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該條河流或湖泊有一段故事,或者風景很美balalala


1,綏芬河

前幾天綏芬河市成了全國聚焦點。綏芬河市得名於同名河流——綏芬河,跟它所在的省一樣,都是跟河流同名。這條水系在黑龍江省境內有個很小眾化的唯一——唯一一條不屬於黑龍江水系的外流河(之所以不能說綏芬河是,是因為綏芬河也有幾條支流,比如瑚布圖河)。說來有趣,黑龍江作為中國和蘇聯的界河,其流域非常大,以至於整個黑龍江省只有兩條河流不是黑龍江的支流,一個是西邊的烏裕爾河,這個是內流河,淌著淌著就沒了,最後成了一大片濕地——扎龍濕地;而另一條就是東邊的綏芬河,它單獨入海。

金朝的時候,東北有五個猛安謀克路,也就是隻管轄有猛安謀克女真人的行政區,其中兩個,一個叫蒲峪路,一個叫速頻路。蒲峪,就是烏裕爾,速頻,就是綏芬。

哦對了,遼朝的時候,速頻還有個翻譯叫率濱,率土之濱的率濱——似乎從來沒有聽網上那幫唸叨現在地名不如以前雅緻的人說綏芬河不如率濱的,不知道為什麼。

2,明代黃河

傳統認知上總是覺得,黃河在兩宋之交的時候因為杜充決河而奪淮入海,一直到乙榮五年河決銅瓦廂復從大清河入海,七百年都是如此。

實際上這個說法還真不是這樣的,首先,杜充決河只是導致了溢出的河水沖入汴河繼而入淮,並沒有造成實質改道,真正的奪淮應該是在金朝後期的明昌四年——這距杜充決河差不多七八十年了;其次,乙榮五年河決銅瓦廂入大清河,黃河有接近二十年的擺動期,在此期間黃河基本上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河道之所以說擺動,就是因為它在幾十公里寬的魯西平原上隨意走,今天黃河從村北頭過,可能明天就從南頭過了,如此搖動了二十年,才沖刷出一條略微穩定的河道——而這二十多年,也是包括今天山東聊城菏澤濟寧河南開封商丘濮陽新鄉這大片區域草莽氣最重的時候,殺官而反年年不絕;最後,這七百年間黃河大概有三次加起來十多年的時間,改道入渤海。以明朝中前期為例,黃河入海大概有七條通道,一個是傳統認知上的,從開封——商丘——徐州——清江浦奪淮入海,第二個是從鄭州往南入賈魯河,走洧川扶溝西華周家口入潁河,在潁上正陽關入淮,第三個是從中牟入沙河,到周家口入潁河,第四個是從開封城東南下通許入沙河,到周家口入潁河,第五個是從通許入渦河,經亳州到懷遠入淮,第六個是從銅瓦廂往東北,跟今天黃河下游一致,從利津入海,第七個就是從黃陵崗往東北在定陶沖入菏水,到金鄉魚臺沖入運河,再南下徐州。黃河就在這七條河道里任選一條或多條,隨機入海。

3,水東

抗戰和解放戰爭中,有個區域叫「水東」,設置過水東根據地、水東解放區、中共水東地委、水東軍分區。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河南河南周口杞縣太康睢縣通許陳留淮陽柘城這一大片,與此對應的,西邊的許州長葛臨潁西平那邊叫水西。

水東、水西,說的是哪條水呢?這是拜蔣委員長所賜,決了鄭州花園口,滔滔河水經賈魯河注潁河入淮河,硬生生把豫東一分為二,然後共產黨人在一片泥濘中開闢了水東、水西兩塊根據地,一直到47年3月,南京當局才堵住了花園口潰堤,黃河回歸大清河故道——由於事先並未通知中共,所以又差點把冀魯豫邊區給淹了。

4,金堤河

很多人都聽說過,河南範縣的縣城在山東境內,是個飛地。其實人範縣早在十多年前就在自己的境內新建了一座縣城,山東境內的那個現在已經成為了徹底沒人要的棄兒了,雖然人還是河南的。

