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創世說,根據袁珂先生的考證,是三國時期徐整根據西南少數民族的盤瓠傳說創作而來的。而印度創世神話手頭幾個本子,奧義書的,摩訶婆羅多的,摩奴法典的,吠陀的,還有印度少數民族的創世神話都和盤古傳說都差別很大。


盤古神話是在文獻中始見,以三國時吳人徐整所著《三五歷記》為最早,其次是南北朝梁任昉所著《述異記》中。 而在此之前,翻遍也未見盤古之名,以至於屈原在《天問》中問「邃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盤古神話的來源,尚未定論,現在有幾種說法:1 本土說,盤古乃是伏羲的音譯2 印度說,最早從古印度隨著佛教傳入的,出現在中國的南方和西南方的民間

3 少數民族說,盤瓠神話與盤古神話都出自苗瑤語族,「盤瓠」 與「盤古」都是苗瑤語的稱謂

4567……一些紛亂的非主流說法個人還是比較支持盤古是伏羲演變出來的,又因為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轉變,創世神的神格轉移到了伏羲(盤古)身上。

在中國傳統神話中,盤古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關於盤古的出生,關於盤古的開天闢地以及他的"垂死化生",大家基本上都能信手拈來。事實上我們現在所瞭解的盤古的故事也是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逐漸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三國時吳人徐整的《三五曆紀》和《五運歷年記》分別記述了盤古與天地俱生和"垂死化生"的故事,但未提及其開天闢地的故事。

之後,梁朝任昉所著的《述異記》也提及了盤古的故事,但只是在徐整記錄的基礎上進行了演繹,基本沒有跳出徐整所敘述的圈子裡。

直到明代,在周遊編撰的《開闢衍繹通俗志傳》裏,盤古的開天闢地故事才完整的出現。

至此,將上面所有有關盤古的記敘匯總起來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盤古開天闢地、衍化萬物的故事。也就是,盤古先是經過一萬八千年的生長,成為一個巨人,隨後分開天地,並以自身力量支撐天地,最後以自身軀體創造世界上的所有自然現象和自然物質。

以上是我們目前最熟悉的盤古故事的演化過程,但事實上,在中國古代關於盤古的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廣博物志》卷九引《五運歷年記》雲:"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在這個版本里,盤古被塑造為龍首蛇身的人物,並描述了其生前的種種奇異現象以及死後的化生萬物。

此外,梁朝任昉所著的《述異記》也記載道:"先儒說盤古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睛,怒為陰。"

但是大家仔細看看這兩個版本中所記載的關於盤古的內容是不是和另外一個神話中所涉及到的的主角比較相似呢?這個主角也是"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想必大家都猜到這位主角是誰了?沒錯,這位主角就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的大神燭九陰,也被稱作燭龍。

我們也可以看出關於盤古的第二個版本與燭龍的記載十分相似,基本上可以確定盤古和燭龍應當是同一個人物。那麼問題也就來了,盤古和燭龍從時間上來看是誰在前呢?是盤古演化成了燭龍呢?還是燭龍演化成了盤古呢?個人認為,應當是燭龍演化為盤古。

首先,關於"盤古"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六韜》(成書於戰國晚期至秦漢之間),其中記載道:"召公對文王曰:天道凈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寧,成之勿忘,忘者不詳。盤古之宗,不可動也,動者必兇。"但是在這段中對盤古的記載過於簡略,我們只能知道盤古是一個接受百姓祭祀的神,其他東西則一無所知。

其次,在中國古代先秦及秦漢文獻中,如《楚辭·天問》、《淮南子·原道訓》等在述及世界創生時,都未曾提過盤古,可見關於盤古的具體神話故事應當是出現比較晚的。但是關於燭龍的神話傳說則出現的比較早,除了《山海經》外,《楚辭》、《淮南子》等先秦秦漢文獻都或多或少的提及了燭龍。

最後,還有指出的一點是梁朝任昉所著的《述異記》在提及了盤古的故事時,曾談及"吳楚間說"和"南海有盤古氏墓"。可見關於盤古的傳說應該屬於南方傳說,而關於燭龍的出說,據學者考證則屬於北方的傳說。因此個人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大量北方漢人遷入南方,也將關於燭龍的傳說帶到了南方,由於盤古在南方的民間傳說所涉及到的內容與燭龍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所以兩者開始融合,盤古逐漸取代燭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創世神。

這裡也有一個大膽的猜測,盤古和燭龍的融合也有可能有著政府的干涉,其目的是在文化上壓過北方。因為盤古的出現,"後來居上,造成壓倒一切的優勢,不用說其他創世英雄人物如伏羲、燧人之類,就連女媧這樣一個遠古時代人類共同供奉的大祖母也不得不讓位於這個異軍突起的後進的盤古了"。

總之,"我們要找開天闢地的人物,最後還是不能不想到較早的古籍《山海經》裏所述的那個鐘山的燭龍神。"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請在微信、微博搜索「時拾史事」關注我們。


……孫悟空是來源印度的。現在盤古也來自印度……下一步是不是說華夏先祖是印度移民?!
古印度神話是天帝因陀羅,創世神梵天,毀滅神濕婆為首的神系,在佛祖成佛以後就在佛教經典裏把古印度神系給收編了…梵天跟帝釋天都成了佛祖的左右護法,可見宗教或者說神話體系之間也有神戰,這都屬於印度教的傳說,也是宗教發展中對於古神話歷史的一種再加工…這種例子很多,比如教廷為了推動天主教發展,聖經中明確記載世間只有一位正神,就是上帝,三位一體,其他所有宗教異端稱神都是「邪神」…這就把歐洲之前的古希臘神系,北歐神系都訂上了恥辱柱,相當於神戰…

借鑒了一部分佛教和少數民族神話故事,糅雜了道教的理論。

神話故事與百姓喜好有關。在傳播和記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演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