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獨生子女,剛領證,不小心說到了這個話題,媳婦家希望有個孩子隨他們姓。媳婦家比較重男輕女,從小把我媳婦當兒子養,媳婦對此男女不平等深惡痛絕。 說實話聽到他們家這個要求我首先覺得很無理,然後覺得很傷心。跟錢不錢沒什麼關係,房子我家買的,我的收入,父母收入都不差,我不在乎對方的嫁妝什麼,就算她家王建林,我也不會違揹我的感受。兩個孩子不同姓他們之間會不會有隔閡,去雙方父母家會不會心裡深處有所差別,大家都是人,人性考慮我覺得區別肯定有。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他們會怎麼想,他們同學會怎麼想,成長考慮我覺得一個姓更順暢些。

作為我自己考慮,我自己孩子不能跟我姓,我作為男人心裡不舒服,跟男孩女孩無關,我後代兩個女兒我很開心,但是我的孩子就得隨我姓!。兩個孩子如果老大女兒老二兒子,老二跟我姓,我怎麼面對我女兒,她肯定會覺得我重男輕女。要是兒子跟他們姓我爸媽絕對爆炸。各位朋友說下自己看法吧,我希望男生髮言,原因不多說了


讓一個孩子隨你丈母孃姓


我倒是覺得挺公平的,孩子既是父親的也是母親的,夫妻雙方都應該有孩子的冠姓權。如果是兩個孩子,那麼夫妻兩個人更可以公平地行使自己的權利。

當然,雙方中的某一方也可以因為情感原因或者補償對方在某方面更多的付出而選擇放棄這個權利,這個要看夫妻雙方是怎樣商量的了。


我願意,因為我們兩個都姓劉(笑)

我覺得題主妻子家裡也搞笑,一個隨他們姓,就能繼承她家皇位了唄,呵呵。不過掩耳盜鈴。一個姓有什麼用╮(╯_╰)╭武則天兒子還姓李呢

反正孩子總要姓個姓,不是跟爸爸,就是跟媽媽,要麼生造一個。跟著潮流來得了,現在大家習慣跟父姓,那就這麼著唄,非特立獨行那不叫個性叫自找麻煩。就像沙灘上都穿比基尼你非穿一身西裝曬太陽,就別怪人家看你。

不過題主,如果對方非要冠姓,態度很強烈,你又沒有太過反對的必要,就從了他們算了,過日子不必太較真,家庭和睦最重要,不用擔心你兩個孩子有隔閡、在學校被欺負等,我上小學時候就有這樣的同學,解釋一句「他跟媽媽姓」,就完了。也不用擔心面子問題,現在這種事到處都有,說一句大家都懂,年輕輩還會說你開放愛老婆;年長輩可能看不慣,但反正他們看不慣的多了去了。

上面說什麼經濟分開就同意,呵呵,要是就生一個,冠你姓的話你家孩子你自己照顧自己養?

我小時候還想過要跟媽媽姓,因為我覺得她姓尹好聽。但我覺得不喜歡我姥爺,不想跟他一樣,就作罷了。所以跟誰姓不重要,跟誰感情深,才重要。


有啥不願意的()


這個問題,我勸你還是交給雙方父母去談判吧。


你這個妻子講真就是被女權洗腦了,我周圍沒有一個人孩子隨母親姓,無論是一胎,還是二胎,也極少有離婚的,然而虎撲上有個網友說過,隨母姓的結果最後基本都是離婚。

女權分子提出隨母姓的根本就是其實就是得寸進尺,索要特權,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給你生孩子」,弄的好像孩子不是她的一樣?  

「給男人生孩子」之謬

  在一些女權主義者的潛意識裡與眼裡,生育就是「給男人生孩子」「給男人傳宗接代」。這是雙重的無知。

  其一,家族與宗族樹(主要)依據父系,可以說是一個超越民族、超越文化的普世傳統。浸潤在這個傳統之下的男性,會有「生育是給自己傳宗接代」的觀念,所以要「廣子嗣」,但有女權主義者居然也接受這種「父權觀念」,所以要不生少生。雖然雙方從前提推出來的結論截然對立,但共享同一前提,豈不是說明這些女權主義者受「父權文化」毒害之深?

