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别感兴趣

法国作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

阅读一下,讲的很明晰


这块地区的族群迁移和演变非常大,简单来说是换了好几波主人。

首先是匈奴

战国时代末期,各游牧部落族群在塞外相互结盟融合,逐渐形成月氏、东胡与匈奴三大势力。

公元前209年,匈奴的冒顿单于通过战争驱逐了月氏和东胡,建立了今蒙古高原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其中秦、汉帝国在持续与匈奴作战中获得河西与漠南地区南部,并设置郡县。东汉时,持续采取分化策略。48年匈奴分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内迁河套漠南归附汉朝。先来看南匈奴73年开始,东汉与南匈奴合作讨伐北匈奴东汉末年,国力衰弱,南匈奴部分部众或趁乱自立,或与中原军阀合作。216年,曹操拘留呼厨泉单于,派右贤王去卑监国,分割南匈奴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此后南匈奴先后依附于曹魏及西晋。

南匈奴由于自东汉开始内迁南下,其汉化程度很高,至东汉末期时,多放弃游牧,改采农业定居方式。他们被编户,除了缴税之外,还要为汉朝服兵役。

再来是北匈奴48年,匈奴八部族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分裂,后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称为南匈奴。83年鲜卑击破北匈奴83年至85年北匈奴人大批南下归附汉朝,北匈奴实力大减。87年鲜卑从东部猛攻北匈奴,杀死优留单于。91年,北单于为东汉所破,开始西迁,至西域康居一带。155年在鲜卑人征伐下北匈奴崩溃,最终在158年被丁零人打败,再度西迁,此后消失在历史。

之后是鲜卑

原本被匈奴冒顿单于所破的东胡,退居漠南乌桓山与鲜卑山,形成乌桓与鲜卑

公元二世纪(东汉时期),北匈奴为东汉所破残部西迁后,鲜卑迁入蒙古高原,并在檀石槐的领导下崛起称雄,收服原北匈奴余部,而乌桓则为曹操所破。

汉末到十六国时期,鲜卑诸部部分内迁,其中较大的几支建立了比较有名的政权。例如慕容部一支于华北与辽东建立慕容氏诸燕,另一支西迁青海建立吐谷浑。宇文部则建立了后来的北周王朝,秃发部于河西建立南凉。而实力强盛的拓跋部,于315年,领袖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376年,代国被前秦君主苻坚攻灭。386年,拓跋珪恢复了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此后北魏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中国进入南北朝时代。

柔然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蒙古高原上主要是柔然和敕勒两个大族群。

402年,拓跋鲜卑的别支柔然的首领社仑称可汗,之后柔然逐渐称雄蒙古草原,并南下与北魏王朝发生多次战争。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门可汗击败,柔然汗国崩溃。柔然被突厥击败后,分南北两支,南支逃到辽河上游,与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与鲜卑其他部落融合)。北支逃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室韦的祖先,即蒙古人的祖先。

突厥

原先在柔然统治下的阿史那氏部族于552年在蒙古高原建立突厥汗国

550年,阿史那氏在首领土门的带领下击败铁勒(或称高车,丁零,敕勒),552年又打败柔然,建立政权,自称伊利可汗。突厥先后与隋,唐爆发长期战争。583年,隋将长孙晟用离间之计,使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后在屡次与隋朝的战争中战败而走向衰落。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与薛延陀攻灭东突厥,战后漠北为薛延陀所占,而唐朝则将东突厥其它领地划入自己的版图,在其上设置了顺州、裕州、化州、长州、定襄、云中等都督府。疆域由此扩大至阴山以北600里,漠南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

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联合回纥等铁勒部落,击灭薛延陀。次年铁勒、回纥等十三个部落内附唐朝,唐太宗以其部落酋帅为都督、刺史,设六都督府七羁縻州:翰海府、金微府、燕然府、幽陵府、龟林府、卢山府。七州:皋兰州、高阙州、鸡鹿州、鸡田州、榆溪州、蹛林州、窦颜州,并从京师长安到北荒设置六十六个驿站,号为「参天可汗道」,作为各部落朝贡道路。漠北由此成为唐朝领土

唐高宗显庆四年(658年)唐又灭西突厥,唐朝廷在当地设置都护府,大唐行政区划再度扩大,突厥余部西迁中亚。681年突厥阿史那氏复国,史称后突厥,并对武周连年入侵。

回纥(回鹘)

