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消防部門已經趕赴現場救火。據報道,火災起於閣樓,隨後蔓延至屋頂的一大部分

相關問題為什麼涼山大火遇難31人吧比不上古建築被燒毀?

巴黎聖母院著火了怎麼這麼多人在意,而在美國展出的兵馬俑被人掰掉手指卻沒什麼人知曉?

【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 要點匯總】#巴黎聖母院大火#當地時間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經過4個多小時,消防部門稱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部分在燃燒。下面是要點匯總:

1.起火原因初步結果是意外,有報道稱,這樣最近的翻修工程有關。

2.起火地點最初位於閣樓,此後蔓延至屋頂。

3.木製框架基本被燒毀。

4.塔尖在大火中倒塌。

5.部分藝術品被消防人員轉移,仍有大部分留在建築內部。

6.目前消防部門稱,主體結構倖免於難。

7.玫瑰花窗損毀。

8.400多名消防人員參與救火,一人受傷傷勢嚴重。

9.消防部門沒有使用飛機空中灑水救火,因這樣有可能使建築結構發生倒塌。

10.馬克龍取消當日演講趕赴現場,稱避免了最壞結果,將共同重建巴黎聖母院。

11.許多民眾為巴黎聖母院唱歌,有人跪地為聖母院祈禱。

12.多國領導人表達對火災的惋惜,稱巴黎聖母院是世界的財富。

13.目前火災所造成的全部損失尚未計算得出。

(來源:微天下)


在痛心的同時,值得慶幸的是,巴黎聖母院的三維模型已經被存檔,這將有助於其災後修復和重建。

用於三維存檔的技術叫做三維激光掃描/激光雷達 --- 這也是我的主要研究領域。

三維激光掃描利用激光測距技術,可以精確地(1-2mm精度)、快速地(每秒測量數十萬個點)獲取建築的三維幾何信息。獲得的數據被稱為激光掃描數據或點雲數據。

根據資料,2015年,Dr. Andrew Tallon對巴黎聖母院進行了激光掃描,獲取了其三維模型。

巴黎聖母院的激光掃描數據

主持該工作的Dr. Andrew Tallon

巴黎聖母院內部的激光掃描數據

巴黎聖母院外部的激光掃描數據

利用激光掃描數據進行精確測量

希望這些科技手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這些古建築!

參考文獻:https://www.extremetech.com/extreme/289565-notre-dame-is-burning-a-digital-archive-could-hold-the-key-to-restoring-it

20190417 更新

很多人提到刺客信條遊戲中的巴黎聖母院模型,我已在另一個回答中闡明,遊戲中的模型是不準確的,不適合用於重建。但是,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完備的圖紙,加上三維掃描數據,實現準確修復是不成問題的。詳見:

如何評價《刺客信條: 大革命》在修復巴黎聖母院中的作用??

www.zhihu.com圖標

從結構材料以及歷史經驗角度我認為情況暫時還是比較樂觀的

紅色標註受到本次火災影響的部分

聖母院石材構造的雙側廊巴西利卡(如剖面所示為五跨中廳高窗形式)是非常頑強的,雖然損失慘重,中廳的高塔甚至坍塌了,但考慮到整體可燃燒物並不高,如果主體結構沒有受到影響,那麼對於她的未來還是可以報以可以完好恢復的態度。

著火的區域木構頂棚(照片參考自沙特爾大教堂)內部,並不是通常使用的區域,既不會藏有特別多的文獻——除了老神父的私房錢——或者藝術品,而且位於十字石拱券上部的木製尖頂內部,在其下方纔是非常宏偉的教堂中庭,受損應該相當有限。

最新的中廳室內情況證明猜想是對的,雖然中間十字交叉處(尖塔下方)被掏了兩個大洞,但講壇、側廊、大部分玻璃窗都沒有受損

中世紀教堂建造時間大都數世紀,風格造型前後期甚至會有所不同,常常是羅曼風格的側廳託著哥特式的中廳,甚至連正面兩側的鐘樓造型都不一樣,整個建築就是歷史的拼湊,所以將來的修復過程就是讓本世紀的建築也成為她的一部分。

沙特爾大教堂各部分的修建年代,巴黎聖母院的修建過程同樣跨越多個歷史時期

歷史上類似的石材宮殿、教堂係數遭遇過大火,石材部分都能夠在原來的上重建。只要技術沒有失傳(當然還要夠有錢,中國的情懷富商們可以去投機了,不過巴黎人接不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經過幾年的修建就能夠恢復原貌。