  其二,從生物學來看,孩子的基因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男女合作生育子女,獲得的生殖利益是相等的。生育子女也是熨平一個家庭收入與消費在時間上不匹配的基本方式,父母在年輕時生養孩子是投資/儲蓄,在年老時再接受子女的贍養,這就是家庭保障。子女是既要贍養父親也要贍養母親的,與母親往往還更親密一些。總之,從生育收益(生殖利益與贍養利益)看,「給男人生孩子」之說不成立。

  這些女權主義者會大喊:男女合作生育子女,這種合作對女性來說是不公平的。男人射精之後,使命就完成了,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但女人提供肚皮,要承受九個半月的懷孕之苦,各種行動不便,各種身心煎熬,還面臨羊水栓塞與難產等風險,孩子生出來之後還要哺乳,照料孩子的責任主要落在女人身上,這公平嗎?

  問題在於,這種「不公平」是大自然的安排,並非男人強加給女人的枷鎖。如果看完整的圖景,所謂的「不公平」就消失了:自產鉗發明之後,女性因分娩而死亡的概率就很低了;在醫學昌明的時代,女性的預期壽命一般要比男性多幾歲;男孩在進入性成熟期前的死亡率要高於女孩;在人類歷史的大多數時期,男性留下後代的概率是女性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女性能確定自己生出來的孩子100%是自己的,這就是不同的民族兒歌中都有一個慈祥外婆的原因所在;男性可能會嘀咕這孩子為什麼長得像隔壁老王呢。所以沒有母子不確定性但有父子不確定性。女性專屬於一個男性的婚姻制度降低了父子不確定性,讓父親更願意為子代進行親職投資。

子隨父姓並非歧視女性

  只有在女權主義者看來,孩子隨父親姓是「歧視」的體現,對女性不公平。但其實,孩子隨父親姓是超越文化與民族的,表面上是文化現象,實質上基於生物學理由,基本功能就是為了降低父子不確定性(對女性貞潔的要求也是這個原因)。讓孩子冠上父親的姓,對母親來說是惠而不費的,相當於給父親發一個勳章,但卻可以大大提高男性進行親職投資的積極性。在這個意義上,冠父姓是「女性免費激勵男性的詭計」,男性得名,女性得實。

  女權主義者認為家庭與婚姻制度是「父權文化」的體現、是男性對女性的「壓迫」,生育是「為了給男人傳宗接代」,這些說法本質上是把階級鬥爭學說延伸到兩性關係上,是很荒唐的。事實正相反,沒有女性對長擇/婚姻的需求,婚姻制度根本不會存在。


當前高三 答這個問題可能超前了

就我來說,我很樂意,甚至於不必隨父或母姓。

孩子不是奴隸,何必打上烙印。

童年的陪伴足以創造共同的回憶。而記憶纔是塑造人的材料。連材料都確定了我的風格,要烙印幹嘛?

我不知道現階段要求隨父隨母姓除了習俗有什麼現實意義。


有何不可呢?

難道兩個都隨父姓高考能加分?

:-)


這是你們兩口子兩家的情理之事,公論什麼的都是廢話,題主有些理由像是藉口,維護父權的藉口。是不是怕唯一的兒子隨了母姓啊?哈哈。

兩家的事兩家溝通解決啦。娃娃還沒一個呢,有的是時間。都是情理情理!

既然二人結合了,就是一家人,少計較錢的事吧。

我家老大是兒子,老二是女兒。老二生下來時,我還問過老婆意見,是不是隨她家姓,當時我也沒多想這些有的沒的。老婆倒是覺得隨母姓不倫不類。

這裡我也要檢討,我其實也有大家庭的父權觀。四世同堂,三代單傳,我絕不敢在大娃降生時提出大娃隨母姓,連想都沒想過……

我給二娃起的名字,第一個字是父姓,第三個字是母姓。


沒問題,不過你要先沒障礙。。

我不是你口中的男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就是這麼操作的。

對普通人來說姓名只是一個符號一個代碼,家裡有礦或者有大量財產的另說。普通人家更多想的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但你如有這個障礙就失去了家庭和睦的基礎,換言之如有障礙就絕對不要答應。


我們很多朋友都這麼操作的


這個看你對另一半的重視程度,她在你心目中的分量影響你的決定裏她的意見有多重要。

還有,有什麼不能接受的,跟你姓有皇位繼承?


