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有錢人賺錢,賺資源從基本層面講是要比窮人更容易簡單。億萬富豪更是如此。這導致有錢人更有錢,世界上現在百分之99的金錢在百分之一的人手裡。如果長期如此,社會會有什麼變化呢?

還有一個疑問,經濟不好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不是錢被有錢人放在腰包,窮人的方方面面都掌握在富豪手裡。但是沒有拿出來消費,也可以說消費不完的。。。


古時候就是這樣呀,錢都在有錢人、勛貴人家,其他人就是去他們做世代家僕,或者自己工作、種地但只夠一家幾口人喫,地和工作都是勛貴人家和有錢人的,世世代代如此,等到地裏管事的和公司高層遍佈錢權人家的無用親戚時,漸漸的壓迫會多,就會有人站出來洗牌,牌子好了又周而復始。


去看劉慈欣的小說《贍養人類》。


就會變成你現在看到的樣子

財團之間會行程聯盟 建立壁壘 建立制度,讓自己的子孫繼續享受紅利


更新一下,今天在首頁看到關於

如何評價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

相關回答

韓國也是一個財閥獨大的國家

題主有興趣可以去看這個問題下的發言


現在很亂的那個城市。

HK.

就是因為長期的資產分佈不均。

民生改善與經濟增長不協調

民生改善長期未能與經濟增長相協調,普通民眾未能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存在諸多社會矛盾,這為其經濟的發展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

異常繁榮的房地產,樓市價格高得離譜。

人均租房面積租房只有16平方米。

生活成本高、物價高、教育貴。

HK.是頗有自己特色的一種富豪經濟形態,億萬富翁的凈財富相當於當地GDP的75%。這樣的比例,全球任何其他地方都難以望其項背,即便在統計表單上距離他們最近的瑞典和俄羅斯,具體比例也只有20%左右。——2014年報道

所謂富豪經濟,即經濟增長是由少數富豪推動,而且很大程度上也主要由他們消費的經濟形態。研究者們指出,投資者們想要了解今天各個複雜的市場,對這種經濟的分析是至關重要的。

 「美國銀行美林最近發布了一篇研究報告,題目為《皮克提與政治經濟學:不均的復仇》,考慮到香港奢侈品銷售局面的反轉,這一報告可謂適當其時。在應該如何瞭解香港這種財富高度集中的經濟體方面,這一報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幫助。

  所謂富豪經濟,即經濟增長是由少數富豪推動,而且很大程度上也主要由他們消費的經濟形態。研究者們指出,投資者們想要了解今天各個複雜的市場,對這種經濟的分析是至關重要的。

  美林警告說,現在富豪經濟與奢侈品部門正遭遇了一系列不利因素的襲擊,而這也恰好可以詮釋香港何以成為了現在的問題港。

  首先,研究者指出,量化寬鬆政策的終結會損害到富豪們的資產負債表和影響到他們的行為。流動性的收緊會遏制財富的增長。他們指出,蘇富比(BID)的股價就是全球流動性變化一個很好的早期指標,而所謂佳釀指數(Fine Wine Index)對於中國尤其有明顯的前瞻性意義,現在,這兩者都發出了警報。

  新興市場的反腐敗行動則是另外一個利空因素,美林指出,全球新增奢侈品銷售額的一個重大推動力就來自新興市場的腐敗。香港如此與中國大陸接近,這就意味著,當地很容易感受到中國大陸正在進行的反貪腐運動的衝擊。事實上,這正是奢侈品銷售近期下滑的最常見解讀之一。

  其他分析師們則在強調,這反貪腐運動很可能並非只是暫時的。毋庸贅言,這是一場涉及範圍極為廣泛的運動,因為在中國,與政府有關的生意實在是無所不在。

  法興銀行最近在一份研究報告當中警告說,那些推動著中國高端酒類價格走高的政府開支很可能將一去不復返了。他們預計銷售環境會呈現出「新常態」,即買酒的人真的要花自己的錢了。對於更廣泛的奢侈品領域而言,情況很可能也是如此。

  從較長期的角度說來,皮克提理論提出的問題是,最富有的10%以犧牲其餘90%為代價而日益富有,這不可避免會引起將來的反彈。美林警告說,政治上的高度對立,極端民族主義興起,以及社會動蕩等都值得警惕,而這些顯然對市場都不是什麼好消息。研究者們還補充說,從更長期的角度看來,如果沒有適當的政策幹預,各個新興市場國家也都很可能會演變為極端的富豪經濟形態。

  考慮到已經有明顯證據顯示香港堪稱「極端富豪經濟」,當地政府已經沒有理由不嚴肅考慮這些警告了。

  如果我們這個世界真的會目睹「不均的復仇」或者是「皮克提反彈」,而且是首先發生在香港,那我們顯然沒有理由大驚小怪。高端店面門可羅雀對於投資者而言當然值得憂慮,但如果當地管理層面沒有任何改善,那這點憂慮恐怕最終很可能會被證明只是小兒科而已。(子衿)」————來自2014年的文章


甚至有某富豪不願建港珠澳大橋、

所以有人戲稱香港是座李家「城」。


董特首的八萬五計劃,大幅度提升市場供應,疊加97年金融風暴,立竿見影的打掉了香港的房價,但是董特首的計劃還是失敗了。

1、香港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土地制度。

2、香港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

3、香港開埠後,轉口貿易等商業活動日漸頻密,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4、香港華商對地產投資的執念。


90年代的時候,中國還沒有公攤這個概念,是李嘉誠在香港首創了公攤面積

——這個非常有利於房地產商和物業公司的概念

賣樓花(預售制)、公攤面積、勾地制度等諸多玩法在將香港房價不斷推高的同時,也為其他一些城市土地與樓市制度做了示範。」

香港四大家族之所以能「富可敵國」,最根本的還在於土地供給制度和房地產依賴模式。


在香港樓市發展的幾十年中,不可忽略的不僅僅是香港的土地制度,在這背後還有資本的力量——香港地產商的發家。

1889年,香港第一家房企誕生:香港置地及代理公司,到1930年,已成中環最大的地主,此後50年,置地穩坐香港房企老大之位,從未旁落。

不久後,這裡將孕育出香港「地產五虎將」,以及「四大天王」。


前段時間上映的《反貪風暴4》裏有一句臺詞說,「坐牢,纔是香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極具嘲諷意味,反映了當下的一種社會現狀。


擁擠程度苦不堪言,毫無尊嚴。

諷刺的是,就在這擁擠不堪的籠屋、劏屋旁邊是萬年不變,佔比香港全境70%的郊野公園和麪積千畝的豪華高爾夫球場。

目前香港貧窮家庭數目高達53萬戶,當中30萬戶屬於在職貧窮家庭,貧窮人口超過130萬人,而目前香港的總人口是740多萬。


是覆滅和重建。


所以有了奶瓶戰略 幾百年前就有經濟學家預測到了 等膠囊時代還沒來之前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富人隨意玩 窮人玩手機看劇看微博出軌八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