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一季度,不管是小米10還是p40一加8,都反應出國內廠商衝擊高端市場的慾望,永不降價的蘋果卻出了一臺3000+的「真香手機」


因為國產前期利潤低,利潤低就沒錢研發,沒錢研發就只能做組裝機,做組裝機就沒核心技術,沒核心技術就沒有競爭力。最後結果就是會被輕易取代。想要存活肯定要衝擊高端市場。

高端市場的利潤不用多說,會拿六七千甚至上萬買手機的人,只需要手機好用,誰還那麼注重性價比。

蘋果就是反過來呢,前期高額的利潤,研發經費充足。擁有最強大的晶元,最流暢得系統,最完善的生態,但是常年缺席中低端市場。中低端雖然錢少,但是消費者基數多啊,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捨得花七八千買個手機的。

另,感覺華為也挺牛逼的。和蘋果比也就差了個鴻蒙,還有配套的生態。其實個人更期待國產


一方面蘋果意識到價格太高銷量降低,但是新機不能降價,所以只能發布一款中端增加銷量。

另一方面之前國產手機除了華為大部分都不算「高端」,至少價格上不算,這塊肥肉大家都想喫一口。

但是想成就一款真正的高端品牌,必須要有別人沒有,趕不上的東西,比如華為的相機信號的麒麟,蘋果的a和ios,三星的屏幕(眾所周知三星高端旗艦銷量並不高)

像國內廠商小米衝擊高端,小米10賣力宣傳865+ lpddr5+ ufs3.0沒過多久一眾廠商全部跟進,瞬間變得沒有優勢,三星第一代一億像素並不能對其他手機形成壁壘,屏幕OPPO findx2pro,一加8pro絲毫不懼,這樣一來高端品牌如何能成?高端產品從來不考慮性價比的。

我也用過很多小米的產品,對我來說我一方面希望小米更好,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小米能堅持性價比,但是這明顯是不可能的(性價比終究會侷限企業的發展)。


對小米補充說一句最重要的

葫蘆屏,方向不對都還好,主要是千萬別在出小米電視5那樣的事了,我以前給人推薦小米的產品我可以閉著眼睛說:你可能買不到最好的,但是你肯定不會被坑。包括我閉著眼睛買小米100,300的耳機,我只是個學生狗,但是現在有點不敢了。

要做高端產品這個很重要,想讓人家拿錢不看參數買你的產品(買高端產品參數重要嗎?),一定要踏踏實實做好,不要只會耍嘴皮子。


高端沒降價,只是開始進攻中端機市場了……


蘋果看似降價了只不過是老模具換個心臟繼續發光發熱,而且幾年前的模具就換個心臟的做法放在國內廠商估計要被噴死吧,但是到了蘋果就成了真香機,國內廠商看似衝擊高端,但現實是同樣6000售價的機器 11銷量以後肯定要甩國內廠商6000塊的機器一大截。蘋果降價了只是增添了個入門版,消化一下庫存,高端旗艦還是10000?,國內廠商看似定價6.7000元但是主要銷量還是3000?的區間,甚至更多的是2000元。


眾多國產手機廠商想衝擊高端,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只是之前很多的嘗試並不是太成功。藉助當下貿易戰,國貨情緒高漲,再加上國外高端手機廠商在硬體上逐漸被趕上,就讓國產手機衝擊高端的夢想得以實現。

最近蘋果在繼續降價,主要還是中國以外的世界市場幾乎停滯,需要國內來消耗龐大庫存,如果其他國家的疫情無法在5月獲得恢復,蘋果就不得不大幅削減產量,或者在國內繼續推高銷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