這事是怎麼形成的呢?得接著上邊的那個故事說。47年南京當局堵住了花園口潰堤,黃河回歸北道,就是今天的黃河下游,而範縣老縣城在今天的山東莘縣古城鎮,挨著黃河河道差不多有三四十里地,乾涸了八九年的黃河一夜之間來了水,那就是個災難,於是多災多難的範縣又雙叒叕遭了災,因為是我黨控制,挪地方吧,於是挪到了金堤河以南的今天範縣新城的位置。不久之後,國朝剪滅蔣軍底定中原,建國了,為了治理黃河,在黃河南北設置了兩個滯洪區,什麼叫滯洪區呢?就是說如果洪水太大真的沒辦法了,那就人工決堤,讓洪水注入事先規劃好的區域,以減小損失,比如荊州南邊的公安縣就是荊江滯洪區。黃河這邊呢,在銅瓦廂到平陰之間,南北各置了一個滯洪區,北邊的橫亙長垣、濮陽、範縣、莘縣、壽張,基本就是把金堤河為滯洪區北堤,南邊的就是東平湖。而當時的範縣縣城呢,整好在金堤河以南,也就是位於滯洪區內,這是很危險的,巧的是正在這時候中央裁撤了山東莘縣,吧徒駭河西北的幾個鎮劃入冠縣,而包括十八里鋪、朝城、觀城在內的大片區域都給了範縣,於是範縣就把縣城挪到了金堤河以北的地方——反正那時候對於我黨來說,找個院支起來幾張桌子就可以辦公,搬遷縣城也不是什麼大事。就這樣,範縣縣城就搬遷到了當時的櫻桃園,也就是現在的莘縣櫻桃園鎮。可是過了幾年,聊城地委這邊發現沒了莘縣很不方便管理,於是又恢復了莘縣,而莘縣和範縣的界限呢,就乾脆以金堤河為界,便於管理,再者,這也就相當於把範縣整個扔到了滯洪區內,萬一出事,只需要犧牲一個範縣,不用再把莘縣也搭進去,可為了縣城的辦公安全,縣城就沒跟著遷回去,而是留在了金堤以北——反正莘縣範縣都是山東聊城地委,內部的事,有什麼需要協商的上報省委就解決了。

好死不死,範縣突然就劃歸河南了。以後再想跟莘縣協調土地,那就是兩個省的事,有話報國務院再說,於是就成了縣城在外的詭異局面,一直到90S末,實在受不了進城先出省的範縣軍民,在金堤以南謀建新城,而老城則給了個「城關鎮」的名號繼續堅守,總有一種南宋委任宗澤留守東京的感覺。時至今日,範縣城關鎮人民政府仍然堅守在山東莘縣境內,管著老城的金村、張扶村以及三個居委會,除此之外,新縣城所在的地區也歸城關鎮管理,有趣極了。

噢對了,47年黃河改道回歸這事不僅讓範縣搬了家,捎帶著東阿從黃河南邊的老縣城搬家到黃河北邊的銅城鎮、齊河從黃河北邊的河邊搬到了現在的晏城鎮,也是拜這事所賜。


不請自來了,看到這個問題我就立馬想到了馳名加村,感動全米的「魁北克之眼」——Manicouagan Reservoir,直譯是「Manicouagan水庫」,國內一般稱作「曼尼古根隕石坑」。

18年夏天的該水庫,由哨兵2號衛星拍攝。

這玩意兒是在魁北克省北部的一個環形撞擊湖,外圈直徑約65公里,水面面積約1942平方公里,或者說和深圳的陸地面積差不多。因為真的特別地圓(不論是湖還是湖心島),所以在空中觀賞起來極具美感。

Google Map上的隨意截圖,可以看到東北角的該水庫。

這個水庫的基礎地貌是在約2.14億年前被一顆直徑約5公里的隕石撞出來的,當時的隕石坑直徑大約是100公里,經過這麼些年的侵蝕和堆積變成現在中間高外圈低的狀態。

當然,最重要的是,它能變成現在這樣如此規整的一個環形湖不純是自然的力量,是有人為加速的。畢竟都說了這個是「水庫」。

1970年Daniel-Johnson大壩的建成蓄水聯通了隕石坑東西兩側本不相通的兩個新月形自然湖泊(西側叫Mouchalagane,東側叫Manicouagan ),才由此形成了現在的曼尼古根水庫。

