地說。

小人魚迅速回到海面,從巨浪的中心救下了王子,把他安全的送到了陸地。

王子醒了,只一眼,便被美麗的人魚吸引了。

你救了我?你叫什麼名字?」

你真漂亮!嫁給我好嗎?」

人魚已經無法發出任何聲音,她突然發現,每邁出一步,雙腿都像走到刀尖上,痛苦不堪!好心的女巫並沒有告訴她會這樣!

她看著王子點頭。她多想跟王子說,自己多麼樂意多麼開心啊!

沒有關係,我救了王子,又這麼漂亮,如果我為王子做更多的事情,他一定會更愛我的!

王子帶著她來到了人類城堡。

收穫美人的喜悅,讓他忘記了他深海中葬身魚腹的大臣和水手,也暫時忘記了沉船上打撈起到無數珍珠。

王子開始興奮地舉辦各種舞會,他要讓整個國家,甚至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知道他要娶未一位美貌卓羣的女子!

每一次宴會,王子都會尋找王國裏最有才的裁縫,為小人魚打造最漂亮的舞裙;都要買到世界上最名貴的珍珠,打扮小人魚;都會紳士地邀請小人魚跳舞,從第一支舞跳到最後一支。

我最愛你翩翩起舞的樣子,像天上下凡的仙女!」

「我更愛你羞澀的不敢和我說話的樣子!別的女孩太不矜持了,很討厭!」

每一次起舞,小人魚的腿和腳就越痛苦一分;

每一次戴起珍珠項鏈,小人魚總會想起父王和母后,他們的眼淚是這個世界上最大最無暇的珍珠啊!

即使這樣,小人魚也樂此不疲!

王子多麼愛我啊!疼一點有什麼關係呢!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王子逐漸發現了小人魚不能說話的祕密。他對她越來越厭煩,越來越鄙夷。

終於,王子無法接受未婚妻是啞巴的事實,宣佈他們的婚約解除!

小人魚多麼傷心啊!大把大把的眼淚掉落下來,變成了美麗的珍珠。她只能把這些珍珠送給王子,祈求他的憐愛。

可王子連看都不看她一眼,他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小人魚,轉身就像鄰國的公主求婚了!

我是漂亮的公主,我想要的東西必須得到!如果得不到,我寧願毀了它!小人魚邪惡地想著,可她再也沒有歌喉這個武器了。

她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可以幫助她!

小人魚找到了女巫婆婆。

好心的女巫給了她一把匕首,告訴她,這是把魔法匕首,一定要在午夜十二點把匕首插入王子的心臟,這樣才能得到解脫,才能得到靈魂。

午夜十二點,小人魚站在王子和王妃的牀前,慢慢舉起了匕首。

誰知新婚的王妃醒了,她迅速用身體擋住了王子!小人魚的匕首刺入了王妃的心臟!

憤怒的王子,拔出匕首,狠狠刺入了小人魚的身體。

小人魚臨死前流下了最後一滴眼淚,流到了地上,形成了一片小小的藍色水窪,彷彿一小片蔚藍的海,映照出了王子猙獰的臉龐。

她的心碎了,碎成了一片一片的,飛到了女巫的瓶子裏。

女巫看著將要裝滿的瓶子,露出了邪惡的笑容:

還需要三個小人魚的破碎的心,我就可以永生了!」

原來當初那個單純善良的小美人魚,並沒有得到靈魂,當初她成了泡沫,在海底不停的吸收破碎的心,才修鍊成今天的巫婆!

小人魚的屍體,被扔到了海中。她的國王和母后撕心裂肺。

每個月,在人魚死去的那一天,海的中心總會掀起巨大的風浪,那是人魚國王和母后懷念小人魚公主的日子,他們的眼淚大把大把的落下,變成碩大無暇的珍珠,順著海流,在藍色的海水裡熠熠生光。

王子聽說海浪中心盛產珍珠,於是,他每個月都命令大量的船長和水手去打撈。他要用全世界最美麗的珍珠,向鄰國最美麗的公主求婚。

子民們聽說了這個消息,沉浸在歡樂的舞會氛圍中。


在我們熟知的經典童話中,無論是灰姑娘,還是小紅帽,都善良純凈無比,都是大團圓的「 happy ending 」。但人們大多不知道的事實是,童話從誕生之日起,就充滿著曲折的情節和陰森的結局。灰姑娘是這樣,小紅帽是這樣,白雪公主也是這樣。


