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和糖是不一樣的,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說清楚幾個概念

這篇回答,我來給你們把糖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遊離糖

定義:WHO(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遊離糖——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前一種情況也叫添加糖

血糖

血液里的糖叫血糖,是人體最直接的供能物質。

血糖大部分是葡萄糖,也可以有小部分是果糖。

單糖

定義:不能再水解的糖,也就是糖的基本分子單位,是分子結構最簡單的糖。

常見的單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所有的糖進入人體後,都要分解成單糖才能被人體最終吸收。

單糖之葡萄糖

葡萄糖是與人的關係最大的單糖,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大部分含糖食物,包括米飯土豆紅薯等富含澱粉的各種通常稱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是被分解成葡萄糖後再被人體吸收,為人體供能的。

(碳水化合物以前被等同於糖,後來科學家發現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是糖,然而這個名稱還是被很多人沿用至今)

葡萄糖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後,就是血糖。

營養學常說的GI升糖指數,就是以葡萄糖為標準定製的,葡萄糖的GI值是100,其他所有食物的GI都不會超過100。

單糖之果糖

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體,但是它跟葡萄糖的代謝途徑不同。

果糖只有一小部分進入血液,並且進入血液的效率很低,所以果糖的GI就低,葡糖糖GI是100,果糖GI只有20左右。

但是GI低不意味著更健康,果糖GI低只是因為代謝途徑不同,實際上人體吸收果糖的效率仍然很高,吃多了果糖一樣容易讓人長胖。

果糖的主要代謝地點是肝臟,另外它在肝臟中可以被轉化成葡萄糖。

果糖是自然界甜度最高的糖,純果糖甜度可以達到蔗糖的1.8倍,所以它用量比較少就可以達到較高的甜度。這是它的一個優點。

雙糖

定義:由2個單糖構成的糖叫雙糖或二糖。

常見雙糖有蔗糖,麥芽糖,乳糖。

雙糖之蔗糖

蔗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果糖,蔗糖在人體需要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後再吸收。

紅糖黑糖黃糖白砂糖冰糖都是蔗糖。

蔗糖的甜味最純正,飽滿,穩定,是幾乎所有含糖加工食品追求的味道。蔗糖不是最甜的糖,但它是最正點的糖。當我們談GI時,是以葡萄糖為標杆,當我們談甜度時,通常以蔗糖為標杆。

雙糖之麥芽糖

麥芽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葡萄糖,在人體需要分解成葡萄糖吸收。

麥芽糖是澱粉分解得到的二糖。

多糖

定義:由10個以上單糖分子結合組成的糖叫多糖。多糖在人體需要被分解成單糖才可以吸收,但是人體並不具備拆解所有多糖的能力。

常見多糖有澱粉,膳食纖維,糖原

多糖之澱粉

澱粉是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多糖,是人體可以分解利用的重要供能食物。澱粉由葡萄糖分子聚合組成,在人體分解成葡萄糖後吸收。

澱粉雖然也叫糖,但是沒有甜味。

澱粉在人體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唾液澱粉酶把部分澱粉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有甜味,所以單吃米飯會越嚼越甜。剩下沒被分解的澱粉和麥芽糖在小腸內被胰液和腸液中的消化酶最終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利用。

澱粉—麥芽糖—葡萄糖


好了,說完這些,你應該知道

糖和糖是不一樣的,分子結構不一樣,熱量不一樣,吸收效率不一樣,味道不一樣,化學物理特性也不一樣。

糖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但是吃多了容易胖,吸收快了則導致糖尿病風險增加

遊離糖都是單糖和雙糖,易溶於水,吸收速率太快了,升糖指數很高,並且大部分含遊離糖的食品,所含其他的能減緩糖分吸收的營養物質(比如膳食纖維)較少,營養元素比較單一。

所以題目中說的為什麼吃糖和果汁就不好,因為吃的商品糖果,甜味加工食品,和果汁,都屬於遊離糖的範圍。遊離糖的危害遠高於澱粉,WHO和我國營養學會都建議控制遊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最好是5%以下。

具體算下來,按照普通成年人一天建議攝入1800千卡食物的標準,總能量的10%就是45克糖,5%就是22.5克糖。

所以中國營養學會湊了個整,直接建議每日吃遊離糖(添加糖)不要超過25克。

當然了,除了遊離糖,我們也需要控制總糖類的攝入,澱粉也不能隨便吃多少。

糖類作為供能物質,一般推薦建議占每日總熱量的50%左右。按1800千卡一天算,每天就需要總共225克糖。相當於900克煮熟的米飯,或260克乾粉絲或干米粉。

所以人每天對糖的需求其實很大,只是要注意品種選擇,幾條建議:

1.少吃遊離糖,添加糖,如含糖飲料,含糖加工食品,果汁等。

2.飲料可以選低糖或代糖,吃水果盡量吃完整的水果。

3.也要少吃精製澱粉食物,如綠豆粉絲,米粉,土豆粉,麵包饅頭等。

4.主食可以選擇一部分全穀物,薯類,豆類等完整的含澱粉食物,混合白米白面一起做。


先說結論:不管是澱粉、白糖、紅糖以及果汁中的什麼糖,吃到肚子里都會轉化為葡萄糖,所以吃多了都不是好事。

當代中國人有個普遍的錯覺,覺得糖吃多了不好,大米白面可以放心吃,結果我國的二型糖尿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實際上大米的澱粉含量高達90%,白面稍小,但也高達70%,一碗大米粥,它的升糖效果,甚至比一碗白糖水還要高得多,如果不加節制地吃大米白面,有可能與嗜好吃糖的美國人一樣,患上齲齒、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各種疾病。

解決的辦法是:多吃糙米全麥麵粉雜糧等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多吃豆類肉類蛋類以及奶製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多吃土豆紅薯山芋蓮藕等營養均衡的食物,像土豆,澱粉含量只有20%,所以可以放心吃。

至於大米白面,也不必談虎色變,天天吃也沒關係,只要別盡拿它當主食就可以,蒸米飯做麵食的時候,不妨混些玉米土豆紅薯豆類,以減少澱粉的攝入量;水果也可以放心吃,不必擔心其中糖分過高,因為大多數水果,糖分含量不會超過20%,但是果汁一定要少喝,因為它把水果裡面的纖維素都去除了,含糖量也大大超過了水果。蔬菜里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等,也應該多吃,但要注意,盡量少油少糖少鹽,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用植物油炒菜,而市場上大多為精鍊植物油,裡面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有的高達10%,甚至超過了人造奶油,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所以必要時應用一部分動物油(豬油牛油鴨油)代替植物油。


結構不一樣的,單糖是糖,雙糖也是糖,多糖也是糖。澱粉糖要被吸收必須被酶給水解成單糖,水解的過程嘛,跟這個多糖本身的結構有關,有的結構好水解,有的難水解。水解的越快,就越容易被吸收,讓血糖濃度升高,這就是升糖指數GI。血糖升的快,胰島素就要出來干預,胰島素不僅降糖,還容易讓糖轉化為脂肪,促進脂肪堆積。這個其實就是分解效率的問題。血糖大起大落不好,平穩才好。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就不如粗糧好。


你的邏輯沒有問題。

所以這個世界出現了生酮飲食,低糖飲食。


我記得有一部分的人說和尚為什麼那麼多胖子,就是因為碳水吃太多了。


不一樣的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