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畫畫平面是深化不了的,得有剖面,豎向,材質,鋪裝形式,植物等等各種,所以你得二維轉三維,可以通過建模實現。深化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落地,還得得充分考慮場地現狀的各種因素。

說實話在你畫平面的初期你就應該給你後面的「深化」留條後路,換句話說也就是你要在畫概念稿的時候你就應該想好之後的深化。不然你的概念再好,後期深化尺度存在缺陷就等著推翻重畫吧。

本人特別反對哪些玩「平面構成」的設計平面方案,看上去好像很好看,其實華而不實。真正實用的平面有時候其實是很醜的,不見得會跟你的預期那麼完美。很多隻不過是你設計的「一廂情願」罷了。

那麼說道後期深化問題了。首先你要理解你的設計意圖怎麼在現實中落實?這就是深化的目的。所以首先一點就是概念與功能的結合,這就需要一個合適的尺度去適應你的概念。所以深化的第一步應該是推敲設計尺度,合理安排你設計的功能空間。其二也就是樓下各位說的一些什麼鋪裝和植物了。鋪裝能暗示、美化、配合你的空間分割。同時豐富你的設計概念美感。植物同樣也有這些作用,同時還具備改造小氣候,創造適宜的綠化環境。合理的安排都是給你的設計添磚加瓦。

做初次深化的時候會無所適從,這個恰巧反應了你做設計之初沒有好好考慮過後期設計落地的問題,也就是上面說的。當然也不用慌,你可以多看看網上的一些資料,手頭上的一些設計書籍。不過我是比較推薦你去問你們單位做施工圖的同事,這樣方案出來會更加具有落地性。不要覺得沒面子,東西做不好被領導批會更沒面子~所以做設計還是得多想想,多看看,多問問。


深化設計主要是為了把想法落到實地。所以要考慮功能性,實用性,還有用戶體驗。需要跟方案設計師好好溝通,抓到他的表達意圖。


應該考慮的是需求是啥 以及如何實現 思維方向抓對了 事半功倍 至於怎麼做 我看樓上樓下都說的沒錯 因事而異 靈活機動了
我們領導教的,兩點。豎向和交界面。
缺空間概念,設計手法的積累。無法把二維平面與三維空間感受對應思考
你這裡所深化的就是具體的每個節點如何合理的設計,例如入口設計,具體的細節如何處理,尺度大小,還有你要考慮人站在這裡的感受如何,空間尺度如何,這些都是你要考慮的,其他的重要節點也是一樣的,當然你必須要領會主創人員的設計思路和意圖,他是想表達什麼樣的東西,感覺一定要跟著他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