就灰姑娘而言,它有許多個版本,從 2500 年前古埃及的洛庇多斯原型開始,它一直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母題,基本故事情節大體類似:出身社會地位低下甚至是遭受迫害的女性,最終上位獲得愛情與地位。

但這個獲取愛情和地位的過程,早期版本卻大多血腥而暴力。是經過 700 多次改編後,「灰姑娘」才最終變成了現在這樣不僅毫無血腥感覺,甚至還帶有一些純凈柔情的故事。

1636 年,義大利人喬姆巴迪斯塔·巴西爾在其作品《故事集》(又名《五日談》)中講了一個灰姑娘的故事:一個叫齊左娜的小姑娘,和保姆一起策劃設計了一個死亡陷阱,目標是她那惡毒的繼母。故事裡還說,她一開始就被人看出有殺人傾向。然後,她成功誘殺了繼母。她想辦法引誘繼母去看一口舊箱子,然後讓沉重的箱蓋倒下來,壓斷了她的脖子。


繼母屍骨未寒,她就說服自己的父親,讓他娶了保姆。但這並沒有讓她的好日子持續多久,因為,保姆和保姆帶來的 6 個女兒,主宰了這個家。至於小姑娘,就被打發去做清洗等雜活了。因為日復一日地洗爐子,她把自己弄得全身烏黑,於是有了個外號「煤灰貓」。


不幸跟幸運總是交替,正當「煤灰貓」覺得自己灰暗的日子似乎沒有盡頭時,卻又意外得到一棵有魔力的椰棗樹。


藏身於器物中,等待有緣的凡人,並幫發現者完成心願的仙人,又是世界無論東西方都有的一個共通口述故事母題。就像神燈裏的阿拉丁那樣,椰棗裏也有仙人,他跳出來後,也表示可以讓她實現一個願望,她唸的咒語是:

「啊,我金色的椰棗樹,

……現在請你脫光自己的衣服,讓我穿上吧!」

於是,灰姑娘現在穿上了極奢華的衣服,因此參加了很多皇室的聚會。國王一下子就愛上她了。之後,他派一名僕人去找她,要求必須找到。


「如果你找不到那個姑娘,我一定用棍子狠揍你的屁股,你有多少根鬍子,我就抽你多少下!」


於是,當下次舞會開始時,他就整夜守在灰姑娘身邊,然後爬上了她的車。灰姑娘命令車夫狠勁抽馬。車身一抖,國王的僕人掉下車來,可是,姑娘身上的一件東西也掉了下來。


僕人將這東西帶回來交給國王,國王拿起這東西就是一陣狂吻。那不是金鞋,也不是玻璃鞋,而是一種像高蹺的、用軟木做的鞋襯——它流行於文藝復興時代那不勒斯的女性中。


而後,國王舉行盛大宴會,讓其王國所有的婦女都來參加,然後親自一個個地試那隻鞋,直到最後找到那隻「煤灰貓」為止。

這故事的北歐版本更加血腥:國王在舞廳外面鋪下一排瀝青,灰姑娘的一隻鞋剛好就粘上了。他開始在全王國內尋找,在每個女人的腳上試這隻鞋,直到最後才找到這戶人家。


因為要試鞋,繼母的女兒當中有一個大一點的姐姐就悄悄走進臥室,顯然,她想頂替妹妹的名額。然而,無論她用什麼辦法,都穿不上那雙鞋。


而後,她母親找到一把刀,說「把你的腳趾頭砍下來,如果成了王后,你也用不著再在地上走了。」


姑娘照辦了,就這樣忍著痛把腳擠進去了,然後被幸福的王子扛上馬背,遠走準備結婚去了。可是,他們經過灰姑娘親生母親的墳頭時,突然有兩隻鳥兒唱起歌來:

回頭看,回頭看,

鞋上在滴血,

鞋子太小了,

身後的新娘可不是你要找的。

他回頭一看,果真看見鞋子在滴血。於是,王子回到那個人家,讓繼母帶來的另外一個姐姐來試。繼母又提出類似的主意。這次,姑娘削掉了自己的腳後跟,忍住疼痛不作聲,終於又跟王子一起騎上了馬。鳥又唱同樣的「回頭看」歌。「王子回頭一看,果真就有血從她鞋上流下來,襪子都染紅了。」