願意啊,很早之前就想好這麼做了。


給孩子定姓氏是夫妻兩人的事情,父母無權干涉。

為啥不願意,中國的法律裏,規定子女可隨母姓可隨父姓


為什麼不呢,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和父姓咯。

按約定俗成第一個孩子跟父姓也沒啥,第二個孩子和母親姓既不顯得父親倒插門,也尊了母親的存在,顯得民主又自然。反正你們都沒王位要傳,兩個姓都要佔有實際利益可得嗎?好處佔盡的人通常走不遠,也得讓旁人何況是愛人舒心點嘛,愛人不提就算了,提了也不是過分要求,一沒傷你面子,二孩子隨母姓就不是你孩子了?小農思想還是很重。

倒是對於一個名字裏突兀地擠著父母兩姓的孩子,反而覺得他的父母應該經常相互撕逼,錙銖必較。


是你們把男權女權掛太高了!幾乎要捧上神位。

跟誰姓這麼重要?姓男方又怎麼,姓女方又怎麼?姓狗或姓貓會影響你對他的愛?姓名只是一個稱呼而已啊。


兩個孩子當然可以呀 如果就一個那估計不行,畢竟現在姓氏牽涉到繼承權,老一輩會想不跟我的姓,我辛苦掙錢給外人有點接受不了,當然你可以問問孩子跟女方姓氏,女方孃家願意給繼承權不,如果給的話 就算只有一個, 我也同意

還有改性之後 雙方老人對孩子的態度問題,極有可能會對2個孩子區別對待,可能會對跟自己姓的孩子好一點,差別也許很小,但敏感的孩子可以感覺到。

最後,要提醒光大女同胞的是,如果是男方主動提出的換姓要求的,一定要小點心,男方可能不是出於愛而是覬覦女方財產。例子:我朋友的媳婦一個姐一個哥三兄妹,我朋友第一個孩子就跟了女方姓,他當時就和我說了老丈人家拆遷給了10幾間門面房,我懵逼了,現在他媳婦和她哥掙財產把他老丈人都氣死了,搶了五間門面,三兄妹死仇一樣不來往了 我這喫瓜羣眾更懵逼了,也有人會說根據法律應該平分男女都一樣,但是我的朋友動機壓根就不純,看媳婦哥哥家沒男孩就想搶財產 ,給孩子改姓然後鼓動傻比媳婦和老丈人鬧,搞得雞犬不寧就想要房子,雖說內心鄙視我朋友,但是到手這麼多財產我也挺羨慕的,就是可憐了老丈人。

做為孩子的父親,其實跟誰的姓真的無所謂,問題是誰說孩子就屬於夫妻兩個的?孩子屬於大家的,別拿爺爺奶奶不當回事,我感覺現在姓氏這事挺落後的,以後應該實行競拍制,孩子出生之後雙方大家族開會競拍,誰出價高或者繼承比例高誰得孩子冠名權,這樣啥問題都沒有了 連婚房 彩禮這些陋習全解決了,女方家有錢等於婚房彩禮都自己出了,和倒插門差不多,豈不妙哉。

以上的結論就是姓名不單單是姓名,不是某些人講的叫阿貓阿狗都可以,牽涉到財產繼承權,孩子之間的歧視等,是很慎重的事情要考慮好


我覺得這樣特別好,憑什麼女人辛辛苦苦懷胎十月拼了命生的孩子連和自己姓的資格都沒有


題主的邏輯,兩個孩子不同姓會有隔閡,也就是說姓氏會影響感情。。

那我只有一個問題,如果孩子都隨父姓的話,按照這個邏輯,孩子在爺爺奶奶面前會更親近,而外公外婆會相對冷漠。

是不是孩子自幼就會覺得父系親屬對自己比母系親屬更好,因而對兩家老人有隔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