巴黎市政廳,在巴黎公社事件中被燒毀,1873~1892年重建,在留存的石材外牆上重建並擴大規模

德國國會大廈:mmp被希特勒害的燒了兩次

二戰結束後一直空置,兩德合併後於1999年完成重建

新增的玻璃穹頂成為國會大廈的標誌

倫敦國會大廈要是沒有發生1834年的大火,也許就不會修今天人見人愛的大本鐘(雖然有點斜了)

老房子維修的時候電焊違規操作導致火災確實發生過數次,海恩法則介紹了每次事故和其隱患有著必然的聯繫。對材料上沒有進行現代防火處理的古建築、老舊建築進行電焊作業是非常高危的工作,稍有疏忽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而在施工過程中抱有僥倖心理,外錶冠冕堂皇,內則強行剋扣成本、壓縮工期,導致管理疏忽,缺乏必要的安全步驟強行趕工最終大型事故的爆發,古建築遭到嚴重的毀壞。

結合之前在巴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這種結局肯定也意味著整個工程行業鏈本身就有巨大的隱患。

臺北圓山飯店,1995年維修期間焊工導致大火。

上海靜安區膠州路公寓大樓火災,也是發生在維修的過程中電焊導致的事故

在寧波老外灘,一座老教堂如今已經從14年的火災中完全恢復過來,當年的災難讓半個城都失戀了,現在這裡已經完全沒有不愉快的痕跡。

復建部分整體應該會遵循原貌,尖塔也許會重新設計,希望幾年內這樣的巴黎聖母院會回到我們的視野中

再次感嘆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幸運,二戰期間在整座城市遭到德國轟炸的過程中周邊被燃燒彈炸成的廢墟中奇蹟倖存。

雖然她是1675年開始在她的前身1666年火災燒毀的老聖保羅大教堂(尖塔1561年被毀)原址上從零開始,涅槃重生重建起來的第四代全新建築了。歷史的車輪不斷前行,只要文明還存在,這些古老的建築、城市的生命就會延續下去。

18年寫的一個關於金字塔的回答裏,居然涉及到巴黎聖母院未來命運的內容,不過這次真沒有這麼嚴重……(希望金字塔、哈里發塔、金門大橋、按揭房不要遭遇同樣的命運,底特律已經那樣了誰去救一下)

現在的技術可以建造「金字塔」嗎??

www.zhihu.com圖標

大火熄滅 4 個月後,巴黎聖母院的重修工作還沒有正式展開。「幾個月以來,針對巴黎聖母院開展的工作不是要恢復其原貌,而是避免其進一步坍塌。」一位法國官員說,「正式的修復工作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開工。」

在網路流傳的照片中,建築表面留著火災後斑駁的痕跡,曾經戳進天幕的塔尖不見了,腳手架密密麻麻地包裹著建築主體。吊車停在道路上,伸展長臂,與塔樓並立。廢墟周圍早已豎起圍欄,人們只能隔欄眺望。在這座建築風華正茂的年代,每年前來欣賞它姿容的遊客達 1300 萬人次,附近約有 400 家商鋪和 300 位僱工靠它的人氣生存。4 月 15 日的火災之後,周圍商戶的收入大幅減少,不少僱員被開除或轉為臨時工。


法國總統馬克龍對著鏡頭承諾,將重建巴黎聖母院,呼籲法國人團結起來,定下 5 年之約:「把巴黎聖母院重建得更美好,我希望在 5 年內完成。 」


要兌現承諾,困難重重。「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耗費大量時間。」美國萊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約翰·J·卡斯巴里對媒體說。英國肯特大學研究中世紀歐洲歷史的艾米麗·蓋裏博士則表示:「重建工作大概需要 40 年,如果工作效率非常高的話可能要 20 年。」


2019 年夏天,法國被高溫籠罩,氣溫一度高達 39 攝氏度,刷新 70 多年的氣象紀錄。人們想辦法避暑,巴黎聖母院卻只能硬扛。熱浪帶來了第二輪灼燒,被大火焚燒過的建築石料碎裂、掉落,巴黎聖母院仍有傾塌風險。「幾個月以來,針對巴黎聖母院開展的工作不是要恢復其原貌,而是避免其進一步坍塌。」一位法國官員說,「正式的修復工作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開工。」