他又回去了,最後找到了親愛的灰姑娘,他娶了灰姑娘,兩個姐姐也因為嫉妒而雙目失明。

歐洲中世紀人口死亡率極高,孩子的死亡率尤其高。因此,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待遇,他們甚至會親眼看見成人世界的血腥,最常見的,莫過於自己的母親雙手沾滿鮮血,在廚房裡開膛破肚、剝皮取臟,用動物做一頓美餐。中國的情況大抵如此,傳統社會的主流觀念認為,兒童太像小孩就不是好孩子。


因此,所謂對於孩子的保護和警醒,其實並不存在。換言之,並不存在「專門給孩子看的童話」。事實上,那些經典童話的原初文本,保存著大量人類矇昧之初的血腥氣息,折射的也是人類社會早期的觀念,有些依然帶著野蠻、殺戮的痕跡。


喬姆巴蒂斯塔·巴西爾的《故事談》之後六十年,另一個法國人查爾斯·佩羅特於 1697 年發表了一本故事書,裡面有 8 個小故事。令人喫驚的是,其中 7 個都成了經典故事:「灰姑娘」、「小紅帽」、「藍鬍子」、「穿長靴的小貓」、「睡美人」、「鑽石與青蛙」和「大拇指」。這些故事都充滿了血淋淋的情節,尤其是「藍鬍子」,更是充斥著血腥、暴力和不信任。


「藍鬍子」在變成格林童話時,被很多人抨擊其中的血腥和色情,尤其是「藍鬍子」的牢獄裡,關著他眾多前妻的屍體,無一不是血淋淋的,書中的描寫即便是在今天也會被歸為限制級。但它最終還是被改編成了一個童話故事。


但在後來的數百年間,這些故事的情節和結局已經面目全非。《西方文明另類史》的作者稱,這是因為,所有的童話編輯者一向都是隨便改動故事的,在他們看來,這樣做全都是為了孩子。


如我們現在常常在兒童故事碟片中聽到的「三隻小熊」故事,它最初出現時,是為了警醒那些不乖的小孩,而且在這個故事最早的版本中,那個金髮小姑娘其實是一個牢騷滿腹、無家可歸的老嫗。


100 年後,她已經「變」成了一個滿頭金髮的小偷。英國桂冠詩人羅伯特·薩雷在 1837 年出版了的版本里,其中道德取得了勝利,因為喜歡偷盜的老嫗被抓住了。薩雷的版本出版以後 10 多年,一位編輯將故事中的老嫗改成了銀髮女郎,因為,他認為,各種故事中有了太多醜惡的老太婆的形象。銀髮女郎在 1918 年又變成了金髮小偷,因為編輯者們認為,應該嚇唬一下小姑娘們,告訴她們不要隨便到陌生人的房間去。就這樣,專門嚇唬小姑娘的童話故事從此產生了。

安徒生童話集是真正文人童話的開始,但也並非全部,比如安徒生的《大克勞斯和小克勞斯》就是民間故事,而《醜小鴨》就可以稱為文人童話。後來有越來越多的作家創作文人童話,但初期也是陰暗的黑童話,比如王爾德,他創作的各種童話,也有非常陰暗的情節。


愛倫坡也寫過各種童話,更是情節陰鬱,甚至連光明的結尾都沒有。很多時候,專為兒童創作的作品,從文化的解讀上也並不那麼溫暖,比如馬克·吐溫寫的《哈克·貝利歷險記》被海明威稱為「美國最偉大的小說」,是第一部用美式英語寫的作品,其中加了很多黑人的土語。


整部小說雖然感人,但是並沒有那麼多人性的溫情,直到被改編成電影和動畫連續劇後,才顯得溫情脈脈。西方世界中,真正的「正能量」溫暖童話直到 20 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纔出現。

附:那些被改編了的童話

1.魔笛

原版的故事裡,那個村莊鼠患泛濫。一個身穿七彩布衣,手持魔笛的男人前來,提出要幫村莊消除鼠害。村民同意,如果真的實現,則願付出巨大的代價。那男人實現了。他吹奏起魔笛,驅趕了羣鼠。但當他回來索要報償時,村民反悔。笛手決定驅趕孩童。在後來很多版本中,笛手驅趕孩童進入村外的洞穴,有一位村民最終同意付出報酬,他也歸還了孩童。而在陰暗的初衷裏,笛手引導孩童入河,除了一個掉隊的瘸腿小男孩,其他都淹死了。

2.海的女兒

迪士尼版本的《海的女兒》中:人魚公主變成人和王子結婚了。但在安徒生的最初版本里,人魚公主目睹王子和公主結合,絕望地離開。因為魔咒中,只有用剪刀刺死王子,她才能獲救。她沒有照做,而是躍進大海,悲傷地變成了泡沫。後來,安徒生對童話做了修改,新的結尾中,她沒有變成泡沫,而是成了上帝的女兒。可無論如何,她依然死去了。

