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最開始看WWE的時候有一個世界重量級冠軍頭銜,當時以為就跟奧運會的摔跤、舉重,或者拳擊、MMA那些運動一樣是體重得超過一定程度才能去爭奪的,然而像619大師雷爾、丹尼爾布萊恩這樣可以算輕量級的選手也贏得過世界重量級冠軍,所以我感到很不解,希望大神解答


我覺得這是個好問題,我以前也想過,下面我說一下我的回答:

其實這種名字不光是WWE用,早期的職業摔跤公司都愛用個xx重量級冠軍作為頭銜名。

拿NWA舉個例子,NWA的冠軍頭銜數量那是出了名的多,NWA世界重量級冠軍,NWA德克薩斯重量級冠軍,NWA加拿大重量級冠軍,NWA全美重量級冠軍,NWA紐西蘭重量級冠軍,NWA不列顛帝國重量級冠軍等等等等。但是那會兒NWA是分重量級(1930),輕重量級(1952),中量級(1939),次中量級(1946)和次重量級(1945)的。這其中次重量級需要說明,拳擊里次重量級可以叫cruiserweight也可以叫junior heavyweight,這裡nwa的次重量級是用的後者,但是由於wwe的cruiserweight一直被稱為輕量級冠軍,所以jr heavyweight有時也會被一些摔迷稱為輕量級,關於這個我會在最後的補充里寫到。從這些年份能看出來,什麼什麼量級可以說是摔跤界的一個傳統了。

因為在老職摔時期,量級比賽是有的,最高的量級是重量級,往上不設限(超重量級也有,但是很罕見),所以那會兒有不少的量級頭銜。

但是現在的美國職業摔跤界,量級比賽非常非常少了,在日本,英國多一些,而且日摔,英摔的量級劃分也更標準一些。

在美國,現在還有一些很小的獨立聯盟用量級分類,什麼洲際輕量級了,次重量級雙打了花里胡哨的,不用在乎。但是再大一些的獨盟,這麼做的很少了。而且就算真的用量級劃分了,也不會嚴格執行,而是按劇情腳本來搞。舉個例子,薩摩亞喬在TNA的時候,參加過TNA的X組別冠軍賽,X組別有明確量級限制:230磅(100公斤),但是薩摩亞喬那會兒多重呢?官方數據280磅(130公斤),比體重線整整重了六十斤,還有就是題主提到過的,雷大師拿過世界重量級冠軍,而WWE的重量級線是240磅,雷大師只有175磅,那他到底是輕量級還是重量級?所以說,在如今的美摔界談量級是沒必要的,一切都按照劇情走。

但是美摔界還是保留了輕量級(cruiserweight)/次重量級(junior heavyweight)冠軍頭銜給小個子們玩,不過,cruiserweight的體重界限在不同公司是不同的,目前的區間大概是在215磅到230磅,每個公司的量級線可能都不一樣。而這還是WWE以外的美摔公司,在WWE,這個標準是205磅。而且cruiserweight錦標賽這種東西也有不少美摔公司辦過,但是不管是錦標賽還是頭銜最後有不少都涼了,WWE的205輕量級(cruiserweight)冠軍也移植到nxt了 。歷史最長的美摔輕量級冠軍,NWA世界輕量級(誤)/次重量級冠軍(junior heavyweight),還有嚴格意義上的輕量級冠軍nwa world light heavyweight champion也在2017年被收購了。猜猜被誰收購了?比利柯根,沒錯,就是碎南瓜樂隊(我最喜歡的樂隊之一)的那個比利柯根。這個老光頭從2011年開始成立職業摔跤公司,後來2017年又收購了NWA,包括所有冠軍腰帶。可問題是,會有幾個人關心呢?至少比起這個頭銜,我對比利柯根反倒是更有興趣。

而從2013年開始,WWE也取消了世界重量級冠軍這一頭銜,也就是說,在WWE,量級真的可以成為歷史了(205除外),另外2013-2016的WWE世界重量級冠軍也是個早就有的老名字了,不是雙冠合併才有的,洲際冠軍那會兒也叫洲際重量級冠軍。但是綜上所述,「重量級」這個東西,在八九十年代的WWE就已經變得有名無實了,不過那會兒大塊頭占著主場,叫重量級也沒啥,後來像哈特這種技術大師,我覺得很壯的塊頭了,當時都被視為小個子,還是蘭迪薩維奇在後台力挺才上位的,也拿過WWE世界重量級冠軍,更不用說後來的肖恩邁克爾斯,傑里科,班瓦,雷大師這種了,所以說「重量級」在如今的美摔界就是個名字,看劇情就好。