它是法國掛在胸口的徽章,它遭遇重創,震撼了法國人的胸腔,民眾普遍感受到焦慮和緊張。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雜誌查看完整 33 篇內容

雜誌

科學大觀園 2019年18期

聚焦熱點話題,探索人與自然;彙集奇聞異趣,網羅超自然現象

¥16.00 會員免費


噹噹當,本消防工程師來了。鮮花蠟燭之餘,不如聽聽行業內人士如何看這次火災。

一大早看到這個消息跟熟睡中的老婆說了(室內設計的學生,天天張口閉口藝術大師經典設計),她的反應是驚起「我操,F*ck". 而作為一個消防工程師,雖然沒有那麼熱愛藝術,但是看到火災把藝術瑰寶和人民財產付之一炬的時候,仍然覺得心痛和惋惜。

巴西博物館大火之後,我寫過一篇文章分析了古建築火災如此慘烈的原因和常見的改進方法。結論是「窮」病。該文章有幸被編輯和日報收錄。

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火勢如此猛烈的原因有哪些?設計建造建築時可以從中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www.zhihu.com圖標

裡面提到的通用問題我覺得廣泛適用於類似巴黎聖母院這樣的古建築。只是患病原因,這次肯定不是窮病了。

一 事件大致經過

【新聞腔】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屋頂週一(15日)發生大火,火勢迅速蔓延,巨大的灰色煙霧飄向天空。教堂的尖塔和屋頂已經坍塌。根據目前的新聞報導來看,失火區域是全部頂層的閣樓,包括中間最哥特的高塔。下層教堂公共區域沒有著火。左邊的兩個高塔好像是保住了。

全世界最炫酷的哥特教堂

二 事件原因猜測和最終發展猜測

失火原因嗎,我用腳指頭猜猜99%肯定和不規範施工意外有關(留一線防打臉,萬一有人縱火,或者啥罕見天災?)

圖中很明顯看到屋頂周圍的腳手架,最初的新聞圖片中,火也是從中心腳手架區域起來的,新聞報道也證實了該建築正在經歷大面積的外部修繕工作。

我又在網上尋找了一些內部的圖片,均顯示教堂內部是不存在什麼主動和被動滅火設備的(噴淋,煙霧警報器)。樓頂上是沒人的木結構區域(支撐屋頂用的),更應該不會有噴淋這種可以控制火勢的主動消防裝置。所以這樣的建築一旦發生火災,所有的事情都朝著最壞的方向去了,即財產全毀,人員傷亡。

從下圖可以看到,巴黎聖母院是主要由不可燃的石頭/石灰建造而成的。屋頂的支撐採用的是木結構。幾百年前的哥特教堂特點就是高!而教堂內部根據圖片來看,座椅和展示物排列鬆散,實話裡面沒啥燃料(Fire load 低),換句話說就是沒啥可燒的。

所以我預測最終的結果應該是,屋頂燒完火也就滅了,沒有燃料了。不過慶幸的是右邊的兩個正面方形高塔保住了,火沒有蔓延到其內部的木結構擋住中。否則蔓延進去,估計這倆高塔可能會塌,教堂正臉都會沒有。

所以各位藝術愛好者和知乎er也不用太太太擔心,會很慘但是它不會燒成圓明園和澳門大三巴牌坊那樣。再者說,這個教堂從1163年興建(wiki) 開始,經歷了大大小小N多次的修繕,維護,擴建,改建和火災。我相信200年的後人不會介意這次火災的,小插曲罷了。

三 消防角度的解決措施

1. 困境

所有的古建築,別管它多精巧多壯闊,跟按照現今防火標準設計的建築比起來,消防安全行上都是渣渣。

當然現今,有些古建築不搞這些消防的東西也有它自己的原因。

古建築的消防改造或者升級,一般包括構造新的防火區間和安裝消防設備。

防火區間:通過防火的材料造一個正向反向都防火,防煙的密封區域。防火區間理論上可以是多種形狀,一個走廊可以,一個垂直的樓梯井可以,一個房間,幾個房間都可以設計或建造成一個防火區間。其目的主要是限制火勢在一個範圍內,保證其他區域的安全。這也是安全通道之所以叫做安全通道的原因,因為火蔓延不進去。