3.白雪公主

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原始的童話版本中,皇后要求當晚食用白雪公主的肝臟!另外,白雪公主並沒有因為一個充滿法力的吻醒來,她被帶回了城堡。至於白雪公主「屍體」的用途並沒有交代,留給人們想像的空間。在格林兄弟的版本中,故事結尾,皇后被迫穿上鐵靴,跳舞至死。

4.侏儒怪

這則童話的修改版本不是出於凈化醜惡的初衷,而是更加恐怖。在原始故事裡,侏儒怪幫助一名瀕死的女孩,將稻草變成金子供她看病。但他要求女孩交出她生的第一個孩子作為報償。當這天來臨,女孩不願交出孩子,侏儒怪告訴她,如果能猜出他的名字,也能放過她。女孩記起了以前在火堆邊無意中聽到侏儒怪的呻吟,答出了他的名字,侏儒怪火冒三丈地走掉了。改編後,結尾變成侏儒怪肆意踐踏和撕扯自己的左右臂膀而死。

5.杜松林

小男孩媽媽死去了,繼母對他不好,但是小男孩和繼母生的妹妹相處得很好。繼母因為小男孩的爸爸有了外遇就把小男孩殺死,做成湯讓他爸爸喫了。妹妹把小男孩的骨頭收集起來埋在他媽媽種的杜松樹下,小男孩變成了一隻鳥,後來殺死了繼母,把繼母做成了湯,讓爸爸喫掉了,爸爸還說「肉太老了」。最後小男孩和妹妹還有爸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毀掉你的童年——暗黑童話另類史

文/李夏恩

麗茲·博登拿斧頭,砍了她爹四十下兒;當她看清做了啥,又砍了她媽四十一下兒

——19 世紀英國童謠

我母親殺我,

我父親喫我,

我的妹妹小馬蕾,

揀起我所有的骨頭,

包進綢子手帕裏,

埋在杜松樹下。

這小詩如此淺白易懂,不用大費周章,便可從中聽到一個謀殺食人的恐怖故事,而這首小詩的背景故事,其毛骨悚然的指數較之如今已然成為傳奇的驚悚影片《人肉包子》和《三更之餃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心腸歹毒的後娘為了防止前妻的兒子擋了自己親生女兒小馬蕾繼承丈夫財產的路,趁著小男孩兒探頭進箱子拿蘋果的時候,把箱子蓋重重蓋上,把小男孩兒的腦袋砍了下來。


之後,這位天才的謀殺專家為了掩蓋罪行,把小男孩的腦袋綁在無頭屍體上,唆使自己的親生女兒「不小心」把哥哥的腦袋「打掉了」,從而把女兒拉下水,成為自己的同謀共犯。接下來自然是毀屍滅跡,故事作者很漫不經心地寫道:「於是,母親把小男孩兒剁成碎塊,放到鍋裏煨湯。小馬蕾在旁邊站著,哭了又哭,眼淚掉在湯裏,都不用放鹽了。」故事的高潮是一頓盛宴,飢腸轆轆的父親回家後直撲桌上的美味佳餚,渾然不覺這是自己親生兒子的骨肉,反而大快朵頤,喫得津津有味,大讚「這肉湯的味道真是好」,最後甚至要求把肉湯「都給我吧,你們不要喫,這肉湯都是我的!」在享受了一頓自己兒子的親身奉獻的饕餮大餐後,這位父親把喫剩下的兒子的骨頭都扔到桌子下面去了。


讓我們暫時告一段落,再重新回視一下兒這則故事,儘管故事裡很多豐富的細節已經被稀釋了不少,但在今天,恐怕除卻最各色另類的人,不會有人願意在餐桌上聽到這樣的故事,更遑論是讓年輕的爸爸媽媽(「當然不是故事裡的那對奇葩父母」,有人要趕快聲明)給自己正在牙牙學語的小孩兒作為睡前故事講述。即使是聽到這個故事,都足以讓生怕孩子受到驚嚇的父母趕快將自家孩子摟緊懷中——它太血腥,太陰暗了,最好是孩子在 18 歲成年後也不要接觸它。


但這首小詩和它的背景故事並非是某本以血腥恐怖作為噱頭的地攤文學裡的內容,恰恰相反,它的來源正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裏的一篇,確切地說,正是裡面的第 74 篇童話《杜松樹》。