07年的大壩近照,其大致位置參考上圖土黃色的點。

另外,湖心名叫René-Levasseur的島是世界第二大湖心島,也是少數比湖泊面積還大的湖心島之一。


圖片皆來自維基百科。


1.興凱湖。

該湖本為中國內湖,唐代起稱為湄沱湖,至清代被女真改稱興凱湖。在沙俄和蘇聯割佔中國領土狂潮中,被成為中俄界湖,俄稱之為「汗卡湖」。

事實上不考慮分界因素單看面積,興凱湖本是中國第二大湖、第一大淡水湖,然鵝正是因為毛熊的竊據,所以官方有意忽略此湖存在,並將該湖原本的榮銜轉給了江西省的鄱陽湖。類似的情況,呼倫湖因地處偏遠,遂不被納入傳統五大淡水湖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密山市境內的興凱湖頂端有處潟湖,叫做小興凱湖。

2.額爾齊斯河。

該河原本並非中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但在外蒙古後,中國失去古稱劍河的葉尼塞河,於是額爾齊斯河成為唯一。

3.巴爾喀什湖。

該湖曾經作為中俄界湖,在沙俄和蘇聯割佔中國領土狂潮中被竊據,現歸屬哈薩克。比較有趣的是,該湖是東鹹西淡的神奇存在。

4.雅魯藏布江。

該河名稱實際上是名詞疊用的產物,在藏語中,「藏布」本身就有河流的意思。比較有趣的是,如果直譯的話,雅魯藏布江可以直譯為雅魯河,但這樣會與東北的雅魯河重名了。

值得一提的是,藏語的「曲」也有河流的意思;藏語的「錯」、蒙語的「淖爾」、「諾爾」,滿語的「泡」本身也有湖泊的意思。

由於雅魯藏布江下游經過印度,所以每當中印衝突時,雅魯藏布江總是能夠為國家做貢獻,類似的河流還有瀾滄江。

5.在古代,有很多比較開闊的內陸湖泊也會被冠上「海」的稱號,持續至今的便有很多,還有些如今被稱作湖的湖泊,例如伊塞克湖、貝加爾湖、貝爾湖、巴爾喀什湖、烏倫古湖,就曾經分別叫做熱海、瀚海、捕魚兒海、夷播海、布倫託海。

6.黑龍江。

該河本為中國內河,在沙俄和蘇聯割佔中國領土狂潮中,被成為中俄界河,俄稱之為「阿穆爾河」。在佔領黑龍江以北後,許多支流名稱被俄國人更改,例如精奇里江改稱結雅河、牛滿江改稱佈列亞河等。

該江也是日本黑龍會的名稱來源,因日本人試圖將俄國人驅逐出外東北實現獨佔。

同時,黑龍江也是歷史上諸多重大事件的關聯地,例如雅克薩戰役、海蘭泡慘案、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廟街事件等。

7.松花江。

該江的西流段歷史上長期與嫩江存在松花江正源之爭,於是偽滿時期為平息爭端,西流段被改稱第二松花江,該名稱一直沿用至1988年2月25日,最終西流段被裁定為松花江正源,由吉林省人民政府發文停用第二松花江之名。

8.天池。

目前比較知名的天池當屬長白山天池,但除長白山天池之外,中國還存在天山天池、雲龍天池和阿爾山天池。

9.淮河入海水道。

自黃河奪淮後,黃河失去直接入海通道長達八百餘年,直至中國共產黨時代,先是在1952年春修築完成蘇北灌溉總渠,後於2003年7月修築啟用淮河入海人工水道,大體上結束了淮河的痛苦。

10.微山湖。

歷史上圍繞原屬沛縣的微山湖湖田湖產問題,江蘇沛縣土民和清代徐州官府招募來的魯西南移民進行了大量規模不一、跨越三世紀的械鬥,堪稱武德充沛,最後成立微山縣,微山湖大部分劃歸山東。

11.五大連池。

原本在該地設有德都縣,後取湖泊名改稱五大連池市。

12.洪澤湖。

歷史上洪澤湖水患嚴重,中共建政後為治理水患需要,安徽將盱眙和泗縣的一部分轉手江蘇,從江蘇換來碭山和蕭縣。

13.青海湖。

青海湖歷史上第一次被納入中國版圖是前漢末年,然鵝比較搞笑的是,這是王莽好大喜功、為湊足東西南北四海之地,向當時的羌人首領良願暗中購買、名義上由良願「奉獻」而來的。