最普遍的三種方法,建造工藝均已經非常成熟,簡單有效:

a) 足夠厚的水泥牆(鋼筋混凝土,預製板都算)。 基本上4釐米厚的水泥磚就有30分鐘的防火等級了。

b) 木製/金屬框架外面加一定厚度的石膏板。基本上10毫米的防火石膏板就有30分鐘的防火等級了。

c)防火/防煙的電動捲簾。這是一種防火的布料,跟窗簾一樣。火警響了它會降下來,平常是捲起來的,美觀大方。最高也能達到120分鐘的防火等級。

消防設備:大致分為主動和被動式。

主動式就是類似於噴淋,泡沫,二氧化碳氣體系統,主動壓制火的。

被動就是隻有偵測功能的設備,煙霧,激光,熱感,紅外等等等等,但是不能滅火的東西。

但是!!改造工程一定會對原有的建築進行破壞的。噴淋的水管,煙感的布線,哪怕在整齊漂亮也會和古建築的歷史風貌格格不入,更不用說這樣百年的大教堂了。你能想見一個百年教堂或者寺廟的頂上一個白色的塑料管子連著一個一閃一閃的煙霧警報器的樣子嗎?政府會允許在厚厚的百年磚牆上穿噴淋的管子嗎?

這一點各地政府有自己的考量,並不需要過多指責。

其次針對巴黎聖母院這個建築來說,內部都是高頂,真要裝上常規的點狀煙感和噴淋,作用估計非常有限還醜。因為空間太高的話,煙霧向上飄散的能力和水霧向下壓制的能力都會大打折扣。

光束煙霧警報器(beam smoke detector) 或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原理是煙霧遮住測量光束的時候,就響警報,廣泛適用於大型開放空間。其次也許可以考慮一下side sprinklers. 就是一種裝在側牆上而非屋頂上的噴淋系統。但是這個廳太寬,中間的部分估計無法覆蓋到。又或許,目前國內流行的,紅外火災捕捉加自動水炮可以提供解決方案。寫到這裡你也應該瞭解到了,技術方案永遠都不是完美的。人為的管控和預防也是防止火災災害的同等重要手段,缺一不可。

2. 技術上的解決措施

除了上一段關於設備的簡單猜想,這個木結構的屋頂支撐也許也有辦法。

這只是我個人一下子能想到的方法。intumescent coat/paint。 防火塗料。

從新聞來看,整個支撐建築外部屋頂的木結構全部燒毀,屋頂材料可燃性未知(據說是鉛板?)。畢竟幾百年前的東西不能和今日的材料防火性能同日而語。

木頭的防火性能其實還算穩定。在火場環境中,木製的主要結構件會從外往裡燒焦(char),燒焦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失去支撐能力,然後就塌了。所以有一些案例是,木結構房子著火,但是火被及時滅掉了,木頭還有支撐能力。評估完成後,把外表面的燒焦層刮掉,接著用。。。。。

聰明的工程師為了防止這個木頭往裡燒焦,發明瞭一種叫intumescent paint的塗料。這種塗料阻燃,在火災中會膨脹隔熱,保護裡面的結構件。建築中的水泥,鋼材,木材上都有廣泛應用。這種漆看起來和普通的木製清漆沒啥區別。從油管找了一個產品的測試視頻。

Wood fire protection - Aithon PV33

Wood fire protection - Aithon PV33

3. 管理上的潛在問題

消防安全主要有三大環節,設計,施工和維護,一!個!都!不能!少!這三項使得消防工程成為了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政府,消防局,工程師,施工方,物業和使用者緊密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個幾百年的歷史建築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人們不斷的維護。一套消防設備裝想要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也要靠日常的維護。不然杭州的雷峯塔不會倒,杭州綠城的房子消防水管還有水。

就這個巴黎聖母院來說,如此重要的歷史建築在施工前,施工中應該都有製作風險評估表(risk register)。把施工中的各種風險,包括火災的風險列出來,爭取做到消除,減少或者替代該種風險。我以上提到的技術解決方案,都是用來保證成熟建築使用時的消防安全的,無法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施工現場需要承包商自己保障。那麼不知道這件事中,到底誰沒按照規定做事?著火後值班人員有沒有按照預案行動?出事後等著調查報告吧。

四 總結和教訓

知乎有自己的實用主義政治正確但是也包容各種觀點。我沒法強迫你的立場和觀點,因為生活中我也有自己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觀點。但是作為一個熱愛本職工作的消防工程師,我看到著火的新聞心都是不平靜的,工程師的責任感對我來說是普世的。每一次火災可能都意味著不幸的人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拋開巴黎聖母院的藝術和人文價值,積極的討論這件發生在法國的事情,對中國的類似建築的保護也具有廣泛的意義!!

