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如果沒什麼事,別去隨便做那個勸架的。只有當打架的雙方因為一件破事而選擇魯莽的舉動,最終為他們的愚蠢而付出巨大代價時,他們本平平的一生纔可能得到轉機。若造成壞結果,那也是他們必須接受的風險而已,傷人的一方將付出巨額資金和後半生自由,而受害一方或許失去生命。人生從來不是穩賺不賠的事業。你質問:「你這樣冷漠的觀點難道不噁心嗎?」,我不這麼想。許多年少輕狂的漢子矛盾,不通過打一架來衝破心結,如何能結成更好的交情?相反,以秩序或是自我心中的善惡來進行自我滿足的不分青紅皁白乾涉和指責他人的行為,阻止了兩人交情的加深,造成閉塞壓抑的心理,纔是應該值得警惕的,下次我們就痛打勸架人


打架吵架只是兩者矛盾的表象,就像人餓了要喫飯一樣,喫飯只是表象,實際上的問題是人餓了。

勸架要看什麼水平了。

如果僅僅是從表象入手,就像忽視人的飢餓而去批判喫飯一樣。除非阻止了命案,否則這種勸架只能是阻礙。

而那種這樣勸完之後還要灌一碗毒雞湯的,應該就地槍斃(誤)

哦,對了,那種拉開矛盾雙方之後,站著說話不腰疼,大肆指責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的,應該凌遲(無誤)

優秀的勸架要麼事前,要麼事後。

事前發現矛盾,在矛盾激化到雙方發生激烈言語或肢體衝突之前及時化解矛盾,是高水平的勸架。

事後,能夠在雙方情緒平穩,發泄完該發泄的情緒之後,在這個比較好的契機勸架,阻止雙方矛盾的進一步激化,是高水平的勸架。

成功的勸架應該是阻止了巨大損失,比如隨手就砸掉幾百萬的瓷器古董或者阻止了命案,或者有效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而不是把一個表象打壓下去之後草草了事還沾沾自喜。


如果是陌生人打架千萬別去勸架,要麼就直接報警,2020年.3.27號,廣東佛山就發生了一起勸架人被砍成植物人的事件,起因就是雙方停車引起的爭吵,隨後升級打架,勸架人當即去勸架,被隨後提刀敢來支援的誤以為是對方的人,照著腦袋劈下去,現在砍人兇手潛逃還未被捉拿,勸架人還躺在重症監護室裏未蘇醒。


勸架者是很難得的,因為勸架行為的收益普遍來說比較低,一是容易被波及,二是容易裏外不是人。即使勸架成功,也極少能和勸架雙方搭上什麼關係,獲得實質上的好處,通常是打架雙方不歡而散,勸架者全身而退。勸架行為在我看來,一般最大收益即是「不虧損」(沒受傷,勸架成功)。勸架者的出發點未必是秩序,勸架行為也可以說是比較冒險的行為,上面說了,沒啥收益還容易被波及。在我看來,勸架者都是冒險家。但也有可能勸架者的出發點是真心為大家好,是他自發做出的組織公民行為。「不打不相識」是個很搞笑的詞。人的偏見很難改變,打完能握手言和都是出於利害考慮。遊戲裏最能看出來,哪有那麼多打架能打得關係好的?最後,我非常不理解題主對勸架者的敵意。

也許男人之間不打不相識,只是別打得太狠,造成重傷,不然,還是得勸架。

勸架本質上是種建議,不是強迫。勸架是個人自由。


不知道算不算勸架……我是在班裡一個同學被一羣人圍著馬上就要動手了,而旁邊其他同學冷眼旁觀的時候。走進去把我同學給拉了出來……

將近一米八的小夥子讓一個一米六的姑娘給護著的場面還是有點搞笑的……

有個人拽了我一下,我一瞬間就慌了……從來沒打過架,吵架都沒有,打架的場面也沒見過幾次。

但是強作鎮定的「我告訴你你別碰我昂」,然後就把他嚇愣了一下……我就趁機會把同學拉走了。

反正從這事兒後,差點挨人揍就不說了,還裏外都不是人了,打架的人說我聖母婊,冷眼旁觀的同學說我多管閑事兒……


喫飽了撐的。我打架先揍勸架的。


如果是思想的碰撞,沒有到動手、破壞物品、相互憎惡等成程度的,他們吵的時候就不要勸阻了。有些矛盾,講明白說出來纔是真的化解,第三者的勸阻只是表面上的和解,心裡反而更膈應。

如果是動手的程度,那自然是要拉架,把武力解決變為說話解決。

我不討厭勸架的行為,我只是不太喜歡勸架者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中立的姿態罷了。莫受他人苦,勿勸他人山善 一個道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