這小詩如此淺白易懂,不用大費周章,便可從中聽到一個謀殺食人的恐怖故事,而這首小詩的背景故事,其毛骨悚然的指數較之如今已然成為傳奇的驚悚影片《人肉包子》和《三更之餃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心腸歹毒的後娘為了防止前妻的兒子擋了自己親生女兒小馬蕾繼承丈夫財產的路,趁著小男孩兒探頭進箱子拿蘋果的時候,把箱子蓋重重蓋上,把小男孩兒的腦袋砍了下來。之後,這位天才的謀殺專家為了掩蓋罪行,把小男孩的腦袋綁在無頭屍體上,唆使自己的親生女兒「不小心」把哥哥的腦袋「打掉了」,從而把女兒拉下水,成為自己的同謀共犯。接下來自然是毀屍滅跡,故事作者很漫不經心地寫道:「於是,母親把小男孩兒剁成碎塊,放到鍋裏煨湯。


小馬蕾在旁邊站著,哭了又哭,眼淚掉在湯裏,都不用放鹽了。」故事的高潮是一頓盛宴,飢腸轆轆的父親回家後直撲桌上的美味佳餚,渾然不覺這是自己親生兒子的骨肉,反而大快朵頤,喫得津津有味,大讚「這肉湯的味道真是好」,最後甚至要求把肉湯「都給我吧,你們不要喫,這肉湯都是我的!」在享受了一頓自己兒子的親身奉獻的饕餮大餐後,這位父親把喫剩下的兒子的骨頭都扔到桌子下面去了。


讓我們暫時告一段落,再重新回視一下兒這則故事,儘管故事裡很多豐富的細節已經被稀釋了不少,但在今天,恐怕除卻最各色另類的人,不會有人願意在餐桌上聽到這樣的故事,更遑論是讓年輕的爸爸媽媽(「當然不是故事裡的那對奇葩父母」,有人要趕快聲明)給自己正在牙牙學語的小孩兒作為睡前故事講述。即使是聽到這個故事,都足以讓生怕孩子受到驚嚇的父母趕快將自家孩子摟緊懷中——它太血腥,太陰暗了,最好是孩子在 18 歲成年後也不要接觸它。


但這首小詩和它的背景故事並非是某本以血腥恐怖作為噱頭的地攤文學裡的內容,恰恰相反,它的來源正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裏的一篇,確切地說,正是裡面的第 74 篇童話《杜松樹》。自 1815 年格林兄弟出版了《格林童話》的第一版至今長達 300 年的時間裡,這則故事和裡面的小詩就像小天使一樣飛向世界各地,成為兒童睡前故事的頭等上選。從老祖母坐在火爐旁講著「很久很久以前……」的遙遠往昔,到 iPad 成為小孩滿月禮物的現代今天,無數的孩子都在故事裡後媽磨刀霍霍聲中進入甜美睡鄉——沒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就像一個孩子深夜出現在父母門前,大哭大鬧說房間的壁櫥裏藏著一個毛茸茸的長角怪物一樣,因為這只是童話。


但這真的只是童話這麼簡單嗎?儘管童話被認為是專為兒童量身打造的故事,但幾乎可以肯定,沒有哪個兒童能寫出這樣的故事,童話的所有作者都是成人,只不過是在模仿兒童的口吻、揣摩兒童的心靈來講述成人認為符合兒童身份的故事而已,歸根到底,它講述的實際上是成人世界裡發生的事,只不過是按照成人的想法把它變得易於兒童消化吸收而已,而它的目的,至少在今天來看,是告訴兒童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解釋兒童可能在成長中出現的疑問,就像《杜松樹》的故事一樣,如果你實在找不出什麼教益的話,那至少也教給孩子在後娘讓你去箱子裏拿蘋果時,別傻乎乎地把腦子探進去。


還是那句老話:童話是兒童邁向成人的第一課。只不過這第一課未必是「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這樣圓滿美好的故事。所以,且讓我們開始第一課,它的名字就叫——

