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讀了一些書,這些書大都是十年前流行於學生圈火爆的舊書,解決了我很多人生的迷茫,但現在這些書無人問津,全網找不到任何痕迹。

看看豆瓣和知乎,書感覺是小眾化(明明多年前相當火爆,人人爭相購買),而且大都是差評,評分不是太高,甚至很多人惡言相向說是害人書妖書(當然不是那種爛大街的三觀不正的書),打一星的水軍仔細深究發現都是小號的人或者層次也不是太高,即便給出的理由也是很蒼白。

社交媒體總是喜歡給人以假象,總是讓最少數成為最多數。而且,伴隨著評論者口味不斷加重和口味獨特,越來越少的好東西只能留於失傳,如果僅僅通過大眾化的平台去閱讀,只能越來越困難了。

是不是時代越往後,如果不靠朋友或親人亦或是圈內人推薦,那麼讀到好書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了。

泛濫的書籍文化


好問題,書圈是個啥圈?不同種類的書籍受眾不同,不知題主的書圈怎麼界定?

還得界定一個概念「好書」,題主看來何為好書呢?在我的認知里吧,好書可以默認為是經典著作,能夠靜下來看經典著作還能看得懂的,畢竟是少數。經典著作和大眾文化是存在著距離的,受眾面也更窄。

三國演義算好書吧?資本論算好書吧?讀三國的人不一定讀資本論,看資本論的人也不見得會去看三國。興趣愛好和專業不同,對好書的定義也會存在偏差。與其糾結這些問題,倒不如想想自己想看什麼書


書商的情懷已經慢慢被啃食了,以往有情懷的編輯慢慢的不再理會這些,可是架不住生活的壓迫,如果不出一些銷量書籍,金錢上撐不住,而且出版社也不是什麼非盈利機構,沒賺錢是會被淘汰的。而那些暢銷的書來自於市場的需求,市場需要什麼書他們出什麼書,現在國民經濟水平是上來了,可是文化水平並沒有緊跟不舍,而是在中途脫節了,所以大部分的讀者文化素質並不高。所以看的書就不能太有深度,有深度的話他們會看得雲里霧裡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就算能讀得明白,他們也沒有那個時間,時代的變化使他們不敢慢下手頭的工作,但心裡又覺得讀點書才會成長,所以就變成了讀那種整本書只講兩三句話的書,然後來來回回講這三句話重要的原因。雖然這樣,但他們內心得到了滿足,我看書了,我知道了一些道理,我賺到了,其實那不過是事後諸葛亮的一種做法罷了。當事情還沒得到解決,一切都在謎團里,你看不懂,但是,當事情解決了,你再去看,一切就又變得明了,那是另一種營銷手段。

還有,市面上大多數暢銷書有共同點,一個是作者本人有很多互聯網粉絲,一個是作者看起來是一個成功者,他們銷售書籍是有團隊運營的,靠著一大堆的策略將作者推上神壇。然而真正好書的作者精力大部分放在自我發展,對物質要求相對較小,也恥於做那種所謂的宵小行為,所以大眾看不到他,看不到他就不會想到要買他的書。還有十幾年前的好書我還真不知道是哪些?你是指蔡駿那時代的青春小說呢?還是指那時候國內編輯出版的勵志雞湯呢?又或者一些作家晚年的回憶錄?這十幾年從文學角度來看,貌似沒出哪些很好的書吧?蔣方舟?張悅然?還是那個放蕩不羈的韓寒?笛安?安妮寶貝?郝景芳?十幾年前能暢銷的就這些七零八零的作者了,在之前人家暢銷的就不是十幾年前了


謝邀。這檔子事說來也就是一個根源:票子,兩個重因:受眾、人性。

出版社、作家都要吃飯吧,憑啥有的吃土有的吃金,不眼紅?大家吃灰,臣子穿金戴銀,再不搞點「特殊措施」,悲也,亡矣。況且,正不勝邪,盜版橫行。活全自己干,到頭來只混碗湯,真當文人無骨?留著時間找個好工作,不行嗎?再說,過個老年生活,不香嗎?想自由又想票子,不摻水?不摻水你買得起?買不起,我喝西北風?這時候有個好主意:精品分冊,參水多銷。分成塊兒量不變,大家也買得起。這不是雙贏嗎?都是市場的選擇。正常的很。

梵高、星爺,諸位可都了解?人死了,人老了,作品卻都蹭的火了。憑什麼?意識超前,要麼開天闢地,要麼等等時代。畢竟,大眾是「主流」。作品,當然是往主流靠攏。人走茶涼後的爆火?咱不要!

人性,人性難說,也不懂。但,「一山不容二虎」,想來足矣。將軍太多了,哪來的小兵給他們使。我願幫你解決問題,但原理就別想了;我願給你做慈善,但怎麼賺的就別想了。吃飯的傢伙什,一二十塊就賣給你?大多數有真東西的人,會缺這點錢?再一個,就是想傳,別個怎麼看,暗箱、小動作……老年迪斯科它不香嗎?

