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人都在討論掙多少錢,理想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很多人甚至恥於談理想


用一層看,理想主義者面對現實,用林宥嘉的歌詞說應該是【天真有邪】。因為大部分人是沒有什麼資本的,大部分是經濟,也可能是天資,所以難免背負一些,理想看來像是夢裡看花,只能遠觀。

看似說不夠努力,意念不夠堅定,實際是要想生存,難免要在複雜的生活圈裡「左右逢源」。你話不能說的太難聽,銳利的性格要有所收斂,該擔的責任你要主動承擔甚至是被動承擔別人的責任。這時,你會說,沒事,我不妥協,這話年輕時你可以隨便說一說,給自己暗示,大不了我跳槽!但,到了一定年紀,你再去看一看,似乎這個環境容不下你去任性妄為,加上你要承擔的責任遠比之前要重,會有自己的掛牽,就愈加被束縛。

年輕時,你的理想主義隨著在城市的生存紮根漸漸消磨,這中間會伴隨著自我懷疑、躊躇到不得已而為之,後來,很多人會給這種不得已的屈從打上默認標籤,這種所謂的痛苦也會被漸漸淡忘,偶爾突發感慨,大概也會回憶回憶年少的堅持。不能說這種理想主義消失殆盡了,而是換了另一種方式隱遁在某處了。

另一層看,某些理想主義者是不顧形式的堅決不妥協,一樣的生存環境,選擇的是最銳利的形式對抗,甚至大部分情況不願做出一點點改變。這樣的人固然是可敬的,但也是自私的,因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隨波逐流是對個人的致敬,然而這樣的偏執大部分情況下會傷害到周圍的人。所以,這種理想主義本身並不會帶來多大痛苦,反而帶給個人更多專註感和信念感,反倒是周圍人的心傷、冷眼、失望會給你帶來更多痛苦。


理想主義者在如今社會只會很孤獨。人生得一知已足。他們並不痛苦。


老子不和大學生思想未成年的討論問題。


不要當空想家,要做實幹家。

讀聖賢書,修身煉心,增長智慧才幹,破除虛幻的理想,立志於自我生命的升華。

訓練駕馭自己生命力量的能力,妥善處理生活工作各方面的事務。


……首先理想主義者跟理想是兩個概念。

理想主義者指善於運用直覺去認識世界,運用情感去對世界作出判斷的人。

所以理想主義者在如今的社會裡並不會痛苦。

其次,看你書面表達的含義,你的理想主義者應該是指有夢想的人。

那我就更不懂了,真正追求夢想的人哪有時間來提問這種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況且追求夢想的路程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感到痛苦很正常吧?

那麼可以合理猜測,你的理想主義具體表現在,逢人就大談特談你的夢想,你天馬行空的未來暢想。

不是現在的人恥於談論理想,從古至今,沒有行動空談理想的人,都會被恥笑。


真正的理想主義是快樂的,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而快樂


如果一個人能完成理想,還會因為缺少完成理想所需的金錢而痛苦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