謀殺與亂倫的「第一課」

《杜松樹》可能是《格林童話》裏最讓人攫喉大吐的恐怖故事,但卻不是唯一的故事。《格林童話》中最家喻戶曉的故事之一《非特歇爾斯鳥》(也叫《怪鳥》)裏同樣充滿了令人不寒而慄的成分。被魔法師迷拐走的女孩兒禁不起誘惑打開了魔宮裡的那扇禁忌之門,她在裡面看到的是「一隻大血盆放在中間,裡面裝著砍碎了的死人,旁邊還有一個木砧,上面放著一把發光的斧頭」,驚嚇之餘,她手裡的信物掉進血盆裏,怎麼也洗不幹凈,結果被回來的魔法師「推到、抓著她的頭髮拖到房間裏,在木砧上砍下她的頭,把她砍碎,血流到地上,然後把她扔到盆裏和別的死人放在一起。」在這個童話的法國姻親,著名的《藍鬍子》裏,新娘子打開門時發現自己的夫君藍鬍子不僅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更在之前梅開六度,只不過他的幾個前妻都已經被砍碎剁爛,扒皮抽筋掛在牆上,這個故事連《格林童話》的作者格林兄弟本人都覺得太過血腥,以至於只在初版本中出現過一次後,再版時就把它徹底刪除。


在數以千計不曾被格林兄弟收入童話故事集的民間童話裏,謀殺與亂倫的成分更是俯拾皆是。一則名叫《花盆》的童話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何謂「死了都要愛」——哥哥因為厭惡妹妹的心上人,而把對方的腦袋砍下來,藏在妹妹種的玫瑰花盆裡,於是這個「蒼白的頭顱」成了上好的肥料,滋養愛情之花茁壯成長,以這種另類方式更獲妹妹芳心(19 世紀丹麥童話大王安徒生的經典童話《玫瑰花精》與這個故事類似,只不過按照維多利亞時人的趣味寫得更唯美一些而已)。而在另外一則叫《三隻狗》的童話中,一切則反轉過來,妹妹在哥哥結婚時,把長釘藏在牀墊裏想要扎死他。這個童話的另一個版本是妹妹愛上了自己的哥哥,所以把他的心上人看成是絆腳石,意欲除之而後快。被迪士尼公司翻拍多次的童話《美女與野獸》其實還有一個更早的版本,這個版本里新娘與丈夫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僅僅是人獸之間的不倫之戀,丈夫總是在新婚之夜化身怪物,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婚牀上喫掉新婚妻子。最讓現代兒童,特別是女孩子難以接受的恐怕是他們的童心偶像,既美麗又善良卻保守欺負的灰姑娘,在比《格林童話》早 180 年出版於 1636 年的義大利童話《五日談》(即《故事裡的故事,小孩的消遣讀物》)中,灰姑娘並不是一個完美少女,她的名字也不叫辛迪瑞拉,而是澤佐拉·盧克瑞扎西婭,她不僅不純真,而且和家裡的保姆合謀設計殺死了她的第一個繼母(保姆成了她的第二個繼母,也就是他父親的三房),用的方法正是《杜松樹》裏繼母殺死前妻兒子的箱子戲法,說不定小馬蕾的母親在動手前正好翻看了這本《五日談》來當謀殺教科書。


如果這就是孩子來到人世的第一課,那麼這一課的確讓人觸目驚心。一些人會反駁,稱剛才列舉的所謂「童話」,豆湯的窮孩子講的原汁原味的民間傳說,而是上流社會沙龍裏文士貴婦為排遣無聊編寫的道德故事,所以故事裡的謀殺和亂倫實際上影射的是政壇祕辛和宮闈亂事。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著名的《格林童話》,其實格林兄弟的素材來源大多數並不真的搜羅自田間茅舍,而是從他們在卡塞爾時的一位女鄰居詹內特·漢斯普夫魯戈以及其他幾位鄰居、女僕那兒聽來的,並且為了適合他們心裡認為的兒童閱讀,特意做了大規模的修訂,對格林兄弟來說,搜羅「童話」的目的之一是為自己遭受拿破崙帝國碾壓的德意志故土保存民族記憶。對生活在 17 世紀的那不勒斯人來說,義大利童話《五日談》的作者喬姆巴蒂斯塔·巴西耳筆下的王公士庶都很容易找到影射的對象和事件,17 世紀的那不勒斯王國至少有 119 個親王、156 個公爵、173 個侯爵和好幾百個公爵,單是這些貴族之間的互相聯姻和爭鬥仇殺就足以為巴西爾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巴西爾在《五日談》的卷首開宗明義,痛斥篡奪了正當王位的卑賤小人,最終只能被送上命運的絞架,在心思細密的人看來,毫無疑問是在暗中諷喻騎在那不勒斯頭上的西班牙督主和法國國王的勢力,《商人》故事裡哥哥把弟弟腦袋砍下來的事情則是隱喻那不勒斯在外困之下仍不忘內戰鬩牆的現實。