14.查干湖。

該湖原稱查干泡,由於魚類產出豐富,所以每年都有蒙古族傳統冬季捕魚活動,吸引四方來客,頭魚更是經常賣出天價。

15.東平湖是歷史上梁山泊的遺跡。

16.武昌湖不在湖北武昌,而是在安徽。

17.有些水庫也會給自己起名叫湖,例如新安江水庫稱作千島湖,新豐江水庫稱作萬綠湖,類似的水庫還有松花湖、白山湖、二龍湖、月亮湖、新立湖、千峽湖、仙霞湖、飛雲湖、仙宮湖......


大蘭港河

一個海南省文昌市的一條很普通的河流。發源於翁田鎮抱虎嶺,注入大蘭港。

為什麼說它有趣?

起因是我在衛星地圖上的一個小發現。

淡綠色的是農田,深綠的是長滿樹林的丘陵(說是丘陵,不如說是十幾米高的小土包)。

看著農田的走向,是不是很像什麼東西?

這裡需要引入一個知識。

翁田鎮盛產石英砂,但在農業社會,石英砂存留不住水分,是非常差的土地,按照文昌當地人的說法:「拉奧力給不出草。」的地方。

於是我順著大蘭港河出海口回溯。接著查閱了一下文昌縣誌。

解放後,黨中央把水利當作農業的命脈,發動羣眾、組織羣眾大搞興修水利運動。初期,興建小型引水工程、治理平原地區排水工程及沿海地區防潮工程。1956年至六十年代中期,根據黨中央提出的「小型為主、以蓄為主,社辦為主」和「全面配套,加強管理,更好地為農業增產服務」的方針,依靠羣眾力量,掀起以建立蓄水工程為主的水利建設熱潮,全黨動員,全民上陣,小型水利由社隊組織人力興修,中型水利由全縣組織協作,千軍萬馬,南征北戰,1958年,上水利工地勞動力超過10萬人,人工肩挑,車子推拉,幹得熱火朝天。五十年代後期,興建了湖山、東路、寶芳等中小型水庫425宗,庫容達到11600萬立方米。——《文昌縣誌·水利 電力》

大蘭港河的幾乎每條支流的上游,都興建了小型山塘水庫。

在上世紀50年代,以大蘭港河為代表的翁田鎮河流,被以「山塘水庫蓄水,河流調節」的方式,綜合開發利用了,形成了特色的所謂「河谷農業」,擺脫了「拉奧力給不出草」的農業困境。

翁田鎮是文昌市著名的無公害瓜菜種植和海水養殖基地,反季節瓜菜種植、海淡水養殖、礦產開採和林業是其支柱產業。2009年全鎮種植反季節瓜菜3.5萬畝,其中西瓜1.9萬畝,辣椒1.4萬畝,其它瓜菜0.2萬畝


世界上最短的河流:D河、Roe河

D河 圖源Google Earth

Roe河 圖源Google Earth

D河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林肯市,連接德弗爾斯湖和太平洋,僅130米長,在1989年之前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全世界最短的河流。

Roe河位於美國蒙大拿州的Giant Springs State Park國家公園中,注入密蘇裏河。Roe河全長61米,深約1.8m-2.4m。1989年到2006年間為吉尼斯世界紀錄中的全世界最短的河流。

D河和Roe河的「最短之爭」源自1987年,當時Roe河並沒有名字,附近的大瀑布市(Great Falls)林肯小學五年級學生向美國地名委員會請願,希望他們可以接受「Roe River「這個名字。在1989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取代D河,將Roe河列為世界最短河流。林肯市人民為了奪回D河這個」最短「頭銜,提交了最新的測量記錄:在極高潮時,D河長度僅37米!同時,D河支持者聲稱Roe河只是一條學校排水溝;而Roe河支持者則認為D河是「Ocean water backup",聲稱Roe河只有9.1米長,並希望可以重新測量。

最後,吉尼斯選擇擱置爭議,在2006年之後不再列出最短河流。

D河出海口 圖源谷歌街景

Roe河 遠處為密蘇裏河

註:以上兩條僅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過的最短河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