中國也是個歷史古國,歷史遺跡很多。想想中國有多少千年古寺,都是木結構的單體建築,沒有防火分隔(一把火全燒光),內部電器電線混亂,經費不足沒有管理?大理麗江多少古鎮一把火全完蛋?別說我烏鴉嘴,要是故宮起火呢?巴西博物館大火後,全國就開展了博物館的消防安全普查。本來國內由於經濟的原因,消防標準就落後很多了,就是應該吸取別人的每一次教訓來避免自己的可能發生的損失。

我在知乎寫過不少消防科普,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兩點:

  1. 人無法接受自己沒有見過/感受過的東西。說白了就是沒被火燒過不知道火災能有多厲害。影視劇誤導太多,導致人人都以為自己是超人。現實情況是,高溫,濃煙,一氧化碳分分鐘搞死你。我以前保守地倡導過,當火燒到書本那麼大且沒有順手的滅火工具時,跑。然後我被懟的昏天黑地,「這麼小的火有什麼滅不掉的?」「你跑了你是不是男人?」「跑了房子不要了?」。因此如果人人都能從心底裏認識到火災的可怕,提到它就渾身顫抖,那麼消防的規範實施起來就順利的多。
  2. 人類的短視。統計數字來講,火災的概率確實低。人就是很難為了未來看不見摸不著的事兒付出代價。人們寧可看到新聞上見義勇為的小夥救下輕生者,而不願去關心下身邊抑鬱的朋友。寧願罵罵政府不顧環境,也不願少用個打包盒。這是人類的問題。我希望的消防意識,是全體國民,不論在什麼時間地點和角色,都持續不斷的繃住的一根弦。作為工作者在施工場所不要抽煙,作為居民不要在消防樓梯堆東西,作為家庭成員注意用火用電安全,作為父母要給小孩科普消防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理方法。

只要能達到以上兩個的科普和教育目的,我也無所謂你喜不喜歡我。有用就好。畢竟,我相信你的知乎上找不出第二個跟我一樣,免費又勤勞做消防科普的知乎er了:)

默哀鮮花和蠟燭之後,希望大家注意消防安全,提高消防意識。

至於為什麼我要噹噹當開頭:

===================

按需更新。轉載請署名。


謝邀。

2019年4月15日巴黎時間黃昏,巴黎聖母院起火了。

可能您看到這新聞時也呆了。嗯,我也被震得有點木,不太能組織語句。

恕我用問答方式說吧,也方便您理解。

消息截止到北京時間2019年4月16日6點,巴黎時間2019年4月16日0點。基本信息源是《Le Monde》,以及我自己在巴黎的耳聞目睹。


問:巴黎聖母院很古老嗎?

答:很古老。1163年開工,那年辛棄疾剛開始為南宋做官;1345年竣工,那年朱元璋剛開始當和尚。

按我一個住西岱島朋友的說法:教堂頂有上千根木材,裡頭一半可以追溯到1147年:很古老了。


問:巴黎聖母院一直是現在這樣嗎?

答:不是。巴黎聖母院在18世紀末被搞壞過。後來19世紀,偉大的勒杜克先生負責全面整修教堂。

題外話:雨果出那本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在1831年,故事設定在1482年。

題外話的題外話:《巴黎聖母院》,我私人推薦管震湖先生的譯本。


問:巴黎聖母院是什麼樣的?

答:正面是這樣的,很有名的雙鐘樓立面。所以一般大家都開玩笑說,卡西莫多就在鐘樓裏。

背面是這樣的:可以看到張開的飛翼。

側面是這樣的,可以看到93米高的尖頂。

您可以把巴黎聖母院看做一個正面雙樓、又高又空、骨架通透、四周連著翅膀的大空心盒子。

哥特式建築的一個特色就是高挑,巴黎聖母院高尖塔有93米。但也因為高挑,所以兩邊要用飛翼來幫襯。

巴黎聖母院左手邊就是塞納河,空間狹窄;右邊也很窄。去過的都知道。

恕我多嘴,因為說清這些,才能說清火情。


問:失火是怎麼回事?