18 世紀法國文士查理·佩羅在寫《鵝媽媽的故事》時,腦海里閃現出的也是太陽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中酒池肉林、歌舞狎妓的場面,為後世所熟知的《小紅帽》正是自命道德之士的佩羅對淫樂亂倫的王公廷臣們提出的道德規訓。當小紅帽對大灰狼說:「您的大腿可真夠粗的」的時候,佩羅用來表示大腿的詞「jambe」是一個邪惡的雙關語,足以讓 17、18 世紀的法國淑女們赧顏竊笑,因為它的另一層意思是指男性「中間的腿」;而大灰狼的答話:「那樣跑得方便」中的「跑」用的詞「courir」恰好是對「腿」粗的再合適不過的回答,因為它的另一層意思是「做愛」。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怪哉 005:原來童話如此黑暗

往來社

藍獅子出版社

¥6.00 會員免費


格林童話的原版很多都很黑暗,它本來是從民間蒐集來的各個故事,第一版叫格林兄弟民間故事集,不是專門寫給小朋友看的童話。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它起源於德國皇室一個亂倫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暗示。

格林童話總共有七版,每一版都有很大的修改。第一版大致能看見各個故事的原貌。在第一版中,王后是白雪公主的生母。也許是因為這樣安排故事太過血腥,太過殘酷,纔在之後的版本中改掉。

在文本的最初,講到王后生白雪公主前的一個場景:嚴冬時節,鵝毛一樣的大雪片在天空中到處飛舞著,有一個王后坐在王宮裡的一扇窗子邊,正在為她的女兒做針線活兒,窗臺上飄落了不少雪花。她抬頭向窗外望去,一不留神,針刺進了她的手指,紅紅的鮮血從針口流了出來,有三點血滴落在飄進窗子的雪花上。她若有所思地凝視著點綴在白雪上的鮮紅血滴,又看了看烏木窗檯,說道:「但願我小女兒的皮膚長得白裡透紅,看起來就像這潔白的雪和鮮紅的血一樣,那麼艷麗,那麼驕嫩!」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修改過的文本已經相當的「純潔」,但其中仍然含有大量原始文本中的性暗示。針刺破皮膚,流出血滴,很明顯的在暗示處女第一次擁有性生活。白雪公主因為針刺破手指這一事件而誕生,事實上就是暗示著人類誕生的過程。而王后許下的願望裏,也含有這樣的暗示。她希望自己的女兒像白色的雪和紅色的血,而這兩者正是王后對性的直接認識。白色象徵著肉體,血則是性的直接產物。這說明瞭對王后來說,女兒只是性的附帶品,而且女兒對她而言,是作為另一個女性而產生的,具有強大的性的吸引力,甚至說,是她的一個情敵。

可是這種性的象徵在命名時得到減弱。注意到白雪公主的名字,Snow White,並沒有提到血。畢竟對於新生的嬰兒來說,沒有產生血能力,即性的能力。於是白雪公主對王后的威脅小了很多。所以把後文的王后當作生母來看,白雪公主「在國王和王后的愛護下長大」也是可能的事。

但隨著白雪公主長大,她與國王之間的愈見親密,就暗含了著名的伊萊科特拉情結(戀父情結)。對於王后來說,她是明確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丈夫對女兒的愛太過明顯,對自己的愛卻彷彿淡漠。女兒就像一個情敵,從自己手中搶走了丈夫。她將這一點最直接的反映在性的第一吸引力——外貌上。於是產生了著名的魔鏡。王后日日對著魔鏡問:「鏡子啊鏡子,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如果將「美麗」和「魔鏡」的概念延伸,那麼美麗就是性的吸引力,也可以說是重要性。即在丈夫心中,妻子和女兒誰更重要?魔鏡是什麼呢?根據「鏡中我」的理論,魔鏡就是王后的心,魔鏡的回答就是王后所看到的一切在王后心中的反映。王后問魔鏡事實上是在問自己:誰是丈夫心中最重要的人。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魔鏡的回答是在白雪公主七歲時改變的,白雪公主在七歲時成了最美麗的女人,也就是王后看到的國王最重要的人。而在佛羅伊德的理論中,七歲正是兒童性心理開始成熟,由生殖器期走向青春期的過渡階段。兒童正是在這個時候具有了最初的性的吸引力。而王后的擔心正是在這個時候湧現出來。

