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大多數時候指的就是依託於一個城市的政權國家。

斯巴達,它所在的地區在希臘的南部被稱為拉科尼亞地區,大概就是中國的縣和縣城的規模。在斯巴達的周圍有些小村莊,但是完全不能算城市。他執行全民皆兵的軍國主義政策和按職業劃分的種族主義政策,所以很奇怪的它沒有城牆。它強盛後建立了伯羅奔尼撒同盟控制了希臘南部。大概有中國半個省大小。斯巴達靠農業立國,是陸權國家。它建立過殖民地城市米洛斯。和它類似的是雅典北方的底比斯人。

希臘中部地區被稱為阿提卡地區,它的核心就是雅典,是個有城牆的城市,它距離它的港口比雷埃夫斯大概有十多公里,城牆一直延續把港口也保護在內。它執行的海洋貿易商業政策,以及保障商陸商路的海權主義。它本土阿提卡地區很小,比斯巴達的阿科尼亞小,但是城市很輝煌,算是希臘文化圈最大的城市。和斯巴達同時,它建立了環愛琴海的提洛海軍同盟,通過貿易立國,大概有渤海灣這麼大。和它類似的是雅典西面的科林斯。作為海權商業國家,可以想像它們在環地中海地區還建立了眾多的港口商業中心和城市。這些城市和母邦大多數是鬆散的同盟關係,比如科林斯人在西西里建立的徐拉古。雅典人在義大利南部建立的城市。這些義大利和西西里的殖民地被稱為大希臘地區。

而希臘這個時候更多是指文化區域。指說一種印歐語系古代希臘語的種族,而不是政權國家。

它包括伯羅奔尼撒地區和北部邊疆的多立安人和亞該亞人,斯巴達是這些種群之一。中部的伊奧尼亞人,雅典人是這些種群。愛琴海東岸小亞細亞沿海的愛奧尼亞人。他們之間是方言的差別,都使用希臘字母,信仰的神大體一致。

這些種群在環地中海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包括今天的馬賽,利比亞,西西里,黑海。

所有以上這些在同一文化圈的城市城邦都稱為希臘人。

在羅馬統一地中海地區後,東羅馬帝國官方語言是希臘語,在拜占庭帝國時期,它的很多地區的臣民,像黑海沿岸,還自稱為希臘人。

所以,希臘更多是像華夏一樣,是文化類型也是地理區域,也是種群。


希臘應該說是一個文化共同體,雅典、斯巴達等各城邦因為文化上互相認同,彼此承認對方屬於希臘。這個共同體靠奧林匹亞賽會等泛希臘的大型活動來加強彼此間的聯繫,而不需要一個像周天子那樣的最高領導來充當凝聚中心。平時各城邦之間也有爭鬥,但在必要的時候會結成軍事同盟一致對外。

奧林匹亞賽會實際上起到了劃分希臘與非希臘的作用。像馬其頓就不被承認為希臘的一部分,因為馬其頓是君主制,不是城邦制,其它方面跟希臘文化也有差異。所以當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世企圖參加奧林匹亞賽會時,希臘人不讓他參加,後來他力證自己有希臘血統,希臘人才勉強同意他參賽。馬其頓就這樣一面向希臘學習,一面企圖吞併希臘,後來到腓力二世基本上控制了全希臘。


就相當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大家雖是不同邦國,但依舊知道大家都是華夏文明,都說同樣的語言,有共同的文化。所以春秋戰國≈古希臘,春秋戰國的邦國≈古希臘城邦國


城邦制的公民精神和社會、經濟、文化上的內聚力構成了希臘,即希臘文明。
大約公元前800年,希臘進入城邦國家時代,雅典和斯巴達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城邦,當時的希臘由眾多的城邦組成,各城邦相當於小國家,各自為政,所以,城邦當然比城市擁有更多主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