答:巴黎聖母院近來在整修。中間的尖頂塔預算600萬歐,應該要修到2022年。

之前4月11日剛把1860年擺上去再沒動過的十六尊青銅像——十二使徒像和四福音像——撤下來,在教堂脊背上設了腳手架修繕。

4月15日黃昏,火起來了:據說有可能是修復工程的腳手架著火,就在屋脊上開燒。十六尊銅像得以免難是不幸中大幸。

具體火災原因,截止到巴黎時間4月15日23點半,依然沒有官方消息。


問:現在怎麼樣了?

答:截止到巴黎時間2019年4月15日23點半,您可以從側面看到的93米尖頂塔塌了。

用我那位住西岱島朋友的說法:千來根幾百年的木質房頂燒了,掉在下一層的石頭頂上;聖母院像個巨型烤箱,上面是一層炭。

裡頭的寶物,比如荊棘的冠冕和聖路易斯的長袍,已被搶救出來了。

火一度蔓延到了北塔,但到23點,內政部長說,火勢小一點了。正面保住了。

教堂的結構骨架也算保持完整。就是天花板被燒了2/3。裡頭估計也不堪提了。框架、窗、拱頂之類還沒有消息。

我自己打個比方的話:

一輛集裝箱大卡車,燒到還留下車頭和殘破不堪的車身,就是車頂基本沒了,集裝箱裡頭也燎了一遍。


問:為什麼不用空中噴水救火?那樣滅火效率不是更高麼?

答:川普也在推特上這麼建議了。但他這個想法不可行。《世界報》援引現場人說了:

空中噴水,6噸水砸在火上,威力好比一顆炮彈。不但會傷及周邊羣眾,還可能傷及建築。

如上所述,哥特式很輕盈,是靠整個骨架在受力。

建築的受力結構一旦被打破,就很危險。

巴黎聖母院的高挑、輕盈和年紀,恰好讓它起火難救、極其脆弱。93米高塔,沒有滅火設備能搞定。報導說,近五百名消防員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下了北鐘樓在內的建築整體結構。


以下跟主題無關,想到哪寫到哪了。

我下午去了索鎮公園,回到小巴黎,知道起火時,聖母院附近的交通已經阻塞,去不了了。

現場無普通羣眾傷亡:巴黎聖母院18點關門,火是接近19點報出來的,當時那裡沒有人。

我在那附近的朋友們說,交通管制了,附近的人們就看著火焰燃燒,輕輕唱著歌,為它祈禱。

以法國的技術水平和文物復原能力,要重建聖母院,理論上是有能力的——這得問建築方面的前輩了。畢竟19世紀那一趟其實算是半重建。

但具體實施挺難。之前巴黎聖母院要整修時,經費就有點難籌,需要1.5億歐元。馬克龍說要重建,但花費勢必海了去了,這是個極其浩大的工程。以法國人的做法,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總之,我們應該很長很長時間,看不到聖母院了。

巴黎聖母院很美。旁邊是塞納河,河對面就是莎士比亞書店,可以步行到聖日耳曼大道。

至於它之為法國乃至歐洲的代表性建築,眾所周知。

所以這一夜對巴黎人而言,大概是近古罕見的震驚吧。

聖母院也不止是一味古建築而已。去年秋天,還有過燈光秀,如下:

當時裡面是這樣的——如今這一切,也當然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現在想想,每次跑步經過時,都只是草草看兩眼,「反正下次還有得看」。那次也是溜溜達達過去了。

如果當時知道半年之後,聖母院會燒掉大半,我想我大概會,看得更認真一點吧。

聖母院的火難救,跟它的年紀、結構與材質都有關。已經有許多人唸叨當年《Before Sunset》裏那句「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那,命運就是這樣的。

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與他那個時代的巴黎聖母院,以及我們如今所見的聖母院,也不是一個樣了。世界上本來也沒什麼永垂不朽,只是我們都以為會,所以真看到時,瞠目結舌。

我們白居易,已經說得很好了: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我知道有人會說,卡西莫多沒有家了——如上所述,他設定住在鐘樓裏。現在正面和鐘樓似乎還好。

所以,卡西莫多應該還是有家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