饋砭@大牌服裝化妝品,總之第一印象還可以。 相處1年多 發現她把公司大多數同事借了個遍,基本沒還過幾次,借我2000多吧,理由是要回家但是還沒發工資,再不買票就沒了... 直到前幾天 我接了個電話 一個網貸公司打的 說她借了幾千塊錢逾期不還.. 這是被爆通訊錄了嗎.. 為啥沒這個經濟實力一個勁消費呢? 不太懂 難道是為了以後找個有錢的嫁了再還上嘛?


我看回答寫大學生的居多,但這個已經工作了呀,應該是有一定能力可以掙錢的。只不過她所掙得錢不能滿足她的物質需求,有可能是因為在完全獨立出來之前很少考慮過錢不夠花的問題吧。男朋友給?家裡給?反正沒窮過,不知道節約節儉什麼概念。又或者窮苦過,但身邊人的消費水平高,礙不住面子,顯得不合群。

但無論怎麼說都逃不過兩個直接原因吧,環境和自我判斷能力。

對更好東西的欲求是每個人都有的。

從小到大,都是如此。

小時候,看到鄰居小朋友有一個酷炫的玩具,你大哭大鬧。好吧給你買了,其他小朋友看見你倆有了,就有第三第四個第n個小朋友大哭大鬧要爸爸媽媽買。

中學時候,你看見同學穿了一雙阿迪耐克,回家央求父母給你也買一雙。你成功了,他成功了,結果班級里小一半的人穿上了一雙名牌鞋。過不久你發現最開始穿名牌鞋的同學經常換著穿各種名牌鞋。而多數跟風買了一雙名牌鞋的人只能一直穿那一雙。

大學了,你看見好多同學有穿著之外的各種各樣的新鮮玩意,電腦,手錶,包包,化妝品,滑板,籃球鞋太多了,你試探性地借來用。發現貴的東西真他mua的好,於是你開始過度消費,不僅僅是你父母的錢,還有你的青春。但你從不知覺,其實到大學了是分圈子的,愛打球的當然買好球鞋,愛玩滑板的當然買好滑板和好滑板鞋,愛美的當然要買點好的化妝品和好看的衣服。但你不能啥都占。

這些東西暴露出來的問題很明顯,一是你所處的圈子之內消費能力不一致,消費環境浮誇風盛行。二是自我判斷能力,你不能判斷是否該消費,只是一味跟風。

但這種情況其實很正常,為啥呢?

現在我們就直面著這樣一個問題,但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不了什麼,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讓自己能明辨是非,不盲目跟風。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管不了。

心野的人沒法勸,也聽不進去勸。

1000塊每月的大學生可以花500,可以花800,可以花1200,可以花3000分期每個月500。

這都是我親眼見過的。

只能靠父母兜底唄,還能怎麼辦。

看見好的東西就不想要不好的了。腦子裡一門心思想用好的,完全不想自己能不能用的起。(這裡的用包含衣食住行各種消費)

省錢的窮孩子大多數被評價為屌絲,土。時代的趨勢,自己活好自己就行。

在這個環境下能獨善其身已經很不容易了,誰有空勸自討苦吃的人呢?


為了某種看起來很嚮往的生活狀態,花費很多錢在上面,甚至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類似的例子,在現代的年輕人中間非常普遍。

從買買買到理性消費,我們需要改變的只是儘力做到簡潔消費。


理性消費的決策過程


相比衝動消費,什麼是正常的消費行為呢,正常的消費行為應該是由一系列環節構成的完整過程。我們要想完成一次消費,一般要經過:識別需求、搜索信息、評估選擇、決定購買四個環節。



也就是說,正常的消費行為,或者說是理性的消費行為,起源應該是有需求,再通過評估多個選項,做出最優消費決策的過程。


但在實際消費中,我們並不總是依次經歷這四個階段,而且很可能會直接越過一些環節,產生衝動,直接消費,這就產生了典型的衝動消費。包括:第一類,是打折時的購物狂;第二類,是過度自信的收集癖;第三類,是收入夠不上消費水平的新窮人。