於是,王后派獵人殺死白雪公主,獵人因為憐憫將白雪公主放到森林裡。從通常的意義來說,母親再怎麼嫉妒、擔心女兒,都不會將她殺死。所以這個情節,可以看作一種放大行為,即誇張。不妨將獵人的行為看作王后的本意。王后在這時想的,只是將女兒流放,使她不能和父親接觸。在現實中,母親將女兒送進學校,有意的強調父親和女兒的性別差異,就是王后行為的象徵本源。

可是魔鏡的回答反映的王后的擔心仍然沒有消失。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仍是白雪公主,丈夫心中最重要的人仍是女兒。這時王后採取的三個行為:化妝成老太婆,賣給白雪公主絲帶、梳子和有毒的蘋果。

在這裡同樣要注意這三件東西的暗示意義。事實上,這三件東西的目的都是消滅白雪公主性的吸引力。

首先看絲帶,原文是這樣寫的:

老太婆很熟練地將帶子給她系在胸前,系著系著,突然,她猛地用力將帶子拉緊,白雪公主便被勒得透不過氣來,很快失去知覺倒在了地上,就像死去了一樣。

這種絲帶可能就是歐洲曾經有過的束胸帶。將絲帶系在胸前,暗含的意義是阻止乳房的發育,乳房是女人性吸引力的一個重要部分,王后試圖通過抹殺女兒性吸引力,以此來減少丈夫對女兒的關心。

梳子的意義,也許等同於剪刀。頭髮是區別男女的重要部分。女人的長髮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王后的用意依然是減少女兒的吸引力。

最直接的是蘋果。蘋果卡在喉嚨間,導致了白雪公主的死。喉嚨在這裡,應該代表著女子的性器。蘋果卡在喉嚨裏,其意義和歐洲流行的貞操帶一樣。直接阻止了性行為的發生。白雪公主在這時徹底的死亡,因為王后採取了極端的手段,阻止白雪公主的戀父情結變為現實。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白雪公主。之所以說白雪公主是有戀父情結,而非王后的主觀臆測,可以從她被七個小矮人收留看出來。為什麼要設計成小矮人?而且是拖著長鬍子、白髮蒼蒼的老人?很明顯,這是因為白雪公主的戀父情結,使她對老年人或者說中年人具有好感。

白雪公主最後被王子救活,其中很顯著的象徵性情節是,卡在喉嚨間的蘋果被王子撞了出來。聯繫到前面的解釋,即是王子和白雪公主之間有了性行為,以此解除了王后對白雪公主性的禁錮。而白雪公主有了丈夫,戀父情結消散了,與王后的矛盾也消失了。這是現實家庭發展的一般結果。

可是在《白雪公主》中,王后遭到了惡報:穿著鐵鞋跳舞死去。這一殘酷的情節在七個修改版中一直保留。現實中女兒是不會報復母親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局呢?我們可以這樣解釋:鐵鞋可以看作對性的禁錮。儘管白雪公主已經嫁了人,但王后隨著身體的衰老,性能力也逐漸喪失,她與女兒一直在爭搶丈夫,但最後,她仍然得不到丈夫的愛。於是在衰老和寂寞中死去。

綜上所述,《白雪公主》這一童話,敘述的就是家庭中的戀父情結。它完整的用象徵和隱喻的筆法描述了母親與女兒關於丈夫和父親這一角色的爭奪。從女兒的出生到出嫁,再到母親的衰老和死亡。殘酷如雪,不帶一點單純。


一片森林裡,住著兔子、野豬、狐狸和母雞一家。冬天來了,狐狸沒有東西喫,就想去找自己的鄰居兔子借一點。

狐狸敲門:「兔子妹妹在家嗎?」兔子打開門,一臉不耐煩:「想幹嘛?你這隻又狡猾又惡毒的狐狸。」「我想借點糧食……」話還沒說完,兔子就要把狐狸往外推。「你這隻狐狸死了纔好,門口就有地毯可以鋪了。」

這時候,母雞一家人路過,兔子馬上換上一副被欺負的表情,淚光閃閃。母雞是個熱心腸,看見這樣,就不分青紅皁白的訓斥狐狸:「你幹嗎?欺負兔子妹子。」狐狸語無倫次:「不,不不,我只是想借糧食。」可是狐狸仍然被趕出村子。最終被獵人亂槍打死。

兔子家門口鋪上了狐皮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確定這是個黑暗童話,我只是想說我們不要成為那隻母雞和那隻兔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