補充:回答里有一些可能出現歧義的地方做了修改。同時這裡說一下,我們平常在職業摔跤里容易說錯的輕量級cruiserweight和junior heavyweight,實際上這兩個詞是次重量級的意思,輕量級應該是light heavyweight,也就是上面說的NWA輕重量級冠軍。而上文的NWA次重量級冠軍本名是junior heavyweight champion,這個次重量級冠軍和輕量級冠軍有時會被弄混(因為有個「罪魁禍首」cruiserweight),由於拳擊里junior heavyweight=cruiserweight,而wwe的cruiserweight我們又這麼長時間以來已經習慣說成輕量級了,說次重量級冠軍反而有點怪,所以還是把cruiserweight叫輕量級好了。另外nwa,新日本那邊並沒有使用cruiserweight這個名稱,而是junior heavyweight,新日本的BOSJ錦標賽全稱就是best of super juniors,junior簡稱JR,有摔迷叫他輕量級,其實這就是習慣導致的謬誤,JR是次重量級,新日本是正正經經按拳擊的weight classes分級的,不過更多人稱為JR,這樣就不會產生誤解了(說真的,職摔沒必要這麼糾結weight classes,都是假打,糾結量級沒啥意義)。另外wwe97-02也是有嚴格意義的輕量級腰帶light heavyweight champion的。

有意思的是,wwe曾經的light heavyweight體重限制是215磅,而cruiserweight限制卻是205磅,要知道拳擊中的cruiserweight是200磅,light heavyweight是175磅。這是因為cruiserweight這個詞本來就是由WCW在1996年從拳擊那借過來的,和拳擊里的體重規定一開始也就不同,而WCW最開始的cruiserweight體重限制高達235磅,目前美摔界這個數字是越來越輕了,我們也習慣於稱為輕量級。而拳擊的cruiserweight這一詞,與junior heavyweight次重量級等同,都是次重量級,這個上面已經說過了。還是上面說的,目前只有日本和英國的摔界嚴格玩這一套,而且他們大多是不用cruiserweight這個詞而是用jr heavyweight的。

至於美摔,看看上面wwe如此混亂的體重分類,再看看上文說的那句「在如今的美摔界談量級是沒必要的,一切都按照劇情走」,是不是有點意思了。美摔的weight classes發展歷史確實很混亂,這個答案就點到為止,如果今後再次多方考證到更多資料,也許需要開一篇文章仔細說說了。


你完全不用那麼較真。想必你也是摔角粉絲,知道摔角在體育娛樂這個詞里,更偏向於娛樂。

早先,是有輕量級冠軍腰帶的,那個時候這兩個腰帶的差別,和那些體育運動差不多。後來重量級冠軍腰帶畢竟一線冠軍,只要你夠實力,wwe.看中你,無論體重都可以參與一線劇情,去爭奪這個冠軍。輕量級冠軍甚至不存在了

後來近幾年,wwe為了迎合觀眾需求,又開啟了輕量級,名曰205,顧名思義,體重205磅以下或者左右的。但是我個人覺得主要是打法和名氣實力等等因素。體重真的不是硬限制,畢竟是體育娛樂嘛。是為了吸引喜歡高飛,技巧性強的比賽的觀眾嘛,可以看看,和主節目的比賽風格差異挺大的,飛來飛去翻來翻去那種。

但是受歡迎的選手即使體重小,打法也是高飛這種,也依然在主節目。比如神秘人雷爾,李科學等等。

重量級冠軍,作為一線腰帶,名稱一直被保留,僅此而已。

你可以參考一下兩條二線腰帶,洲際冠軍和全美冠軍。和誰是哪的人也沒有關係。

多說一句,我覺得wwe的明星,身高體重也是假的,不像體育運動的那麼嚴謹,畢竟只是角色嘛。記得以前說大秀哥多高多高,和奧尼爾在一起還是矮一些,遠遠沒有數據那麼高。


職業摔角團體的所謂體重別那就是個名字,別當真,跟實際體重沒有關係,本來就不是真正的競技運動,都是劇情而已,哪怕某一天女子選手能挑戰男子王座都不值得驚訝。

WWE的世界重量級王座沿襲自WCW,本世紀初WWF跟WCW剛合併的時候WCW重量級王座直接搬過來了,注意在團體內部他從來不叫「WWE重量級王座」而只叫「重量級王座」。相對應的,WWE自己原本的最高級別王座叫WWF王座。在2001年底搞了一個四人爭奪戰,把兩個王座統一,合併為「無可爭議王座」。但在2002年因為RAW和SmackDown分家(原先雖然一直有這兩個節目,但選手並未分家),WWE王座(此年因官司失敗WWF更名為WWE)被留在了SD,於是RAW重新了搞了個重量級王座(某種程度上還是承襲WCW王座)。

2010年以後我就不看了,翻WIKI聽說2013年WWE王座和重量級王座再次合併,2016年又搞了個同等級別的環球王座。


其實wwe對「重量級」的定義並不明確,只要你人氣足夠高,即使你沒有220磅也可以拿到重量級冠軍。


以前有意義,因為有對應的輕量級

現在輕量級基本轉成了205,而在619獲得「重量級」腰帶的那一年後,「重量級」的概念就逐漸模糊了,當時也有很多觀眾質疑619的體型,但619佔了一個繼承好友Eddie遺志的便宜,慢慢的也就沒人說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