刺激性消費:打折時的購物狂


而最衝動的消費行為,恐怕就是「刺激性消費」了。也就是我們的消費行為不是來源於真正的需求,而是來自外部信息刺激。比如因為促銷打折而催生的搶購行為。


我有一個朋友,每年雙十一都是她的囤貨節。她會買足全年的洗面奶、紙巾、各種服飾、過冬裝備、電子產品、甚至是嬰兒的紙尿褲。但其實,她常常在商家打折促銷的攻勢中買了一大堆東西,卻發現去年囤的東西過了一年才用了一半……

這種衝動消費,與打折促銷有關,也與她想佔便宜的心理有關。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便宜的商品,但是所有人都喜歡佔便宜。


很多商家就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讓消費者受到價格刺激,購買遠遠超過自己真實需求量的東西,在心理學裡,它被稱為「錨定原理」。


錨定是什麼意思呢?你購物的時候,價格標籤上,或者網頁上有兩個價格,一個是原價 999 元,一個是促銷價 499 元。你一看,原價這麼貴,現在打五折呢,我多買一些吧,買越多省越多呢。很多人在打折促銷時搶購了平時根本用不完的量,還給自己冠上省錢小能手的名義,其實都是上了「高價錨定」的當。


那為什麼我們會上這個不太高明的當呢?因為我們大腦中做價值比較的中樞有點笨,只能根據經驗來判斷。一旦眼前這個東西是陌生的,就只能簡單地拿第一眼看到的價格當參照,也就是「錨定價格」。


除了確實有需求,但是會超過需求量購買之外,即使沒有需求,佔便宜也會成為我們衝動消費的理由。


有一年我去法國旅遊,離開巴黎之前聽說巴寶莉的風衣在做促銷,一件只需要 880 歐元,價格不到國內價格的一半。同行的幾個朋友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跑去每人購置了 1-2 件風衣。可是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前,這幾個人都沒有要買一件風衣的需求,僅僅是因為價格便宜,他們就立刻產生了消費衝動。


促銷價格和參考價格之間的錨定原理,讓我這幾位朋友消費的理由不再是風衣的實用價值,而是一件名牌風衣的優惠價格。也就是說,佔便宜本身就成為了消費的理由。


自戀性消費:過度自信的收集癖


還有一種衝動消費是,我們在看到一件商品時,本來對它沒有真正的消費需求,但一時興起或者心血來潮的產生了一種購買衝動,並且給自己冠上「將來我會用得上」,「這個風格我也許可以試試」,「買下來掛在家裡,當做減肥的目標吧」、「我雖然不喜歡吃,但買回去家裡人應該喜歡吃」等各種理由。


但實際情況是,這種為未來做選擇的衝動消費,到了未來那一天才會發現,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9 節內容

鹽選專欄

簡潔思維:怎樣應對忙亂的工作和生活?

王詠 國內資深大數據、電子商務專家

19 小節 | 3 小時

¥109.00 會員免費


過度

其實當前年輕人最嚴重的過度消費不是買房嗎,240期或者360期貸款去買一個房子,過度嗎?

可是當所有人都這麼做時,就會覺得這是件很正常的事,實在不行,「剛需」兩個字可以解決所有質疑。

而這些為了化妝品啦、包啦搞一堆貸款出來的人,可能只是被忽悠的「剛需」,只不過別人剛房子,她們剛了其他的,然後堅決認定自己沒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現代「消費社會」里,年輕人猶如待宰的羔羊,根本無力抵抗消費主義對我們脆弱的大腦的全方位的圍剿。消費主義操縱著我們的慾望和情緒,讓我們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慾望的滿足。

一、你消費了什麼就代表了你是誰

「消費型社會」的到來,使日常生活商品化,我們生活中一個完全商品化的社會,無時不刻不在商業及廣告等的包圍之下。

為了激發大眾去「消費」,資本控制、操縱著大眾的慾望、需要和情緒,讓消費者主動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慾望的滿足。

