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款摺疊屏手機到三星的摺疊屏再到蘋果開始研發摺疊屏。

摺疊屏幕的手機真的是未來手機的發展趨勢嗎?

就如同從按鍵手機到觸屏手機這樣的質的飛躍?


從內容需求來看的話,便攜的大屏設備確實是未來得發展方向。

並且目前看,摺疊屏是目前比較靠譜的解決方案。

但摺疊屏手機目前還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比如柔性屏幕的顯示效果和強度、摺痕、摺疊轉軸穩定性和壽命、大屏幕設備的續航等等。

最近開賣三星和華為的摺疊屏手機雖然大致造型接近,但其實思路完全不同,三星的Ford是一步到位,讓用戶以大屏形態來使用手機,摺疊時的小屏幕僅僅是作為信息提示和簡單操作的窗口。

而華為mate x則是摺疊時為手機,展開後為平板,兼容更豐富的使用場景。

就目前來看,華為的思路比較實際,也更契合用戶的實際需求。


其實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唯一永恆不變的趨勢就是——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好。

那麼在這個基調上,僅僅放大屏幕就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么?

我以為關鍵還是要「平衡」。

比如屏幕尺寸和顯示效果的平衡、豐富功能數量和單一功能體驗的平衡、重量尺寸和性能能耗的平衡、精美外觀和可靠性的平衡。

要想做到這些,摺疊屏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按照以往的發展規律,依然是小廠商提供創意,大廠商完善功能體驗,等成本降低後再大量下放到小廠商。

因此誰先能夠摺疊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先掌握摺疊屏手機的「平衡」。

也許這個「平衡」就是下一代領軍者的鑰匙。


廠商給用戶強行喂翔,用戶不知道這是翔,吃習慣後發現有的廠商不給你喂翔,用戶就會說這個廠商落後了。

直屏,曲面屏,彎曲屏,摺疊屏。這裡面曲面屏前有三星後有華為等廠商用了,除了最大的觀感提升外,並沒有帶來其他使用意義(雖然三星有側屏功能但實際上我很少用)。同樣LG的彎曲屏除了當時帶有自我修復的科技外也沒有什麼廠商跟進,也沒有成為趨勢。

那麼摺疊屏呢?首先個人明確一點,我們需要一個能變成平板的手機而不是一個能變成手機的平板。所以這點上,截止2019年3月7日,華為的Mate X思路是正確的。

但不是趨勢,也沒有質的飛越。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變成安卓平板的安卓手機在應用上異常混亂,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現在售價非常高的摺疊手機肯定必然只能是小眾,況且還存在非常多的技術問題,雖然技術問題遲早都會解決,但是各種技術,材料成本,生產難度,製作工藝等等問題都需要時間去解決,各個廠商的尺寸又不能真的一致,應用適配解決不了,體驗永遠好不起來。

那麼iOS就真的好了?眾所周知,ipad目前還是個娛樂設備,用過IPad的人,其實都明白,目前ipad的應用質量,某種程度上,不如IPhone,有的應用在ipad的體驗其實也不好。那麼摺疊的iphone出來了能提升多少體驗?單手拿ipad mini玩么?

一個技術的出現,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只是為了炫技,永遠都不要去意淫他會成為趨勢。透過問題看本質,他潛在的問題永遠比看著酷炫更實際的多。


摺疊屏這樣不夠成熟,成本又高昂的技術被廠家急著投入商用,我覺得能說明現在的智能手機廠商已經想像力匱乏了...

摺疊屏,給我的感覺,就像初中生寫作文不夠字數,硬湊的那一百多字,勉勉強強的感覺...

無論摺疊屏是不是手機廠商眼中的未來,

我只覺得,手機的未來不應該是這樣的。


我覺得應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自己很喜歡大屏幕的設備,但是大屏幕就意味著攜帶不方便,畢竟平板不太容易揣兜里,而且接電話的時候畫面非常的詭異,所以兼顧易攜帶和大屏幕的摺疊屏我覺得應該是我覺得靠譜的發展趨勢,隨著各廠商摺疊手機的量產,各家的APP肯定會慢慢適配的,畢竟手機屏幕比例從4比3到16比9再到18比9甚至21比9,只要用的人多,不用擔心APP的適配。

希望以後的摺疊機技術能早一點成熟,早日我也能擁有不太貴的摺疊手機


我覺得不一定因為摺疊屏幕手機價格也很高如果摺疊屏手機做得夠輕薄在¥3000左右,那就非常有可能是未來手機的主流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