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半吊子又帶著「創新」四處橫行。「一天幾毛」和「月入過萬」,看哪個?「平凡之路」和「快穿打怪」,看哪個?當銷量和閱讀量都成問題……當這塊地周圍都是韭菜,水稻是挺高的,你吃嗎。

寒了誰的心,傷了何人的情,又碰紅了多少星。


書也有圈子嗎,我沒有聽過。我一開始看書也就是看看比較有名的名著啥的,後來看的書就是在知乎上無意看到的推薦之類的,有時候不知道看什麼了就去圖書館逛一圈,完全憑感覺隨便拿幾本就走,我覺得書看的多了自然能分辨好壞。我看書從來沒有關注過他的評分,還有我記得是《挪威的森林裡》還是哪本書來著,記不大清,裡面說看書要看出版30年以上的書,雖然這有點絕對,但是也有一定道理,因為三十年的時間足以淘汰掉大多數垃圾作品,剩下的很多都是經典。雖然我看的大多數書都是比較有名的,但是我也看過很多冷門的書,裡面不乏好書。你自己覺得書好你就看,管他的評分幹什麼,而且好的東西是可以經得起時間沉澱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瞎子,全靠營銷和評分來決定一本書的好壞。


曲高和寡


你這個描述的語氣和我身邊的某女生的語氣何其相似。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人文類的東西主觀性很強,你覺得很好,但是別人覺得不行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書是否好看和是否有人看沒有那麼強烈關係。既你標題里的問題直接可以回答:不是。

其次我好奇的是究竟你看的都是啥書,結合「十年前流行於學生圈火爆的舊書」我認為大概就是2010年附近的學生看的書,會想起我上學時看的書都是校園內容的小說,所以我就去百度上 搜索「2010年 校園 青春 小說」得到了一個排行榜

「我的老公是黑幫,惡魔女知王的愛情惡作劇,妖嬈月色,命中注定愛上吸血鬼,我的狐仙男友,水晶球之碎言,冷月閣的二當家,冷傲:貴公主,灰白薔薇:天使在人間道,等」

不知道是不是這種小說。希望題主提供一下。

另外其實我也有這種好久以前看過的書找不到了的情況,比如我在00年左右在實體書上看了一篇科幻作品是以廢土為背景講述一群變種人的故事,當時都看哭了感動的不行。17年的時候突然想看了卻發現網上根本沒有他的痕迹。按照你的說法 難道我喜歡的小說不值一提嗎?

社交媒體並沒有出現很長時間,但是很多古老的東西都流傳下來了。所以無論社交媒體是否是你說的那樣情況,也不會對誰流傳誰不流傳影響半分。而且好書何其少,於其去看現代的還未經歲月推敲的作品,還不如看看已經經過考驗的作品更好。


好書,壞書,難以定論,我不覺得有或需要統一的標準。但是,不同時代,人和人,書和書是不同的。

起初信仰商品化,偏向於信仰傳播。

後來商品信仰化,本質是商品營銷。

姑且排除低教育人群,一般人平均收入和書價比,現在的書大多更便宜了。我的初中老師,說他剛教書不久,擠出20塊買一套《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本一套的那種。現在這套書定價大概600塊,受過高等教育的員工老闆,工資再低要買總買得起。

大概,我們更加貧窮了,已經陷入稀缺狀態,偏向於眼前、短期的投資,讀不實用的好書這種事,多多少少都不合時宜。


想知道題主說的到底是哪些書啊,我想看看到底妖不妖【捂臉】

本人看小說很多,一時間想不到十年前除小說以外火爆到人人爭相購買的書,這種人人購買的書怎麼能算小眾呢?

時代在變化,有的地方變好有的地方變壞,這不是很正常嗎?

有些作品是有時效性的,現在已經過時了。其實不必遺憾那些書不被看到啊什麼的,能被看到的好書已經夠多了。如果是我發掘了一本不被大家熟知的書,只會覺得意外驚喜,如獲至寶。全世界每年新出多少書,有好書被埋沒再正常不過了。

還有我國平均閱讀量本來就低,讀書是比較小眾的事。

題主大可不必鄙視那些看書給不出高級評價的人,誰都有評論一本書的權利。即便人家不如你的層次和水平高,但看完也得允許人家有自己的感悟。至少對方也試圖表達自己的觀點了,這是權利,不能被扼殺。你覺得他們寫的不對不可,直接不看就好了。

信息爆炸的時代,要自己學會篩選信息,好書只會越累積越多,經典的書能扛得住時間洗禮,怎麼會擔心讀不到好書呢?

一個真正熱愛讀書的人,他的鼻子很靈的,能聞到好書的味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