通過把消費與願景、意義掛上鉤,給大眾製造出這樣的幻覺,似乎只要消費了,就成為那樣的人。

你所追求的生活的意義和目標,被媒體通過各種媒介進行了「場景化」,以為通過消費就能實現。

消費成了劃分階層和人們獲取暫時滿足的方式。

「人所消費的不再是商品,而是商品上銘刻的符號其代表的文化意義。」——鮑德里亞《消費社會》。

消費被符號所操控,這構成了消費社會的深層邏輯。

符號操控消費的目的,在於社會區分,「符號」代表了這個消費階層的身份、地位、形象、品味等等。

「你消費了什麼就代表了你是誰。」

從此,消費的邏輯影響著人的邏輯,人置身其中,漸漸地習慣用打量商品的眼光來看待他人,人與人的關係,變成商品之間的關係。

這就是消費型社會,對人的「商品化」和「異化」。

這樣人需要通過消費來進行相互攀比,把自己「符號化」。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當代年輕人嚴重過度消費」的重要原因,具體的說就是:

  1. 追求個性,而個性的獲得就在於消費不同於他人的商品;
  2. 購買高端品牌,會產生一種「爬到不屬於自己階級的錯覺」,讓自己覺得自己不是自己了,在精神層面得到了升華。

所謂的「個性」、「自信」、「自由」實屬幻像,其實都是消費主義「製造」並「賦予」你的。

二、容易被愚弄的大腦

我們經常聽過這樣一個說法:

當下中國最好的生意,概括起來無非就是:向少年賣娛樂,向少婦賣仁波切,向老女人賣青春,向中年男人賣鄙視,向老男人賣健康,向上班族賣焦慮,向D絲賣性暗示,向玩知乎的賣知識,向看微博的人賣無聊,向讀公共號的人賣雞湯,向玩遊戲的人裝備,以及向中產階級兜售生活方式。

本質都是:

「利用人性的弱點來賺錢是最好的生意!」

實則是利用了大腦的弱點

我們人類的大腦其實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商業社會的。

我們的大腦實質上是有三個大腦:

爬行腦(原始本能腦、生產腦),哺乳動物腦或邊緣腦(情感類腦),理性腦或新皮質(新腦、智力腦)。

從進化論角度理解,哺乳腦部分的生理結構進化時間足夠長遠,可以適應各類不良環境,而新皮質(理性腦)卻只有短短几萬年的發展,大腦進化水平根本趕不上時代的需要。

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理性思考與行事,其實受到了情緒的嚴重製約。

在這種大腦的機制下,我們的腦袋裡有兩套運作機制,兩個自我:

  • 一個是「情感腦」,本能驅動、衝動任性、及時行樂;
  • 一個是「思考腦」,克服衝動、理性思考、深謀遠慮。

在我們生活中的每時每刻,「情感腦」和「思考腦」都在爭奪大腦的控制權,進而控制的你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用「象與騎象人」來形容兩者之間的控制關係。

人的情感自我就像一頭大象,而理智自我就像一個騎象人。

騎象人騎在大象背上,手裡握著韁繩,好像是他在指揮大象,但事實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

一旦和大象發生衝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過大象的。

「情感腦」主導了人們大多數的日常想法、信念和行為。

所以,我們的大腦是很脆弱的,根本無法抵禦商業社會對我們的「洗腦」。

而商業社會中,大部分的營銷行為,其實都是在利用我們大腦的這個機制。

激發起我們大腦慾望、需要和情緒,讓我們去不斷的追求這些慾望。

各類品牌,會不遺餘力地給你講故事,將符號和各種特質捆綁起來,向你灌輸「擁有就等於成為」。

利用各種媒體、廣告等不斷的把這個楔子不斷的釘到消費者的腦子裡,佔領消費者的「心智」

俗稱「洗腦」。

這些光鮮亮麗的品牌故事和形象背後,不過是消費社會下,利用人類大腦弱點,進行的商業活動而已。

三、躲不開的消費主義

我們無法擺脫消費社會對我們的影響。

尤其對於剛剛進入社會,無多少社會經驗的年輕人。

根本無力抵抗消費主義侵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把消費主義當成了文化,而樂此不疲。

生活在消費型社會,我們理應對這個商業社會的運作機制有一個較清晰的了解。

我們應該反思物質和消費的意義,學會在消費社會的生存之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