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首先,對我來說,比較不是排名,只是分析各自的特點。

林子祥

我發現香港那邊的高水平歌手,特別是中生代和老一輩的歌手,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唱功上的取捨,做得非常平衡。

平衡到什麼程度呢?

平衡到你覺得他就是在說話,就是在吃機能。

林子祥就是這樣的代表。包括李克勤,陳奕迅也都是。

我們都知道,如果在唱歌音色中加入更多的頭腔泛音和咽腔音色,可以讓聲音變得更為華麗,但是如此一來在情感和語感的表現上自然會被衝擊力所掩蓋。

所以通常這些做出取捨的歌手會被認為是缺乏技巧。比如林子祥我就不止一次看到說他只是機能好。

但實際上,這種機能好,只是唱功上氣息包括共鳴比例做得非常平衡的體現。

比如頭腔和胸腔共鳴比例正好,你不會聽得出他哪個腔體的音色更突出,而僅僅是把我們說話的音色更為音質化。

氣息上同樣,你不會聽起來過於飽滿,或者過於收斂。基本就是胸腹式最自然的狀態。

林俊傑

JJ的唱法選擇上,實際就有些更鮮明的對比。

對我來說,好聽和動人,完全是兩個東西,沒有誰好誰壞。

有的歌非常好聽,讓我們能反反覆復聽,有的歌非常動人,也能讓我們反反覆復聽。

所以對於曲風的要求來說。

港式情歌,本身就比較注重情感,在裡邊情感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歌手的一切技巧都會為了情感服務。

所以這方面的優秀歌手,會在語感和技巧的平衡方面做得登峰造極。

JJ從出道開始就是比較走rnb路線的。單就rnb曲風大量的轉音,就註定他無法從語感和表達上去靠攏,而是要在唱商的培養,唱歌的表現力,編曲上下功夫。

所以我們從JJ的歌曲和技巧選擇上,同樣能聽出這樣的痕迹。

更多頭腔和咽腔帶來的華麗音色,更多聲帶邊緣震動帶來的氣感和顆粒感。在演唱上也會出現更多的變化。

所以這些歌手,壓根就沒法在同一個框架下分高低的。

你讓JJ一開始就去唱港式情歌,他最後一樣能登峰造極。

你讓林子祥他們一開始就是唱rnb,他們最後一樣也能登峰造極。

這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非常有天賦,謙遜,熱愛音樂並且努力的歌手。

這樣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是成功的。


不是一個唱法,沒法比。

但在同類唱法里,這兩人是最強的。

很多喜歡唱歌的人高音唱不上去都很鬱悶,於是各種研究這些高手的唱法想學習,實際上每人的音色嗓音都不一樣,必須針對自己的特點才能真正用科學的方法唱高音。而這些方法我不認為有高下之別。因為唱高音天賦真的很重要,薄嗓的人高音隨便上,厚嗓的低音可以很渾厚,但高音就是唱的很痛苦,雖然用技巧也可以唱但遠沒有本錢好的人那麼輕鬆可控。

本錢好的歌手裡,林俊傑的強混強共鳴,林子祥的大比例胸聲,庾澄慶的頭聲,趙傳的咽音等,都是很牛逼的高音唱法,也都需要很好的本錢和很強的技巧才能做到,但像張學友陳奕迅這些高音本錢並不算好的,他們的弱混,假聲或咽音的表現力同樣不差,一樣可以唱到A5甚至更高,而且甚至比那些高音歌手更有味道,不代表他們不會所謂的「國際化「韓式高音就是唱功不行。這也是為什麼不同的人做的唱功排名到了後面都爭議極大的原因。我個人覺得真正評價唱功還是要看錶現力,但這個實在主觀,希望以後能有真正合理的評判標準。


我不知道林俊傑算個什麼和大爺比唱功,這句話不是捧一踩一,而是事實,你大爺畢竟是你大爺


單論唱功,個人只服Alam和天津京劇銅錘花臉的康萬生康三爺!


唱功比的不僅僅是「唱」,還有「功」,恕我直言從功的內核來看完全沒有可比性,這就像拿李白和潘安比文采。林子祥的歌聲纏綿悱惻而又洒脫豪放,從「功」的層面來說完全可以說是歌唱界的「詩人」,很易引起共鳴打動人心,林俊傑的歌聲只停留在乍一聽聲音還不錯和技巧還挺嫻熟的層面,當然還是可以讓那些自以為深情的小可愛們么么噠的【狗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