回纥原为敕勒一部。隋大业元年(605年),回鹘与其他铁勒部族反抗东突厥奴役,后与薛延陀大败东突厥。

唐天宝元年(742年)回纥与葛逻禄,拔悉密起兵,推翻了突厥汗国,杀突厥白眉可汗。回纥曾与唐共击突厥而长期对唐友好,与唐联姻,通商。唐建中元年(780年)登里可汗与唐疏离,宰相顿莫贺达干(登里堂兄)击杀登里,自立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并向唐称臣,被唐封为武义成功可汗。武义成功可汗请求唐将「回纥」改称「回鹘」。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回鹘人开始分西迁,主要分三支。一支迁入吐鲁番一带,称西州回鹘,建立佛教国家高昌回鹘,后元代察合台汗国时期其王族因不愿伊斯兰化而率部东迁甘肃;一支迁入河西走廊至柴达木一带,称甘州回鹘或黄头回纥,是裕固族的祖先;另一支迁入帕米尔高原至楚河一带,融入葛罗禄人,形成喀喇汗王朝,是维吾尔族祖先之一。

这是契丹与蒙古兴起之前的蒙古高原大致历史。


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不断上演这汉强大联合众多部落搞最大那个。然后最大的倒下后,汉人没敌人也不行了。然后草原没了压制又崛起一个老大。直到汉人连续三任开国皇帝郭威、柴荣、赵匡胤均较早逝,未完成统一汉地的责任,且继任皇帝赵匡义得位不正,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严重的政治隐患。然后基本政治稳定后,开国那一片良将强兵也老了死了。才让契丹女真和蒙古崛起。

其实,但凡郭威柴荣或赵匡胤能够多活十年。或者是赵匡胤没有成年嫡长子,这些少数民族根本没有机会坐大。

同时,普及下,为什么自唐末到民国,汉地大乱的时候为什么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不是因为他们厉害。严格而言,如果是对战,同等情况下单纯的游牧民族是干不赢汉人的,包括蒙古铁骑和八旗。原因很简单,一是汉人具有更好的装备和更成熟的军事体制。

契丹蒙古和女真运气好在于,宋朝军队一开始就是分裂的,一开始分为柴家派和亲近派,后来又分为赵大派和赵二派。终于清洗玩之后,军队又沦为皇帝和文官政治斗争的产物。不然东晋的时候为毛这么牛,到了宋朝南边就不行。

而努尔哈赤运气好在于山西的那些商人。严格而言,袁崇焕的平辽策是可行的,只要守好了长城防线并不断增加军事压力,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是挺不过五年的,必定发生内乱。然而山西的那帮人不断的渗透走私,长城防线形同虚设,努尔哈赤才挺了过来。

很多人说长城没用或者军事作用大些。其实这是肤浅单位。长城最大的作用是经济封锁,没了中原的物资,任何游牧强权根本无法维持。这也看出为什么秦始皇牛了吧。别人考虑的压根不是防守而是封锁。但上至部堂,下至宣大等长城防线的官兵,早就被晋商渗透,袁崇焕被杀,不过是因为他的政策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还是给女真和晋商很大伤害。晋商群体为了财路反攻杀袁崇焕。与其说努尔哈赤是通过八旗得到中原还不如说他是用钱买到的。

政治统一很重要。汉末的时候,曹操为什么不称帝?为什么这么看好刘备?因为刘家真的很牛,直接一颗陨石翻盘再造帝国,他也怕啊。刘备但凡是个地主而不是个卖草鞋的,压根就不会有三国。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投奔一个卖草鞋的很丢脸。即便如此,刘备也差一点翻盘。曹丕急躁了,结果被司马家剁了。

朱温读书少,不知道他在废了皇帝基本上等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结果狗屁了。有公认皇帝,即便是个傀儡,大家也只好扩充势力等待,公认皇帝没了,那就是草头王奋起。这也是自唐末到明朝游牧民族可以狂飙突进的政治原因。

严格而言,草原史其实是一个被动史。他的发展方向是由汉人决定的而不是自己决定的。


简单,从哈萨克到蒙古高原这片地方的人,汉朝以前叫鬼方,丁零,汉朝叫匈奴,东胡,魏晋叫铁勒、柔然、鲜卑,唐朝叫突厥、回鹘,宋朝叫蒙古,契丹,乃蛮,后边全叫蒙古。

混血程度从东往西越来越偏白。从古到今这片地方的主要血统成分变化不大,名称都是根据统治部落的不同而变化的。


恭喜楼主入坑,这个问题嘛!~~~!

首先了解一下匈奴和东胡,后面的鲜卑和乌桓,契丹和蒙古都属于东胡系,同时了解一下后来西迁的月氏;匈奴之后鲜卑西迁,草原自号鲜卑,鲜卑入主中原后草原叫柔然;突厥灭柔然,柔然东迁,突厥又分东西;再之后就是契丹和蒙古,同时了解一个通古斯系的金。

如此我感觉差不多了。再之后的历史,蒙元和四大汗国,瓦剌和鞑靼,再好像没啥了,帖木儿?林丹汗?

我觉得关键的关键是能结合地图(地形图)看,不然印象不深。


推荐你看《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里面讲的很清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